作战前沿|人-机组合与未来的地面部队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翻译:沐俭 译自: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

作战前沿|人-机组合与未来的地面部队


【导读】本文是由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研究员米克·瑞安撰写的关于未来地面部队使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人体机能增强技术来提高部队作战效率的研究报告,报告题为《人-机组合与未来的地面部队》。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总是比人们预期的来得更快,在不久的将来,军队将充满机器人和自主系统。地面部队将通过人和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人体机能增强技术组成人机组合团队,从而极大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和后勤管理能力。

卡尔·比尔德(Carl Builder)曾写道:“军队需要军队的理论。除了士兵、坦克和大炮之外,还必须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一种概念、一种战略、一种观念,即它是谁、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军队、它是做什么的、它想要做什么”。在展望未来人机结合的愿景时,地面部队的未来观念将会改变。为了充分挖掘人机结合的潜力,地面部队还需要一个关于预期能力结果和投资优先次序的战略。同时,他们还必须进行条令、概念和文化的调整。为此,本研究报告的最后一章提出了地面部队在短期和中期发展人-机团队的战略。

任何一个完全建立在人机一体化技术上的战略都有可能失败。多位作者对几个世纪以来军事历史上的创新和成功源泉进行过研究。威廉森·穆雷(Williamson Murray)、特雷弗·杜普(Trevor Dupuy)和斯蒂芬·彼得·罗森(Stephen Peter Rosen)等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仅仅靠技术是不太可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但是,当新技术与新的运营理念和新的组织模式相结合时,创新则更有可能获得持续的优势。

这也是五角大楼净评估办公室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对新技术的影响进行评估时发现的。当时的净评估主任安德鲁·w·马歇尔(Andrew W. Marshall)写道,之所以杰出…主要是在作战理念和组织创新方面有着杰出的观念。实际上,在作战概念和组织安排上的领先可能要比使用它们的技术或武器系统的任何优势还要持久得多。构建人-机团队的战略必须实现技术、作战概念和新组织的融合。

开始一项新战略的最好方法是描述其战略目标。美国陆军最近描述了其在机器人和自主系统使用方面的目标:“陆军部队将使用机器人和自主系统来提高作战效能,并在联合作战中保持对强大敌人的优势”。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起点,但是,还要有一个更广泛的关于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和人体机能增强系统的使用概念。因此,对于地面部队而言,比较恰当的目标可能是:地面部队使用人-机一体化团队中的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和人体机能增强技术来准备国内和作战部署地面部队,以获得战役和战略优势,做到作战和企业化效率、负担能力和制度价值之间的平衡。

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最初的目标主要是实验。通过人-机组合实验可获得一个初始的核心,所有后续的人-机组合项目都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在情报、监视和侦察作战、突入和突破行动以及近距离作战等领域进行的初步实验,将包括适度的人-机一体化活动。通过这些实验获得的经验将为后续的人-机结合行动提供基础。在随后的实验中可以在人和机器人组队的范围内和复杂性方面有所扩展,然后逐渐扩大到人工智能集成和人体机能增强。

作战前沿|人-机组合与未来的地面部队


未来的五年

在短期内,研究、实验和制定计划将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影响到长期目标和资源的优先分配次序。在此期间,地面部队的设计者和战略规划者应该考虑三个关键步骤:监测、设计和实验。

监测

地面部队应拥有专门监测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人体机能增强的计划。这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最佳实践和最有效的方法。它将使地面部队的设计者掌握潜在的能力获取办法,同时了解敌方在这一领域可能开展的工作。这种监测职能应在西方地面部队之间合作进行,并由美国陆军来牵头。

设计

地面部队的现代化步骤还必须开始设计下一代人机团队。可通过组队实验和与学术界、工业界和盟国开展合作来获得这方面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商定的长期目标来获得信息,以此来拓展想象力,从而使地面部队获得新的和创造性的设计。地面部队的设计者不要害怕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和丢弃许多不同的模式。这些设计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网络联接组织。

这一设计阶段必须包括对各种伦理问题的讨论。对于脸书、谷歌和推特等科技公司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军方绝不能在应对时措手不及。作为小型初创公司,它们的发展迅速和用户群会不断增长。但是,这些公司现在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方面面临着来自美国和欧洲政府的质疑。推特的一位联合创始人指出,“没有时间去考虑我们在公司早期所做的一切所带来的影响”。考虑到许多相关系统的杀伤力,为地面部队进行人-机组合的设计人员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设计工作中的另一个要素是重新设计教育和训练模式。训练个人发展能力,以及个人在不同规模的团队中的工作熟练程度是当前军队训练模式的重点。当在战斗部队和更广泛的体系中引入大量的自主和半自主机器人时,这种训练模式就必须改变。新的训练模式将更广泛地采用仿真技术来开发有效的人-机团队。

在个人和小单位层次,更多的人-机结合将增加几乎每个士兵的认知负荷。对于领导者来说,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佳实践将会导致军官和初级领导者发展以及军事职业教育计划的改变。在实施人体机能增强方面,已增强的和未增强的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将是训练的重要内容。总的来说,这将促使吸引和招募新人员、增加有知识含量的教育科目,并促进更广泛的教育和训练方法发生变化。

这种新型人-机一体化部队的设计还将推动军事人员管理的变革。目前的军事人员管理模式还是建立在冷战后期出现的全志愿职业化军事模式上。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民用产业的劳动力模式。军事专家也将不得不改变他们对人员建模和职业发展的办法。在这种新型人-机组合地面部队中,军事人员将从事形式上大为不同的工作。一些旧的专业可能会消失,新的专业将会形成。军事人员专家应该预料到这些变化,并开始为此进行战略规划。

设计的另一个方面将是为组织和文化的改变制定规划,这会伴随大量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机能增强人的使用,并融合新技术、新作战概念和创新的组织设计。成功实施组织变革的方法有很多,在军事创新方面,许多专家都提供了采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经验。然而,组织变革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1983年发表在《军事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其标题为“改变军队”。在这篇文章中,退役将军唐·斯塔里(Don Starry)分析了美国军队是如何在越南战争之后进行自我改革的。他提出了几种机制,这些机制能为军事组织提供最好的适应机会。其中三个与组织变革相关的设计是:

必须建立制度机制以确定变革需求,拟订改革参数,并清楚地说明在需要变革的地方必须做什么。

位于或接近机构高层的人必须要听取关于变革的论据,同意变革的要求,接受新的经营理念,并成为变革的拥护者。

必须从高层提倡变革。通过这种提倡来对新理念建立一种共识并让更多人相信并采纳它们。这些就是改革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地面部队建立更完整的人-机界面的整体设计过程。


试验

最后,地面部队必须进行试验。有了足够的机器人系统,先进的分析能力,早期的人体增强能力,和有人与无人组队的概念,就可以开始试验了。这些试验首先要将机器人的战场应用作为核心职能,然后再应用人工智能和人体增强技术。

在完整的系统尚未使用的情况下,复杂的模拟程序可以用来支持试验。对许多类型的机器人管理也需要建模。由于大多数机器人将与其他机器人一起工作,机器人队伍的管理可能会涉及到现行人员管理和后勤管理程序的诸多方面。

这些试验可能仅限于某个国家的地面部队,也可能是与盟国或工业和学术界联合进行。譬如,地面部队可能与本地大学和其他研究中心合作。西方地面部队也可能与美国陆军进行联合试验。美国陆军从2017年开始实施其 “机器人和自主系统”发展战略,以减少人类受伤的可能,在需要时效的作战行动中提高决策速度,并执行一些人类无法执行的任务。在与学术界和美国陆军合作时,西方地面部队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小型团队来生成机器人、人工智能和人体机能增强的原型方案。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来进行试验,地面部队都将面临如何设计未来结构的深刻变革。这些试验将使他们学到知识,经历失败,并将所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后续的地面部队设计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