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全球小麦消费与库存分析

纪承名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消费:消费增速和人口增速相仿

FAO预测2018/19年全球小麦总用量将比2017/18年估计水平增加0.4%,达到7.411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小麦用于人类直接消费的利用量将增加1.1%,达到近5.09亿吨,因此大致与全球人口增长保持一致。在这一水平上,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将稳定在每年约66.7千克,发展中国家为60千克,发达国家为95千克。预测小麦用于动物饲料的用量约为1.44亿吨,比2017/18年度增加0.6%。在欧盟,传统上是饲料小麦的最大市场,预计2018/19年度小麦用于饲养牲畜的总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600万吨,比2017/18年的估计水平高出1%。尽管今年的产量预计会下降,出口量也会增加,但欧盟的国内供应量仍然很大,这可能会刺激2018/19年度小麦更多地用作动物饲料。根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最新(2018年5月)的估计,小麦的工业总用量徘徊在2350万吨左右,比2017/18年度增加2.7%,欧盟的淀粉产量增加占大多数生长。

FAO认为,相比之下,收获后总损失(总体利用的另一个组成部分)预计将同比下降至少3.0%,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世界产量下降。一般来说,收获后损失的大小是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库存:2018/19库存量下降

FAO根据对2018年产量和2018/19年利用量的最新预测,预计2019年季节结束时世界小麦库存量将减少至少900万吨(3.3%),至2.64亿吨。

FAO认为,自6月以来,粮农组织对2018/19年度末季小麦库存的预测已下调多达1900万吨(6.8%)。预计全球小麦库存量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独联体国家,仅俄罗斯联邦的结转库存量就下降了近40%。预计欧盟和美国也将出现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产量可能下降。相比之下,中国的小麦库存量将连续第四个季度增加至1.11亿吨,比已经很高的开盘水平高出约900万吨(8.8%),尽管预计今年的产量将下降。中国小麦产量的下降不太可能导致库存下滑,因为国内产量仍将大幅超过预期的消费需求。在印度,鉴于今年国内小麦产量再次出现大幅增长,结转库存正在急剧上升,达到预期的4年高点2100万吨,比开盘水平高出300万吨。总体而言,2018/19年世界小麦库存量与利用量之比将从36.9%略微下降至34.9%,仍远高于2007/08年度的23.4%的历史低点。然而,当中国被排除在外时,下降幅度要大得多,因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股东,而且预计2018/19年度结转库存增加最多。事实上,主要小麦出口国的成交量与其总消失量(定义为国内利用量加上出口量)的比率,被认为是衡量全球市场供应量的一个更好的衡量标准,不包括中国,将从20.8%下降2017/18至2018/19的16.8%,是五年来的最小比例。这一下降表明国际市场小麦供应可能会收紧。除阿根廷和加拿大之外,结转库存量将增加,所有其他主要出口国持有的库存将在2018/19年度急剧下降,特别是俄罗斯联邦,美国和欧盟的库存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