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多家国外院校的橄榄枝,他为何毅然选择来宁波?

在宁波有一家学院,它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共建的中国第一家供应链学院,同时,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创办的唯一的一家供应链创新学院。

今天的主人公李博便是学院当中的一员。

拒绝多家国外院校的橄榄枝,他为何毅然选择来宁波?

李博与尤西 · 谢菲教授(MIT交通与物流中心)

- 1 -

工科男和文科男孰强孰弱的争论一直以来纷纷扬扬......

不过自从《最强大脑》、《加油!向未来》等节目爆火后,工科男用他们的独特魅力捕获了一群又一群的fans。

李博就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

他的求学经历就如同教科书写的工科男成长经历那般,在外人看来,孤独乏味而又生涩难懂。

本科阶段的上海交大也好,硕士阶段的麻省理工和南洋理工也罢。他就读的专业一直都是工学方向,涉及的领域也都与机械制造有关。

工科男都是数据怪!(他们做事专注,执行力强,逻辑思维缜密,善于研究发现问题)

硕士毕业后,李博进入了KLA-Tencor的新加坡分公司工作,他主要负责公司一个主要产品的制造。

不过,这也是他人生中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李博和他的同事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当时公司的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但是存在着许多流程和协调方面的问题,会经常影响到质量和交付。

工科男遇到这种情况不是纠结不已,而是感到兴奋。

李博把目光对准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他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并研究相关案例,结果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李博对世界知名的商学院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透自己的时候,要勇于放弃。

拒绝多家国外院校的橄榄枝,他为何毅然选择来宁波?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虑,李博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当时这份在外人看来前景和薪资都相当不错的工作,选择继续深造。

- 2 -

李博通过申请,最终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梅斯商学院录取,选择了供应链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当时困扰他许久,因为这次选择,他决定挑战。

李博向我解释道:“选择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方向,一方面是在麻省理工攻读硕士学位时修读过相关课程,另一方面是与自己的工作经验密切相关,我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系统性与实践性的学科。”

他还向我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苹果公司首次发布iMac电脑时,提前预订了大量的感恩节购物季之前的空运运力以及时投放市场,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其竞争对手康柏电脑无法及时把产品运到零售商处'苹果公司因此在保障了供应链畅通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有人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在美国5年时间,李博在梅斯商学院一边攻读博士课程,一边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这个时期,他还在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托尼教授指导下,在不少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他也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慢慢集中在供应链风险管理并以此为出发点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医疗资源配置、零售业库存管理、供应链云服务的竞争分析等。

2016年8月,李博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

拒绝多家国外院校的橄榄枝,他为何毅然选择来宁波?

毕业前夕,李博收到了多家国外院校的邀请,但他不想继续在国外生活。

在网上看到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的招聘信息后,他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自己的简历。最终,他通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面试,接受了供应链创新学院的聘请成为助理教授。

- 3 -

宁波人物:你为什么会选择来到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

李博:除了专业吻合和家庭因素,对创新学院的体制和愿景的认同以及为了在一个崭新的高水平国际化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促使我做出决定的原因。

这其中也牵涉到一段缘分。“缘”一字何其奇妙!

攻读硕士期间,李博曾在MIT度过一段紧张而难忘的生活,也体会过MIT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的魅力所在。

拒绝多家国外院校的橄榄枝,他为何毅然选择来宁波?

MIT求学经历时间不长,却在李博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拒绝多家国外院校的橄榄枝,他为何毅然选择来宁波?

而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共建的唯一家供应链创新学院 ,MIT 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六大中心之一,对李博而言这是难得的机会与挑战。

作为MIT校友,他内心无比渴望MIT可以帮助到中国,了解MIT的课程与研究体系,也有助于他在工作中更好地为创新学院引入顶尖的教育与科研资源。作为MIT-宁波供应链管理硕士项目(MNSCM)的学术主任与MIT交通与物流中心客座研究员,他义不容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几年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话题。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对广大供应链从业者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对此,李博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与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中国的供应链越来越融入全球,也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复杂。”

李博认为,随着很多行业日趋成熟,市场竞争白热化,存活下来的企业的技术水平也趋于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能力就成为决定胜负的杀手锏,能在成本、质量、速度等供应链指标上取得独特地位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国务院出台意见也将进一步规范供应链行业,其中一点提到将加快培养多层次供应链人次培养,某种程度上,也能吸引更多人选择供应链作为其未来的就业方向。”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作为一家教育与科研机构,培养人才是当仁不让的使命。

宁波人物:哪些本科专业对于有志于供应链管理的学生有帮助呢?

李博:选择工程方面的学科有一定优势,比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在专业相关的公司里(比如宝马、华为、默克)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既有有利的专业背景,又有可靠的数学思维。

管理类学科的毕业生,在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他们往往对像国际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金融等相关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后进行申请,比如心理学毕业生就可以从采购类的岗位入手,在与供应商谈判时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就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深造,以打造全面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精英人才。比如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的MNSCM项目与3C项目,都是很好的选择。

- 4 -

李博曾经供职的KLA-Tencor公司的一个衣柜大小的产品每台价格是两百多万美元 ,如果节省库存,就是降低了公司大量的资金占用与其他成本,这样的情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数不胜数。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帮助政府部门在决策时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价值。

除了教学以外,李博也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

最近,李博在研究如何优化医保系统使得医院运营更加便捷这一课题。在MIT培训期间,他曾目睹马萨诸塞州州长德瓦尔·帕特里克亲自前往MT颁布一项新的交通法规,因为州长先生看到MIT针对交通的一项研究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

这件事令当时也在场的李博非常触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也能为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时提供切实可用的参考建议。

他是一个有着满腔热情的工科男。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与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共同成长,为此他在不断地努力着。

宁波有一座国家级的供应链创新学院,在其中有优秀的师资团队,每一个对供应链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到那学习、探讨。要记得宁波这座城市的大门一直为每一个人才而开放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