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戲老唱片《楊三姐告狀》第2面,真是太好聽了

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距今約二百多年。柳琴戲的發展大體經過了四個時期。

在最早的說唱時期,半農半藝的貧苦農民在農閒時,以一家一戶或一二人結伴,走鄉串裡"唱門子"乞討。唱的節目被稱為"篇子"。篇子多反映農村生活。此時的沿門說唱,既無絃樂伴奏,也無服裝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節拍。大概是因為緣於上門乞討的唱腔,所以,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兩根弦的,簡單而直接,上門乞討者,要在對方認清自己,並關門之前,撥動對方心絃,獲得同情,並驅使對方身體下意識的施捨,這門技藝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風一刀斬的意味,其內涵神髓就在於一口唱腔,也許這唱腔被精練到一個字,一個音,但是這一腔的內涵,由一個字發出來,卻包含著眾多情素,讓人神迷,讓人體悟不盡,大道至簡之理。

清咸豐年間,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戲"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戲"。這種戲也叫"對子戲"。對子戲鼎盛時期,柳琴戲班社中出現瞭如"爛山芋"、"金不換"、"一千兩"等職業女藝人。她們出演的旦角兩腮抹淺紅,用黑色煙色描眉畫鬢,抹口紅。其所用的服裝道具也多有變換。在長時間的職業演藝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纏綿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戲已經形成了七八個藝人,甚至十多個藝人組成的職業班社,俗稱"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十人成大班。"徐州地區的邳縣盧家班、睢寧吳克志班、銅山同義班、董四班等異常活躍。其演出形式也由原來單一的"唱對子"和打地攤演出的"跑坡",發展成為為廟會會主唱的"會戲"、為富人家做壽或辦喜事的"堂戲",以及請神敬鬼、燒香還願的"願戲"等多種形式。隨著班社人員的增多,一些大型劇班開始出現,腳色行當也逐步完善。柳琴戲開始進入舞臺演出時期。

柳琴戲老唱片《楊三姐告狀》第2面,真是太好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