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鎮到一座城的變遷

从一个镇到一座城的变迁

—— 國家新型城鎮化地方實踐的織裡樣本

織裡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改革開放40年來,這個太湖邊上的小集鎮,一躍成為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地區生產總值203億元的小城市。織裡鎮始終聚焦“產、城、人”三個核心因素,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當地實際和自身特點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觀察改革開放偉大曆程地方實踐的微縮樣本。

夯實產業之基

城鎮發展的基礎在於產業。有了產業帶動,城鎮才有發展的動力源。歷史上織裡就因織造業而聞名,史料中有“遍聞機杼聲”的記載。改革開放以後,乘著建立織裡經濟開放區、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等政策東風,織里人發揚拼搏創新精神,靠著“一根扁擔兩個包,走南闖北到處跑”的執著,在改革開放浪潮中牢牢抓住“童裝”這一產業,為織裡發展找準了支撐。從“童裝第一人”吳小章身上的“全靠一股闖勁”到“生產在一家一戶,規模在千家萬戶”的“織裡童裝”品牌在全國市場叫響、佔據國內童裝市場50%的份額,織裡在改革開放中以童裝為支柱產業,拉開了由“鎮”到“城”轉變的序幕。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八八戰略”,再一次提供了變革的歷史機遇。織里人充分發揮塊狀特色產業優勢,著力解決產業層次不高、低小散亂的問題,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以東尼電子為例,從“紡羊毛線”到“紡電子線”,從“製造”到“智造”,東尼電子實現了由年產120萬件的羊毛衫廠到電子信息產業上市企業的巨大轉變。今天,以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為織裡連續4年入圍全國百強鎮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總結經驗,織裡從窮鄉僻壤到“中國童裝之都”,從“三進三提”(生產進園區、生活進社區、交易進街區,提質提效提品位)再到“新興產業高地”的跨越,關鍵就在於始終將自身的發展與政策環境的變化相適應、相統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緊緊依託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為城市建設提供動力,開創了“產”與“城”互促互進的良好局面。

匯聚融合之力

產業發展在帶動城市建設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口的集聚。織裡鎮新居民登記數量由2003年的4.9萬餘人,逐步擴張至2017年的35萬人,連同本地居民,共同構成了45萬人口的特大鎮。在發展過程中,織裡鎮也遇到過“瓶頸”:一方面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不足等矛盾日益凸顯,另一方面是如何解決新老織里人深度融合的問題迫在眉睫。織里人做了兩件事。一是在“硬件”上迅速拉開城市框架。織裡按照“中國國際童裝之都、太湖南岸工貿新城”的佈局,積極推進城鎮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湖織大道、吳興大道等“七縱七橫”交通路網全面鋪開,織東、織西兩大商圈初具規模,建成區面積較改革開放之初擴大了49倍,一座多姿多彩、魅力十足的宜居宜業品質新城已經展開。二是在“軟件”上促進新老織里人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文化“助推器”“黏合劑”的作用,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不斷加強文化認同。從2016年“織裡·知禮”品牌建設啟動開始,現已累計開展文體活動300多場,挖掘先進典型224人。來自廣西蒼梧的李偉標是首屆“五星”知禮人的獲獎者,作為新織里人,他參與企業多個技改項目,為降低能耗作出了貢獻,而他也表示“在這裡創業生活感到很有歸屬感”。“平安大姐”工作室是由新居民組成的社會公益組織典型代表之一。發起人徐維麗是河南人,2015年她聯合來自9個省16個地區的24名“老闆娘”成立了“平安大姐”工作室。兩年多來,她們總共為新居民朋友調解各類糾紛358起,其中成功解決279起,探索了“以新調新、以新助新”的融合發展新思路。

如今的織裡,既有現代服務業各種業態蓬勃發展的都市氣息,也有集田園風光、文化民俗、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美麗鄉村,更有新老織里人身份價值認同感增強、感情相通相融的和諧環境。我們深深體會到,城鎮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軟”“硬”兼施,才能真正讓人們在此興業、以此為家。

鍛造發展之魂

在實現溫飽與致富的目標之後,人們對工作生活環境的品質又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培育鍛造有利於織里長期向好發展的根本力量,成為新時代擺在織裡面前的重大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織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城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織裡鎮日均產生垃圾500噸左右,高峰期更是接近700噸,“垃圾圍城”成為老大難問題。東盛社區是有著3.5萬人口、2267家經營戶的大型社區,也是織裡鎮落實“四全工作法”(力量全線下沉、建好全科網格、加強全程監管、推動全員參與)的試點社區。東盛社區廣泛發動沿街經營戶進行衛生包乾,並根據店內環境、門口衛生等狀況實行一週一評,對“笑臉”門店給予收費減免優惠,有效調動了各個主體的積極性,消除了髒亂差。

織裡秉持人是最核心、最關鍵因素的理念,“引進、留下”人才兩手抓。一方面通過與高校開展對口交流合作,全面推動定向引才;舉辦童裝設計大賽,吸引優秀設計師。李璇是第二屆“中國·織裡”全國童裝設計大賽金獎得主,“選擇在獲獎地辦企業,正是看中了織裡的整體環境”。目前,有技術、有資金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大學生成為了織裡新一輪創業的主力軍。另一方面,通過人力資源產業園平臺和地校合作項目,訂單式、多維度培育符合織裡產業導向的專業技術人才,把本地優秀的全產業鏈人才留下來。為了讓引進、留下的人更安心、更舒心,2013年織裡投資3000萬元建成行政服務中心,入駐部門23個,承接市、區下放事權331項,日均辦理1280餘項,完善的辦事項目和便捷的辦事流程在全國鄉鎮遙遙領先。2017年又進一步推進“最多跑一次”“零上門”改革。原先需要市區兩級審批的事項,現在大部分在鎮裡甚至手機上操作就可以即時辦結。同時,推廣新居民“積分入學”政策,保障每一名適齡學生都能上學、上好學;推行就醫異地結算制度,新居民在定點醫院門診或住院治療可即時報銷;設定房屋最高限價,讓新居民在織裡能買得起房、安得下家。

回顧織裡由“鎮”到“城”的變遷之路,更能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深刻內涵。城鎮化建設歸根到底是為人服務的,而高水平推進城鎮化歸根到底也要依靠人的力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人作為城鎮化建設的靈魂與主線,處理好人與產業、人與城市的關係,從而實現產業發展、城市宜居、群眾滿意的多贏,正是織裡新型城鎮化建設實踐給我們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