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的面积相对不大,语言却有不少?

闯过江湖的白大褂


國病来给你做个分析。

还记得高晓松在节目里说过不知道芬兰语属于什么语系吗?芬兰语在欧洲很突兀,什么语都像一点,但又都不是。其实芬兰语属于黄种语言,它与苗语、泰语、日语有很接近的语音模式。芬兰语里乃这个语音非常多,而乃就是指黄种。例如英语乃是九和夜晚的意思,夜晚又出自越和汪,汪是狼和狗叫声。都是指黄种,比如苗语第一人称就是王。

芬兰还叫萨米,就是黄种N系。我认为他们是匈奴的一支,被汉武帝击败后辗转去到了欧洲。也有可能是更早时期古希腊时期去的,因为希腊语一半也是类似日语、苗语。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翻译软件对比希腊语与日语、芬兰语、英语的区别就会感受到。芬兰语和希腊语称中国都是K娜,与拉丁、俄语的七娜以及日耳曼的搋娜不同。欧洲还有一个公认像日语的巴斯克语。日语、苗语其实更接近黄种原生语言,汉语是由上古创造的书面语演化而来。

欧洲人的来源很复杂,所以语系众多。我大体分一下来源。

第一、最熟悉的是日耳曼人受到汉朝击败匈奴的连锁冲击由欧亚大草原进入欧洲。这样日耳曼自身就有一个语系。另外日耳曼还带着一支跟随的奴隶军团,就是北欧基因I系。这个奴隶军团一定也有自己的语言特点。

第二、罗马帝国主要是白匈奴,白匈奴就是与斯拉夫人一致的群体,所以拉丁语系与俄语发音非常类似,有很多弹小舌的语音。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都类似这个路子。

罗马帝国并不仅仅只有白匈奴,在伦敦古罗马古墓里发现了两具中国人的遗骸。从苏格兰、法国能发现黄种文化的影子。这是很奇怪的。比如苏格兰风笛和裙子类似苗族,法语有湖北湖南四川话的味道。法国人还高矮参差不齐。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黄种基因,这是一个谜。我估计,西方人就是发现也不会说的。罗马帝国与秦人代表的西戎是一个联姻集团,也就是黄匈奴与白匈奴的关系。所以罗马存在黄匈奴再正常不过了。凯尔特人从名称看,凯就是指黄种,也许包括印第安。《史记》里的八元可能指白种,八恺就是指黄种。凯尔特人里估计是有黄种的,但后世是否存有就不一定了。

第三、历史上还有一支是由中东、北非进入欧洲的群体。比如英国的威尔士语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语与冰岛语、亚美尼亚语、马其顿语是口音、鼻音很重有磁性的一种语言。这个语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也有。我估计这个语系是古代曾经在中东、印度河流域那个文明留下的语言。云南玉溪、昆明官渡话就带有这种语音。估计与回民有关,使得明朝汉人进入汉语也受到影响。

第四、后来阿拉伯人、犹太人进入欧洲,历史上后来的匈奴进入欧洲。日耳曼人留下的突厥进入欧洲。德语虽然是日耳曼语,但很明显有斯拉夫语语音存在。

我们称欧洲人为欧罗巴,但其实欧罗不是他们。欧是叫狗的语音,就像咕咕叫鸡,咾咾叫猪。欧洲很复杂,就像建筑也分了中国式风格和中东式风格两种。斜顶是中国式风格。

白种是从古中国走出去的,所以民居建筑与中国建筑大体一致,都是木质斜顶为主。石头建筑是从中东、希腊、罗马开始的。


國病


中国这么大为什么基本都是汉语?欧洲不大语言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其实造成大家这种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汉语的定义,二是中国老祖宗的一个伟大发明。

汉语的定义

其实按照国际通行语言划分标准,汉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下13种汉族方言的统称,也就是说汉语其实是一个语族。如果按这个标准,欧洲基本上也都属于印欧语系下的五个语族,即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凯尔特语族、波罗的语族和斯拉夫语族。这样一比中国和欧洲语言数量差别也就没那么大了。


欧洲的语言划分,主要就是上文提到的五大语族

而且石头君知道,说汉语有13种方言,肯定有许多朋友会站出来反对,说光我们一个省或者一个市甚至一个县就不止13种方言。但这13种方言只是大致的划分,差不多是彼此能听懂的方言都划分成同一种方言。比如按照现在主流的划分方法,从东北到云南这个非常广大的区域,都可以划分成官话方言区或者北方方言区,但这不是说这些地方的方言都一样,而是他们相对接近,彼此大致能听懂。当然再细分可以细到超级细,像许多朋友说的那样,一个县就划分出几种方言,但大的划分就是这样。

汉语的方言划分

而欧洲那些语言,其实许多语言之间的差别是和汉语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别差不多的,比如罗曼语族的六种语言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和加泰罗尼亚语,相互之间的差别其实非常小,很多时候精通一种语言,不用学就能大致听懂或看懂另外两到三种语言。而另外一些语言甚至根本就是一种语言,因为政治原因被划分成了两种语言,比如最典型的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说有的人会说六、七种语言,其实在很多时候,这也跟欧洲语言之间相似度很高有关系。所以中欧语言数量的差别其实在一个方面跟这种对语言的不同认识标准是有关系的。

华夏先祖的伟大发明

但即使考虑到语言定义的问题,中国的语言数量还是要比欧洲少非常多。比如汉语只有1个语族,13种方言可以大致对应欧洲每个国家的语言,这样汉语最多也就能分成13种语言,和欧洲有40个左右的语言相比还是要少多了,而中国的人口可是欧洲的两倍还多,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在占中国一半左右的土地上,其实大家的方言都可以被归入一类,即官话方言或者北方方言,这在欧洲也是不可想像的。


在石头君看来,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夏先祖的一项伟大发明,就是我们的汉字。跟世界其它主要文字相比,汉字是唯一的表意文字,而其它所有主要文字都是表音文字。而汉字表意这个特性,使得汉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不受方言读音的影响,也就是无论怎么读,写出来都一样。

比如大家在看石头君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在心里是用各种千差万别的方言在读的,可能你用陕西话,我用广东话,他用湖南话,她又用山东话,如果说出来可能谁听谁都听不懂,但却都可以用同样的文字表达。而这种情况在欧洲语言里是完全不可能的,欧洲语言都是使用拼音文字,只要发音有一点不一样,写出来就也不一样了。

英西法德等语言里问好的词,其实除了法语之外,其它词都是一个词,但因为发音多少有些差别,所以每个语言里的词写出来都不一样

而文字和读音的这种密切关联,其实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语言的分化的,因为不同语言可以很容易形成自己的书写标准,这样就很容易加速不同语言的分化,最后形成语言越来越多的情况。而汉字这种和读音相对分离的书写方式,却可以延缓语言分化的速度,这也是中国的语言数量要远远少于欧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汉字是我们中国能形成共同语言乃至共同文化和民族认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远古的祖先们为了让我们大家尽可能保持团结一个充满智慧的发明,在今天作为世界最大民族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汉字,规范地使用汉字,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


桃花石杂谈


首先,先明确一下,文字和语言的问题。

汉语说的是指汉族人说的语言,但是要注意的是,汉语中有八大方言,粗略可以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互相之间不能互通,现在全民普通话那是因为国家层面将华北平原北京话作为基准音推广的结果,之前南方人也是听不懂北方方言的。

而汉语虽然有这么多分化方言,各地也不相通,但是因为汉字的存在,使得在书面沟通上,全国各地都一样。而且,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中间没有断层、一脉延续至今的古老文字。

汉字起源于商朝甲骨文,传说为仓颉收集创造出体系。在随后的年代,甲骨文慢慢演变为金石文,后经秦朝官吏将公文用字化圆成方,并规范了各地的用字,形成了著名的“隶书”。自此,我们熟悉的方块字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此期间,无论是外族侵略,还是统治,都没能将汉字消除,因此,基于汉字体系的汉语虽然变化剧烈,但终究还是一个中国,一种文字,文化一脉相承。所以,应该说是中国这么大,文字是统一的,但是语言是不一样的,普通话只是汉语的一种基于方言演变的标准音。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巨大的。


说完中国,我们再来看欧洲。说到欧洲的语言和国家,我们不得不考虑罗马帝国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

现在存在于欧洲各国的语言,均可划分为印欧语系,欧洲语言中又以英语、德语为代表的日耳曼语系和以意语、西语、法语为代表的罗曼语系为主。本质上,其语系起源于古罗马语。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崛起,地中海沿岸都操着古罗马语,也就是拉丁文。但是因为欧洲和中国一样,地缘广阔,在不同地区的拉丁语会和当地土语结合,也就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口音。

这样的口音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瓦解,一些地方势力的崛起,日耳曼蛮族的入侵以及维京人的影响,使得欧洲处于一个割裂状态,文化上也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在之前带有口音的拉丁语基础上,结合了外来口音和语言规则,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系。但是两大语系,日耳曼语和罗曼语,其根本依旧是拉丁语,其文字也是拉丁文为基础。

与中国不同的是,拉丁文因为神圣罗马帝国改信基督教的缘由,一般只允许贵族和宗教人士学习,平民只说不写,缺乏群众基础。而汉字则是全民都可以学习,受众较广。这就导致了,在随后的战争中,拉丁文字因为罗马帝国的衰落而衰落,但是汉字却不受外族影响而能传承。

少了统一文字的支持,自然语言就会脱离之前的统一文字而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同。


汇率简单学


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复杂,就拿我们广西来说,我们这里有普通话,桂柳话,粤语,壮话,瑶话等,其实除了壮话外其他都差不多,只是语气语调有差别,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生产生活习俗,对同一件事同一个物品有不同的叫法。

其实可以说是一个语系的,所以我们学习这几个话并不难。再说到欧洲并不大,就好比中国的某个大省,有十个八个同一语系的语言很正常。所以说欧洲人基本都会几国语言,那并不奇怪。

我也会集中语言,桂柳话普通话粤语等,若把广西每个说不同语言的看做一个国家,我也会几国语言了。


四弟家常便饭


这么问会引起普通话和粤语的战争的

首先讲中国的情况。

历史上,在先秦时期,秦始皇还没统一文字的时候,学者们做了一个规定,即将书面语言和口语分开。口语可以因为住的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发音,而书面语言是唯一的。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松的遍览从尚书到清史稿的所有古代文书。也因此,虽然各地方言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互通的。

看到有的答案说到普通话。普通话是以河南某地的方言加京城方言,合并在一起,根据某项规则采编而成。因此普通话是北方方言的一个集合。各地方面(一共8大种)是普通话的分支。

包括想独立的粤语。

西方的情况比较复杂,要从他们的历史开始讲起。

从头讲起也没必要,直接从统一开始吧。

欧洲最早的统一国家是罗马帝国。这是一个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借鉴希腊神话和埃及神话),有自己的政治制度,疆域理念的帝国,到分裂时持续了大约1000年,再过大约五百年东罗马灭亡,罗马帝国就此消失。

罗马帝国的语言是拉丁语。罗马帝国灭亡后其遗产被三个蛮子拿到了,分别是法兰克,德意志,意大利。而英国在当时也是被罗马人统治着。从疆域看基本西欧和小半的东欧被罗马帝国统治过。三家拿到遗产后也由于被统治了近千年,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也是罗马人使用的,即拉丁语。由于独立了,需要有自己的语言,因此各家建立各自的,即拉丁语系的各个分支,包括但不限于德语,法语,英国,意大利语。

由于他们没有规定过(也没人规定)口语和书面语的分离,因此现在的欧洲人想读懂莎士比亚的故事都比较难。

综述一下就是,如果中国在某个时期彻底分裂且不再统一,情况也会和欧洲一样。

所以要感谢秦始皇,大一统的理念是从他那里开始的。以后无论分分合合,总归大家还是认同中国文化的。


无所事事161773009




不知道歪果是什么情况,但是中国还是知道一点。语言只有汉语,但是我们方言多,官方是普通话,汉语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划分为八大方言:官话方言、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官话方言也分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下面就不细分了,慢慢理会。

我们那有个集市叫:回龙集

本地人叫它:鸿隆基 就是这发音 集还带点儿化

在郑州长大 回老家,我都不知道哪是哪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200公里的距离 郑州说话和周口说话也不一样


一个平常人的生活


国家制度的问题。中国自秦始皇称帝,中国开始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强制推行文字的统一,才有了后世几千年统一文字的基础。

秦始皇还有一件事,焚书坑儒,现在中国好像也看不到其它的早期文字痕迹,除了甲骨文,和更早的骨刻文。实际上既然有“书同文”,也就必然有书不同文的过去。但这个痕迹基本上是找不到了。或许这就是“焚书坑儒”的主题。

另外,中国还有一些古老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如纳西族的“水书”,不知道这些古老的文字里,有没有秦始皇焚书后的遗留?可以想见的是,经过严厉的打击,那些其它文字的掌握者,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远远避开,躲到深山老林,人烟罕见之地。如果能够繁衍生存下来,肯定也就成了少数民族及其文字了。当然,纯属猜测。

只不过,经历了这样一起惨烈的事件,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确实优秀,就这样一代一代繁衍下来。

而南方多山地区,确实遗留了十里不同音的局面。所幸文字统一,交流总是可以进行的。现在推广普通话教学,边远地区都是双语教学,孩子都学习普通话了。

欧洲都是大公国,各自独立,当然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统一语言文字,也就只能这样了。


踏雪无痕5141815


这就要说到拼音文字的优劣了,拼音文字特别好学,什么都可以拼出来。

罗马人进入英格兰后,当地人没有文字,罗马人听到当地人把水叫做/ˈwɔ:tə/,于是记录下来拼做water,当地人发现,这个文字很好用啊,他们所有的语言都可以拼写出来,于是就使用了这一套拼音文字。

日耳曼人同样原因也采用了拼音文字,但他们对水的叫法和英格兰人不一样,于是他们按照自己的发音把水拼做wasser。

你看,德语和英语的差别就出来了。

古时候交通不便利,同一群人分开了,发现了一个新物品,他们的叫法发音不一样,于是拼出来的单词就不一样,日积月累,虽然他们还能大致听懂对方,但他们说的话已经属于不同语言了,比如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就很接近。

俄罗斯等巴尔干半岛的人,使用的是以希腊文为基础创造的西里尔字母,同样属于拼音文字,乌克兰语和俄语的差异比我们一些方言还要小。

那么中国呢?也得从表意文字优劣说起。表意文字不好学,我们把水读作水,但水的发音和水这个文字有关系吗?没关系,文字得单独学,像英语等拼音文字,你能发音说出来,就很容易写出来。

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个地方的发音不一样,写的文字也不一样,如果就继续这样下去了,也许中国就会有好多套文字系统,但秦始皇统一后推行书同文,把汉字写法给定了标准。

欧洲如果有秦始皇,可以给拼音文字写法定立标准吗?定立不了,因为拼音文字就是根据发音拼出来的,发音不统一,拼出来的单词就没法统一。

随着汉族不断迁徙,一家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不断繁衍,他们对水的发音渐渐变了,但水这个写法却很难改变,因为汉字的发音和文字是分开的,这样日积月累,他们的发音可能就变成了现在的某种方言。

汉族也在不断和其他民族融合,比如汉族到了一个新地方,这个地方的原住民对水的发音和汉族不一样,他们没有文字,于是他们接受了汉字,也把水写作水,这样他们书写汉字,发音不同,这个发音也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的某种方言。

现在信息沟通方便了,推广普通话,因为文字一样,统一发音就要容易的多。假设今天欧洲统一了,要统一发音,那就等于把原来的文字给废掉了,这难度太大了,或者说就是不可能。

在这里说一下为什么所有方言里广东话最强势呢,不仅是因为香港,更多是因为广东话有个优势。

当年李光耀在新加坡推广普通话,新加坡移民大都是来自福建,他们向李光耀抗议,为什么香港可以用广东话而新加坡不能用福建话?李光耀没有说因为要和中国大陆交往之类原因,而是说,广东话可以用文字写出来,有一套自己的文字系统,如果福建话也可以用文字清晰的写出来,那就推广福建话。最后结果就是新加坡人统一用普通话的发音。


解忧时间


先纠正一点:欧洲并不是不大,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于我国的面积。只不过小国林立而已。因此,此题应改为“中国人那么多,基本都是汉语,而欧洲人少,却语言多种”这样表述更为准确。

为什么中国这么一个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国家,以及是超级人口大国却基本上用汉语了?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但是很有启发意义。

一、基本都用汉语,并不是近代才有的

以华夏族统一后(秦汉)之史上的第一个大敌——匈奴为例。

你绝对想像不到,和汉朝为敌的匈奴人也使用汉文与汉语,史书载:

《史记》、《汉书》:“(匈奴人)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按照这个说法,匈奴人虽然没有文字,但却有自己的语言。

但是,很奇怪的是,匈奴人却很早就开始使用汉字:

战国时的赵国赐予匈奴人的官印,上书“匈奴相邦”。

发掘于南西伯利亚的匈奴阿巴坎宫殿建筑遗址中的出土瓦当,上书汉字:“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

东汉时期汉廷赐给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卢水胡人(匈奴与月氏为主体)的官印

而目前所发现的此类带文字的匈奴出土文物,大概有几十例,让人诧异的是,竟然全部都是汉字!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匈奴文字——这不仅表明《史记》与《汉书》的记载是准确的(没有文字)。而且表明:匈奴的统治阶级至少是会汉语的,时间也非常悠久,从战国到汉末,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你说,汉语怎么可以如此强大呢?

这个原因,毫无疑问是:因为文字实现了统一&同于文化实现了统一。


二、汉字可能存在的几个统一过程之猜想

文化上的统一,自不必多说,自武王伐纣,周代商后,以周公为首及后世孔子等儒家思想提倡与发扬光大的“华夷之辨”奠定了华夏文化为广义中国地区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领军地位。

以周成王五年或六年上半年间的第二次“成周大会”为例,是次大会上,周人成功的号令了几乎整个东亚的所有部族参与:

他们都接受了周王室的册封,成为了周的臣子——权力上的统一,带来了文化上的统一,所以周朝才打出“天子工莅中国而抚四夷”。而文化上的统一就进一步的杜绝了其它族群发展自己文字的可能性。

从孔子的“雅言,《诗》《书》执《礼》一句可看出,汉字的垄断性质。

另外,周人的文字(篆文)是来自于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

那么,我们又可以由此推测出:殷商之时,应该已经完成一定程度的文字统一。

以周人早期的“周原甲骨”为例,这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字统一的历史案例:

虽然成系统的甲骨文字,目前只有在周原才发现有,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它部族可能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周人身为大族都已经如此,况其它小族乎?),尤其是殷商王朝是一个锐意开疆拓土的朝代,其权力的统一必然带来文化与文字的统一,这是可以想像的。

而“周原甲骨”带来的深度启示是:这批甲骨文被认为是武王之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文王时就有,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是晚商时期才出现的。那么,在周原甲骨之后,我们从周代的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周代的所有诸侯国完全采用了甲骨文字——也就是汉字,作为唯一文字。


这就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文字已经完成了基本统一。

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周起,一直到清末以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地区90%都使用汉字作为唯一文字。只有少数几个部族曾经创造过自己的、且与汉字不同类型的

文字,如蒙古人、吐蕃(西藏)人、突厥人,还有满族人。


这四个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独有文字的族群,都有各自的特殊原因,蒙、满自不必说,因为他们俩是唯二两个曾经征服过华夏文明的民族。而吐蕃则因地处青藏高原,自古以来长期远离华夏地区,因此得以发展出自己的文字。至于突厥,则因为唐时中西方的交流进入大发展时代,且西方有个可以大唐并肩的阿拉伯帝国,突厥才有了创造自己独特文字的条件。

而其它的历史上有代表性且创造过文字的少数民族,从上面提到的匈奴开始、到后来的鲜卑、契丹、女真、西南夷(以南诏国与大理国为代表),以及周边的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他们要么是直接使用汉语,要么就是“汉字夷语”——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汉字系统:

由此可见,文化与文字上的双重统一,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同文同种”的根本原因,既然都深受汉文化与汉字影响,那么,语言上自然也被统一。


無風即風


首先说这个问题不完全准确,有些从欧洲国家多角度回答的也有点答非所问,因为语言的区分不是靠国家差异,也不是看面积大小,而且用语系和语族。

中国的各民族语言以及周边一些国家属于九大语系中的汉藏语系,汉语则自成一语族

欧洲的语言属于九大语系中的印欧语系,欧洲北部的语言以日耳曼语族为主,地中海附近以拉丁语族为主,东欧以斯拉夫语族为主。

就像中国的方言一样,同一语族的不同国家语言虽然有差异,但仍是一种语言的流变,比如英语,德语,荷兰语等都是日耳曼语族;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属于拉丁语族,拉丁美洲就是因为大多使用拉丁语族而得名,俄罗斯等东欧国家斯拉夫语族为主。

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是以汉语语族为主,汉族的方言都属于同一语族。

而在欧洲则是以日耳曼语族,拉丁语语族和斯拉夫语族为主的。这样看来也不算太多,也只是三个而已。

拉丁语族向前追溯是古罗马帝国使用的语言,日耳曼和斯拉夫都是当时的蛮族,除这两个外还有凯尔特人,他们用的语言属于凯尔特语族,这种语族现在只在不列颠岛和法国的部分地区有少量留存。

所以发现相似处了没有,如果拿古罗马对应汉族王朝,日耳曼,斯拉夫,凯尔特都属于是蛮族,可以对应成汉王朝周遭的少数民族。

至今语族当中仍然存在阿尔泰语系下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语族。

说到这应该就很容易理解了吧,虽然蒙古,满族曾经成为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但是汉语却一直没有被扼杀,而且这些少数民族最终都被赶走了。中国面积虽然大,虽然有语音的流变,在语族上一直都没有很大的变化,而曾经统治过汉族的少数民族,大多也成了中国的一部分。

而古罗马被日耳曼攻陷之后,他们的领土没有完全收回,原来的拉丁语族地区就渐渐成了日耳曼语族,斯拉夫侵袭了拜占庭帝国地盘后建立了国家,为斯拉夫语族的流传奠定了基础,不幸的是,古罗马的后裔在以后的岁月里也没有把斯拉夫语族的领地夺回来。这样欧洲大陆上就形成了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三足鼎立的局面。

语族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融合前不同的民族之间,中国汉族多,自然基本都是汉语语族,如果有一天某个少数民族人数发展到可以和汉族平分秋色,那两种语族也自然就可以体现出来中国的第二种主要语族。

所以说中国虽然大,欧洲虽然小,拿一个大洲和一个大国进行语系上的比较还是不科学的,毕竟一个洲会有多种民族平分秋色,而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数不在一个数量级。就好像美国加加拿大够大了吧,他们都是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族,俄罗斯也够大了,他属于斯拉夫语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