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会衰落,是制度原因吗?

GREENWAY


英国的衰落实乃形势使然: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英国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大国,只是因为在人类社会向工业化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占尽先机才得以取得跨越式发展。英国崛起的制胜法宝在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然而当完成工业化转型后新兴的美、德、俄、法、日等国就对英国的经济和军事霸权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当人类社会处于由农业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期决定一国国力的首要因素不是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构成的体量,而是技术和体制的创新。谁能抓住时机变革创新,谁就能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英国恰恰是因为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才得以崛起成为世界性的大国。问题是当人类社会已整体过渡到较为平稳的工业化时代后决定各国国力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创新,而是体量了——这是因为在相对平稳的社会状态下技术和体制的创新是有瓶颈的,很难再像时代转型时期那样突飞猛进;而那些体量庞大的国家即使在生产技术上和英国有一定差距,也完全可以质量不够数量凑,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其二随着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崛起成为世界霸主,这时的英国实际已失去引领世界变革潮流的创新精神。恰恰相反这时英国资本家有时还会出于一己私利而阻扰技术进步——举一个较为浅显的例子:如果你有一部手机,这时又有新款手机问世了,那么到底要不要购买新款呢?作为个人行为你可以选择购买新款,这样你可以享受到最新款的优质技术;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购买,这样可以省钱。但作为国家如果留恋于已成熟的技术和制度,而不能有所改革创新就会陷入到《大秦帝国》中甘龙、杜挚所说的“没百倍之利不变成法”的境地。而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在改革创新方面的阻力相对较小——如果自己原本一无所有,自然在改革过程中也不会失去什么,这就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问题是尽管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英国并不算是一个大国,但在大英帝国全盛时期英国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那么为什么英国的殖民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和人口不能为英国的国力增长提供加持呢?别国可以质量不够数量凑,英国为什么不行?这主要是因为相比美、俄这种基于陆权扩张的国家而言:英国的殖民地同英国本土之间的地缘距离过于遥远,在交通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度天然受到地缘屏障的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英国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不仅不能为英国的国力增长提供加持,反而需要英国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当地驻军以维持殖民统治,这就使英国的殖民地成为消耗英国财力、军力的无底洞,从而使英国在同后起的美、德、俄等国的争霸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日趋保守的英国资产阶级为维持垄断地位而对新技术的排斥使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后起的美、德两国相继赶上并超过,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被美国取代,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尽管英国是一战战胜国,但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英国已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和300万青壮年劳动力,与此同时还欠下美国大量债务。为偿还这些债务英国开始征收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这一时期各英属殖民地都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英国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限,印度则在圣雄甘地领导下展开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时的爱尔兰人同样没闲着:事实上早在一战尚未结束的1916年都柏林就爆发了反英的“复活节起义”,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甚至试图同德国合作,这令英国政府惊恐不已。1919年1月21日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的爱尔兰共和派议员在都柏林通过了国家独立宣言、组建了爱尔兰议会,随即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要求英军立即撤出爱尔兰。刚经历完一战的英国国力大不如前,尽管英国政府仍对爱尔兰独立运动进行了镇压,但很快陷入爱尔兰军民的游击战之中。1921年12月6日英国政府被迫签订英国——爱尔兰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的直接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成为和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自治领。与此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分离成为独立国家的倾向日益强烈,以致于英国政府为避免大英帝国的解体而在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赋予自治领独立解决对外对内政策、交换外交使节和签订国防协定等权利,自治领由此成为与英国同为平等成员的英联邦国家。1931年英国又通过建立英镑区加强了英联邦内部的经济联系。1932年7~8月在渥太华召开的英国自治领经济会议上签订了实行特惠关税率制度的协定:在英联邦内实行特惠关税,对外则提高关税,防止外国商品低税渗透英国的市场范围。

当英国看起来出现复兴迹象时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崛起英国被卷入破坏力惊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说一战已大幅重创削弱了英国的世界霸权,那么二战则使英国的世界霸权彻底崩溃:除了战争直接导致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外,英国经济在战时管理制度下产生了超过200万失业人口。随着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英国在世界金融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所取代。大英帝国治下的各白人自治领纷纷成为独立国家,而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的印度也在二战时期“趁火打劫”要求英国给予更大的自治权才对德、日作战。1947年8月15日原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至此英国实际已沦为二流国家。1951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从此英国失去了对这一国际贸易航线关键节点的控制。1957年3月6日英属殖民地黄金海岸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加纳,这是黑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由此开启的示范效应迅速在整个非洲广泛传播并引发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全面崩塌。随着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英国手中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只剩下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蒙特赛拉特岛、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及其附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英属南极领地十四个海外领地,总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602.2万。

尽管大英帝国随着二战后殖民地的纷纷独立早已分崩离析,但仍给今天的英国留下了诸多遗产:英国作为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宪政制度的国家给世界深深打上了英国烙印,迄今为止英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仍无法撼动,英镑也依然是一种坚挺的国际性货币。而在大英帝国最为鼎盛辉煌的时代奠定的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优势地位迄今仍无法撼动。而大英帝国残留的十四个海外领地则为英国提供了海外军事基地,使今天的英国仍具备向全球投送军力的实力。尽管如今大英帝国已不复存在,然而作为替代角色的英联邦使英国依然可以通过英联邦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张至全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英国以2649890百万美元的GDP总量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美、中、日、德,位居世界第五。英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全世界九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英国的衰落只是相对小,至少到目前为止英国仍是当今世界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不过这个大国的国力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如果苏格兰独立的话。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英国的衰落当让不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了,反而英国的制度建设非常优秀,是现代国家制度的起源,英国早年能够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也和英国优秀制度是分不开的,看一看以英国制度为模板或者传承的国家都发展的十分不错,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所以英国衰落和英国的制度没有关系。

哪有要问英国衰落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盛极而衰,这是天然的规律。

我想起了《三国演义》开篇言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就是“盛极而衰”的自然规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也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规律,英国从大航海时代后,在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世界舞台,到二战后英帝国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前前后后经历了近400年,其中称霸海洋时间达到300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是一个极其辉煌的历史了。英国从一个20多万平方公里的小岛国起家,做到如此辉煌成绩已经算是前无古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二)英国扩张到了极限,过了极限就是纯消耗。

19世纪末,英国殖民地扩张已经到达极限,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如南非、英属印度、英属海峡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国控制殖民地总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有人说只有蒙古帝国面积能与之媲美,不过论起统治力和控制力,还是英国人厉害,蒙古帝国面积虽然大,但都是供于掠夺的,真正实际控制区域倒不是太大。

英国殖民地到了3000万平方公里以上后,世界也没用多少可以扩张的地方了,英国也无法再扩张,保住现有地盘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英国本土人口也只有4000万左右,所谓“盛极而衰”就是到了极限就是下坡路了。英国为了保住这些殖民地,每大打一次战争都是消耗战,不断降低英国实力。

最典型就是19世纪末期,英国在南非打的两次布尔战争,共计出兵34万,军费花了5亿英镑,严重透支了英国的国力,也让当时国家看到,英国这个世界霸主打布尔人那么吃力,已经是要衰落的前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更不用说了,是日不落帝国的瓦解之战,虽然都取得胜利,但已经是昨日黄花,实力被严重消耗,已经无力维系庞大殖民地了,大英帝国瓦解已经成为事实。

(三)英国人有自知之明,在殖民地中体面退出,保存了颜面。

而二战后,英国殖民地掀开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英国人这时制度优越性显示出来了,不认死理,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控制殖民地了。所以在殖民地独立运动时并没有出手严厉镇压,而是通过与独立势力谈判,设计好殖民地未来的制度方向和方案,最后体面退出存了颜面,如印巴分治就是典型。

直至今日,曾经的是英国殖民地的国家对英国都非常有好感,甚至加入英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把英国女王当自己国家的名誉元首,时不时参加英联邦运动会,增进一下与曾经宗主国之间的感情,英联邦国家有印度、基里巴斯、马来西亚、文莱、肯尼亚等国,说明英国人殖民非常成功,是殖民者中的异类,也体系英国人独有的政治智慧和制度优势。

很多大帝国土崩瓦解时,都十分悲惨,甚至都面临灭国的危险,而英国却是个例外。


大正看世界


英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衰落,即便历史发展到今天,英国依旧是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一个重要力量。英镑是最稳定的货币之一,伦敦也是世界重要金融中心,英语依旧是最为通用的世界语言,这些都是强国的重要标志。

但是,如果要把现在的英国和历史上的大英帝国相比较,那英国的影响力确实是下降了不少。


一战之后的大英帝国,控制区域占地球陆地的四分之一,人口也达四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日不落帝国。

然而没过多久,这个帝国就逐渐分崩离析,殖民地不断的要求自治与独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基本瓦解。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英国的优势就开始逐渐下滑。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其他国家迎头赶上,英国逐渐丧失了独霸全球工业的地位,其中以美国和德国尤为突出。到了1913年,英国被德国全面反超,从世界第一落到世界第三。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虽然都最终获胜,但是大英帝国却彻底瓦解。战后的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慢了半拍,也抵触欧元的使用,经济发展上逐渐被法国超越。

英国这样一个曾经世界第一强国,一步步的实力有所下降,原因有很多,制度确实是一个原因。

首先,绝对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让英国的财富分配极为不均,贫富对比悬殊,上层社会占据着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下层民众甚至要为温饱而奔波。这与美国和德国等国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科技发明优势逐渐丧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展。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几乎毫无作为。而德国与美国则大力发展以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第三,长期吃老本,没有及时更新升级技术设备,生产效率低下。自由主义政策的英国对其他国家免征关税,对别国产品敞开大门,很快那些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护本国企业,限制英国产品,逐渐占领了英国的海外市场。

第四,因为效率落后,所以经济发展过高的对外依赖。大量资本投向国外尤其是殖民地,造成国内资本空虚,国内的经济社会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迫使英国经济养成对外的依附性。

因此,可以说英国是成也殖民地,败也殖民地。因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市场广阔,资源丰富的英国率先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同时也因为殖民地的广阔,英国守着巨大的家业,缺乏上进心,患上了“英国病”。在核心技术上逐渐落在了美国,德国后面。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英国的殖民体系之后,英国彻底陷入衰落。



除了自身发展的问题外,一直不愿意融入欧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英国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外交思维,不愿意看到欧洲大陆的崛起,依旧幼稚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小聪明遏制欧洲大陆上的发展。

在欧共体的成立过程中,本来可以成为元老的英国迂腐的错过了机会,这一错过实际上就把欧洲的领导权让给了法德两国。


拒绝欧元区,等于把自己相对独立与欧洲一体化的大市场之外。

率先脱欧,虽然是英国公民自己的权利,但是也从侧面看出英国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保留着旧时代的传统思维,孤立主义,大陆均衡,还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的美梦中,看不惯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强大。

今天的英国似乎还没有从根本是治好“英国病”,其实英国坐拥英联邦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优势还是很明显了,但是必须好好利用才行,这就要求英国必须抛开旧的观点,有新的全球视野。


徽南城意


我是无名小卒没有名字,这个问题我来为您解答!

英国曾经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一天24小时阳光都能照到他的领土上,号称日不落帝国。然而今天的日不落帝国即将夕阳西下了!英国的衰落有多方面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英国经过一战和二战的洗礼,大部分城市被打成了废墟,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都被打垮了!

在一战之前,英国绝对是世界的霸主,经过了一战,和德意奥三国同盟打了一仗之后,军事实力迅速下降。但他仍是世界的霸主这无可非议。但是二战中德国确把英国给打惨了。英国的大城市基本上都变成了废墟,整个经济金融体系都已经瘫痪了。现在的英国不比以前的英国是因为现在英国是在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以前日不落帝国所积累的财富都被打没了!二战以后世界霸主的接力棒交到了美国手中!英国也没有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英国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使得英国在科技技术层面上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在20世纪初期美国和德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等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被应用到了经济和军事领域!然而此时的英国却浑然不知它与世界已经脱轨了。当德国和美国已经开始使用电力和内燃机的时候,英国还在心高气傲的使用着蒸汽机!颇有当年清朝末年的风范!“我大英帝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英国也步了清朝的后尘!



相比于美国中国,英国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只有6500万,国土小人口少使得英国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英国的本土面积十分有限,人口也只有6500万人,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山东省!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有市场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生产力,有的生产力才能发展经济!英国的国土和人口制约了英国的进一步发展,况且现在英国也不可能在进行殖民扩张,侵占他国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允许的!

基于上述分析,英国的衰落不仅仅是制度上的原因,还有一战和二战,工业革命,科技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喜欢的朋友可以评论关注一下。

谢谢大家!


三农见闻


英国制度非常好,兴盛于工业革命,衰败于战争。



英国制度就当时存在君主国家来说是最特别,最先进的既:君主立宪制。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绝对权利,加强国会与议会权利,少数服从多数。反而比其它那些“绝对君主”制国家显得更加开放更加民主。现代很多还保有君主的国家基本上全都仿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连满清当年也拿来当最后救命稻草,但是满清只是空说口号,换汤不换药好无诚意,最后被革命彻底推翻。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学成精了,一直保留至现在。



首先说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工业分为轻工业与重工业。轻工业大都是一些基础的生活用品;重工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大基础,比如蒸汽机车(火车头),钢铁厂,铝合金厂;以军工方面,比如大型船舶造船厂,重型火炮生产,装甲车,坦克,飞机之类等等。



英国缺点就在这里,地理上是个岛国,资源全部依赖进口,工业产业大部分都集中本土,特别是重工业。虽然拥有广阔殖民地,但是大多是为了本土提供与输送原材料,只拥有少量轻工业。虽然经历了维多利亚女王黄金时代巅峰,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过于依赖本土化,自身扩展空间有限。很快就被后来者美国超越了,其实普鲁士(普法战争前还不叫德国)工业化程度与总体实力上就已经超越英国了。



英国唯一保有优势就是:强大的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还是全球第一,英国衰落还是跟大战有关,由于工业产业局限性,战争中消耗大于自产。英国不得不花大价钱去购买美国军火,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发展。



而德国确恰恰相反,单独面对英法两强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耗尽了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黄金时期留下的全部资本,接着又是全球经济危机打击使得社会复苏与发展动荡不安。以伦敦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宝座已主动让位给了美国纽约。



到了二战时期,英国又再次陷入战争消耗中,而美国凭借本土地理资源丰富以及工业化扩展后广阔优势,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



二战结束后英国依旧负债累累,再加上殖民地独立革命运动的兴起,一个个殖民地渐渐脱离了英国成为独立国家。英国不仅无力阻止,还丢失原材料掠夺权,免费进口与税收等特权。而且英伦三岛独立运动也蠢蠢欲动,西部爱尔兰最先独立出英国,最近苏格兰险些又独立。除了一战,二战时期累积下来的国际影响力,现在的英国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很普通的岛国了!



小编最后用一句话形容现在英国:即便英国有能力生产大量军舰,它也没有这个国力与财力去维护与保养他们。维多利亚女王辉煌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这便是英国的衰落吧!


圆子说事


英国的弱点是它的国土和人口不算多,进入总体战时代它确实是力量有限,已经无力维持了,最后让位也是必然的,制度可以保护国家的元气,但是有个限度,就比如你只有100块,你的保护再好,收益再高,你也整不了有1000块的


帝国历史观察者


就是风水轮流转,强盛国运期中培养了既得利益团体,当技术进步等推动世界向前时,需要做触动现有利益变动,英国赵家人不愿意,老天爷就把变强的因素转移到美国等,美国抓住机会就变强了


大否pi哥


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在于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发展潜力和差距,英国现在只能说回归正常,慢慢回归和它的人口与面积相配的地位。以前的崛起,因为它吸取的殖民地大量的资源和利润,还有领先世界的知识,率先完成的工业体系造就的优势。

就比如目前的四代机,隐形战斗机,为什么只有中美能研制成功,这两个国家有大量的码农,可以写出来几千万、上亿行代码,这需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大量的人员,像英国、法国,人口数量不足,体量不够,从三代机开始,就必须几个国家组团合作了,以后可能组团都困难!


一方990


英国的衰落早就不是制度问题了,而在二战的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就选择了错误的路线,和德国进行对抗,与德国开战。

丘吉尔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帝国战胜一切的大梦,却将英国从强盛的国家带领向了逐步的衰落里程。要知道,当时的希特勒曾派出代表到英国去谈判,希望能够和英国签订和平协议,互不侵犯。在当时的英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部队,这是德国所忌惮的,为此希特勒派出代表希望能够和英国签订和平条约。但是遭到了丘吉尔的极力反对,并且还下令抓获了前来的德国代表。德国和英国成为了敌人,英德战争在所难免。

虽然英国在盟国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我们在看看英国的国力却衰弱了许多,英国在世界上的所有的殖民地,已经都大部偿失。由此可以看见英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失去的,远比他得到的更多,英国由此从骄傲的日不落帝国变回了弹丸之国。

英国失去了大部分的殖民地之后,英国的经济就非常困难,尽管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但是由于二战时期英国的国力衰败,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建设,单单这样的事情,也要英国耗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一个已经打回原形的大英帝国,就已经丧失了在世界上称雄的地位,并且很忠实的成为了美国的跟班。

自二战结束之后,虽然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依然很高,但是,与当初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格格不入,曾经的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二战之后的英国,成为了美国忠实的跟班。就这样的地位的转变,已经显示出英国的败落了,英国不管是花费多长的时间,多大的精力,想要再成为世界强国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英国走向败落只是时间问题,只是速度问题,在未来的英国,还会继续的走向衰落,永远下去不会停止。

虽然二战后,英国一直在世界上以强国站在世界之林,可是强国与霸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英国自然也只能够是一步一步的走向衰落。英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忠实跟班,跟班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听从大哥的指挥,而大国的指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的利益要在大国首先得到的基础上,才能够余下给你,所以这就是跟班所得到的利益。

所以我们看到了英国一时比一时的衰落,因为英国的利益首先要在美国之后,多大余下的才能留给英国,英国只能够吃剩饭,吸二手烟的份儿。虽然英国之后也出现了许多的好政治家,但是,由于英国自身的问题已出现,由于英国的国力较小,国家较小,所以只能够越走越衰落,不管是那个首相上台,都无法改变英国的走向。这就是英国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不管英国出现怎样的政治家,都不可能逆转这样的趋势,这样的走向,这样的命运!


幸福地带2


皓月千山,回答的很到位了,英国不能算衰落,只是回归到与其本土面积、人口相称的“大国状态”

当然,与辉煌时代的大英帝国相比,现在的英国是没落了,其根本原因,不是经济、军事或战争,而是其强盛时期,本土外的领土,也只是殖民地,而不是帝国统一的版图,一旦世界性的殖民体系终结,英国还是要退归到本土的。

以一个基本只相当于湖南省面积+人口的底子,能雄居世界经济前5强,本身就说明不列颠民族的的确确是个伟大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