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湖南邵陽的「無媽村」現象?

玩轉湖南


首先,這就是典型的女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農村社會發展不平衡之間的矛盾。估計一大半都是那些拐賣的婦女,正常人嫁過去肯定心裡有個底的,怎麼說,窮還家暴,誰不跑?就是可憐的小孩註定就是一個悲劇!

其次,看看網友們的此事的看法:

1 太窮了,又有家暴,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女人逃走無可厚非,有誰願苦一輩子?

2 國家嚴厲打擊拐賣兒童婦女,可是這些人還知法犯法買賣人口。女人是人,不是東西,想娶老婆就得用真誠去打動她,娶回家要愛惜保護她,她就會死心塌地的跟你過日子。

3 現在到處都是打工一族,許多人隨便一天都有兩三百塊錢,一個月就有三千塊錢,怎麼說窮呢?應該是懶吧!

4 買來的難道你還想要人家和你苦一輩子啊!有機會肯定要走的!

5 我從小父母也不在身邊,父親掙錢不行,還常常賭博欠債,有時候窮到連學費都是借的,我媽一直在辛辛苦苦打工供我和妹妹讀書,有時候打幾份工來扶養我和妹妹,感謝母親,沒有因窘迫的家境而放棄我們,也感謝母親,是她的勞動和血汗供我到大學,現在快畢業了,妹妹讀高二,看了這些無媽的孩子,想起了曾經的自己,此刻真的覺得我媽媽很偉大!


遊戲大咖王



關於“無媽村”現象,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討論,大多集中在對形成這種現象的複雜原因的分析上,包括資源分配不均、違法拐賣、男性家暴等等。

在這個事件中,我更關注這些失去媽媽的孩子們,媽媽的離開給他們的成長造成了怎樣的缺失,其他撫養者或教育者可以做些什麼來補救這種缺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最初提供乳汁和愛撫,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再是陪伴孩子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接下來,孩子在媽媽的目光追隨中探索周圍的事物,瞭解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隨著成長,孩子在情感上對媽媽的需求變多,會遠遠超出生理上的依賴。

那麼,對於“無媽村”的孩子們來說,衣食上的匱乏更容易被看到、被填補,情感上的缺失則較難察覺,也需要其他撫養者和教育者投入更多的心力。面對媽媽的離開,孩子除了感到害怕、無措、孤獨以外,還常常會有自責情緒——因為我不好,所以媽媽離開了。其他撫養者和教育者如果能夠耐心、細心地帶孩子走出這些情緒,就能降低孩子情感缺失的負面影響,進而緩解“無媽村”的惡性循環。

在查找“無媽村”現象的報道時,我瞭解到,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組織已經在當地捐建了“兒童快樂家園”,並開展了系列愛心活動。“無媽村”的成因複雜,想要徹底消除必須發動多方面的社會力量。惟願陰霾儘早被陽光驅散,孩子們能健康成長!


超級育兒師蘭海


“無媽鄉”位於湖南省邵陽縣黃荊鄉,是中國國家級貧困鄉之一,和其他貧困地區一樣,由於土地資源的貧瘠的原因,再加上在打工潮的不斷影響之下,留守兒童的數量不斷逐年增加。2012年5月,湖南三湘都市報一篇名為《邵陽有個"無媽鄉" "石魔王"搶走上百孩子的媽》的報道,讓邵陽縣黃荊鄉迅速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這裡,有上百個孩子沒有母親,除開少數孩子的媽媽因病或意外去世以外,116個孩子的母親都改嫁或者外出打工,離開了孩子身邊。當很多孩子每天在媽媽精心呵護和陪伴下成長的時候,黃荊鄉的這些留守兒童,一年也見不到媽媽,他們必須學會如何再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照顧自己,談及母親,很多孩子都會潸然淚下,他們想念母親,渴望母親的陪伴,卻被“拋棄”,被留下,讓人心酸也讓人心疼。

黃荊鄉整體經濟非常貧困,很多沒有支柱產業,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來維持生計,2012年5月份“無媽鄉”的新聞報道以後,人們關注到這個貧困的地區,關注到這裡的孩子們,社會上眾多好心人,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捐錢捐物,為改善當地的一些基礎設施和改善孩子們的生活條件,並修建了希望小學,同時還有很多志願者來到這裡,給孩子們送去了溫暖和陪伴。目前,孩子們的生活條件已經大大改善。


關注邵陽那些事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一個2.1萬人口的鄉鎮,竟有132個學齡兒童沒有母親,其中116名還是拋家別子逃婚所造成。

這個被稱為“無媽村”的黃荊鄉位於衡邵乾旱帶,黃荊山脈橫亙其中。鄉里平均海撥600米,山戀連綿起伏,遍山溶岩林立,土地貧脊。除了少量種植旱玉米和蕎麥,沒有規模種養經濟。每到早季,山裡村民連飲用水都難以保證。惡劣的自然條件,它被列為國家級貧困鄉。



“無媽村”形成的根源在於貧困。由於窮,這裡的大齡青年找媳婦都成了大難題;由於窮,這裡女人寧願忍著骨肉之痛而離家出走。

我們樂見社會人士對失媽兒童的關注,但要從根本上防止"無媽”現象的惡性發展,要促使出走的媽媽早日迴歸,唯一的辦法只有一條:消滅貧困!

個人認為,在國家精準扶貧的大戰略格局下,黃荊鄉能否藉此東風打個脫貧翻身仗呢?在去年的邵陽市人大會期間,有11名代表聯名拿出了《將黃荊鄉整體納入美麗鄉鎮建設的提案》,寄望通過美麗鄉鎮建設,實現產業扶貧。



個人斗膽認為,黃荊鄉要脫貧,地方政府必須要有大擔當、大作為。基於其惡劣自然環境,應當實行“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將不宜居的村民由邵陽市(縣)政府統籌,實行整體搬遷、易地安置;另方面,利用鄉里一個小I級水庫、兩個小∏級水庫資源,開發鄉村旅遊和規模種養。這樣,是否更能確保2022年國家全面脫貧目標在黃荊的實現呢?

但願黃荊鄉的人民早日過上好日子,出走的媽媽們早日歸來!因為,孩子們太需要媽媽。


安全視野



媒體刻意煽情,強調孩子多麼多麼的可憐,甚至還有點讓“逃走”媽媽回來的意思。未免有點譁眾取寵,避重就輕了,忽略了人販子才是原罪的根源。



這裡大多數母親,都是被人販子從更貧困的地區拐賣來的!“逃走”的母親不僅僅是因為當地貧困,還因為她們頻遭懶惰的丈夫家暴。她們又何嘗不可憐,所以這些女子逃離那個村莊的做法完全沒錯。


當地那些失去母愛的孩子確實可憐,但錯的絕不是這些逃走的母親,而是當地那些參與買賣人口的男人。



三益寶


2012年5月份,湖南三湘都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邵陽有個"無媽鄉" "石魔王"搶走上百孩子的媽》首次將“無媽村”推到了世人面前,黃荊鄉的116個“失母兒童”讓人們心疼不已。

2015年8月份新華網的《她們的世界裡,“媽媽”成了一種禁忌——走近湖南“無媽鄉”的女娃娃們》又將“無媽村”拉回了人們的視野。這次人們更加關注的是這些農村媽媽們為何逃離村莊。家暴、拐賣等因素給“無媽村”貼上了不光彩的標籤。

“黃荊嶺,石頭殼,缺少水田,光棍多,討十個媳婦,五個跟別個”是當地的一首民謠,惡劣的生活環境讓男人們很難娶到媳婦,正是這個原因,這些農村地區通過花錢的方式“買媳婦”的也很多,結婚後受不了貧困有的直接逃離,有的借打工的名義常年不歸。當然有的丈夫懶或家暴也是這些媽媽們看不到希望的原因。

“無媽村”裡最可憐的就是那些見不到媽媽的孩子們,生活的貧困已經讓他們很艱辛,失去了母愛更少了人間最珍貴的溫暖。

“無媽村”不只出現在湖南的邵陽,其他的貧困地區也經常發生。前段時間令人感動的“冰花男孩”也是一名“失母兒童”,他的母親因不堪家境的貧寒,外出打工多年未歸,只留下男孩跟他姐姐在家生活,也就上演了男孩頭頂冰花上學的感人一幕。

【大鄉】專注農業、農村、農民,承載您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關注!

大鄉


如何看待湖南邵陽的“無媽村”現象?

真的都是狠心的媽媽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嗎?真的僅僅是因為貧窮嗎?真的是因為這麼多的女人嫌貧愛富才集體出逃的嗎?

那可未必!事出反常必有妖,無媽村這個現象非常不正常,這裡面的內情也許並沒有那麼簡單,我看到過一些關於此事深入內情的報道,如果真如這些報道所說,這些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可憐,但是選擇逃離自己所謂“丈夫”的女人們何嘗不是如此?最不要臉最可恨的應該是這個父親及丈夫,還有萬惡的人販子,正是他們製造了這樣的倫理悲劇!物質上的貧窮其實並不一定會製造這樣倫理的悲劇,精神上的貧窮才會!


這些孩子為何沒了媽媽?

一個2萬人的小鄉鎮就有一百多個沒有了媽媽的孩子,這個比例是不是太驚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結果的呢?難道真的是因為這些拋棄自己孩子的女人不甘於清貧拋夫棄子去追求什麼富足生活去了?這裡面的確不排除有幾個這樣道德淪喪的敗類,但是有許多出逃的女人也是可憐人!

第一個原因:許多出走的媽媽是被拐賣的婦女

她們不是拋棄自己的孩子,她們更是逃離這個魔窟,難道不逃還留在這裡嗎?我們需要做的是對販賣婦女的人販子及買賣人口的這個男人進行處理,不能姑息養奸!我們不僅僅要考慮保障這些孩子的權益,也需要考慮保障這些被拐婦女的權益,不要道德綁架!現如今在許多貧困落後地區存在買老婆的陋習!


第二個原因:許多出走的媽媽是逃離自己暴虐的丈夫

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選擇離家出走的婦女不管是被拐的還是正常婚配的,之所以出走很重要的原因是丈夫家暴,一個不把妻子當人看的丈夫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嗎?


第三個原因:貧窮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些人的思想之所以如此愚昧的確與貧窮有很大關係,但是物質上的扶貧重要,精神上的扶貧更重要,一些陋習不改掉很難富起來!


心安理得君


“無媽鄉”是湖南省邵陽縣黃荊鄉的另一個稱謂,在這個鄉僅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中有132個孩子處於“失母”狀態——除母親正常死亡,其中116個孩子的母親因逃婚或改嫁離開,使之成為“失母兒童”,如野草長在鄉間。黃荊鄉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黃荊嶺,石頭殼,缺少水田,光棍多,討十個媳婦,五個跟別個。漫山遍野的石頭地裡,長出粗糲的黃荊條。”的民間傳謠!導致黃荊鄉100多個孩子母親忍痛放棄家庭,離開骨肉選擇出走的原因,不僅僅是當地生存條件艱苦,生活貧困潦倒,這些婦女逃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諸多女人是被拐賣而來,亦或是由於丈夫懶惰、實施家庭暴力所致!

很多人只知道指責媽媽,但你們知道為什麼這些母親會要逃婚或者改嫁嗎?這些母親是被拐賣過來的,因為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母親們只好逃跑另謀出路,世上沒有不心疼孩子的娘,可是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這件事母親們是沒錯的,有錯的是人販子和那些懶惰的爸爸們。有一種理論叫社會達爾文主義,就是說社會跟自然一樣都是適者生存的,根據社會達爾文主義,這一群懶惰的爸爸根本就沒有資格結婚生子繁衍後代,但是因為人販子拐賣婦女過來,讓他們有了繁衍後代的機會,可憐的女人和孩子都成了受害者!媽媽們肯定也想帶著孩子一起跑,可是自己都不一定能跑的掉,帶上孩子肯定更加危險。

希望在這件事上,媒體能多追究一下人販子的責任,媽媽們本身就是受害者,我們一味的指責他們也沒有用。只有打擊人販子,讓那些不配結婚生子的男人孤獨終老,才不會禍害了無辜的女人和孩子!


日出東山紅滿天


如何看待湖南邵陽的“無媽村”現象?

無媽村。。。通過現象看本質,還不是骨子裡窮!

窮山惡水,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不跑幹啥?據媒體數據,這裡上百位有孩子的母親,除了死亡的,還有132個孩子沒有母親,其中116個母親改嫁或者在外打工。一個2.1萬人口的鄉鎮,比例是多大?

村子裡就剩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孩子了吧?這些留守家園的老弱病殘是多麼的可憐,看到那個舉著牌子說我要媽媽回來看我的孩子,我的心情是多麼的難受。

令人奇怪的是,在2012 年才會被人知道這個鄉鎮的存在。

土地資源貧乏,四圍都是山脈,嚴重缺水,這樣的不適應人居環境,怎麼會能富裕?還好被媒體報道了出來,目前社會人士捐款捐物,相信孩子們的境況會有所改觀。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實在是在當地找不到脫貧致富的靈丹妙藥,還不如整體異地搬遷。

無媽村背後,肯定還有一個沉重的話題,由於貧窮,年輕男子結婚率肯定不會太高,那麼,無媽村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光棍村。


農民妹子一枝花


結合目前的諸多輿論,結合自己對農村的一些認知,有以下看法。

“無媽村”首先是個標籤。這是現在的媒體環境教會我們所有人的習慣和技能,一件事情必須有個名稱去指代,然後我們才能開始討論它。

這本身也談不上好壞,但問題是很多討論聚焦在了標籤本身,熱衷於這個“標籤”的字體、墨色、紙張質量等等(當然這是個比喻),忽略了標籤背後的巨大信息量。

標籤的使用從來都是為了讓人更加有序地探索“複雜”,而絕不是將“複雜”簡單化。簡單化是一種暴力。無論是媒體還是網民都不應該過於沉醉於簡單化帶來的快感。

尤其是當這個問題涉及到鄉村人群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鄉村日常的輿論環境以及附著其上的價值評判標準與媒體評判標準之間的差異,更重要的是這兩者之間絕不是簡單的落後與先進、愚昧與智慧、封閉與開放的差別。

對於鄉村問題,教育發展、經濟發展等等都是有效而且迫切的手段與需求,但“指責”“歧視”肯定不在其中,“阻止問題暴露”肯定也不在其中。當代農村女性中,確實存在著將對子女的撫養責任視為落後、陳舊的觀念和阻攔自我實現的障礙一起摒棄的現象,並且不在少數,只是未必會如此密集而為媒體提供素材。當然這還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

總之,將“無媽村”的情況看作個人的道德敗壞,或者看作媒體的煽情炒作都是一種“簡單化”的辦法。我們其實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