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軍:中國改革開放不該是四十年 應是五十年

鳳凰網財經9月18日訊 9月18日至20日,第12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本次大會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為主題,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北京大學南南學院學術院長傅軍出席論壇並發表了演講。


傅軍:中國改革開放不該是四十年 應是五十年


北京大學南南學院學術院長傅軍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時,傅軍表示,“改革開放說是四十年,我覺得應該是五十年,因為在約五十年前,中國人在思想上就已經開始做對外開放的準備了!”

傅軍提到,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以後,中美關係有所緩和。傅軍自稱,在很小的時候,他曾經認為美國人是中國人的敵人,但基辛格來到中國以後,還在小學裡的傅軍就已經開始做準備了。“對這些人要不冷不熱,當時覺得很神秘。”傅軍這樣講道。

談及教育方面,傅軍指出,上學時的外教對中國學生的衝擊很大,中國人上課都是桌子、椅子擺在一起,外教則是把椅子弄成一個圈,拿掉桌子。傅軍稱,“我們當時覺得太怪了,怎麼那麼上課呢?而且還要問我問題,外教一說上課我就害怕,他就喜歡叫躲在後面不希望被叫到的。”

以下為實錄:

傅軍:因為今天的主題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每個人自己講故事的話說的很生動。特別要回顧的是中國改革開放,我們的農民。我們是個農業國,所以我們要講改革開放,你不能忘了中國的農村。今天的數字,我們城市化大概55%,那時候我們的城市化大概18%,大量的農民。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是放開,某種程度上也不是政府做的,我們農民小崗村寫了個書,這是進行市場導向的一個基礎性的工作,要有激勵。因為有了這個改革,我們農村的人很苦,但是他們工作的時間不長,播、收。以後的時間怎麼花?他們一年12個月開始工作了,一開始是鄉鎮企業。因為我們中國是個短缺經濟,靠鄉鎮企業把我們短缺經濟給解決了,但產品質量不高,下一步要說他們的故事。我們的資源、土地、人口怎麼跟發達的技術組合起來?把我們產品做得更好。

回顧我們的改革開放四十年,說是四十年,我覺得應該是五十年,因為我們中國人在思想上已經開始做準備了,要開放!基辛格秘密訪華以後,中美關係有所緩和,作為我個人,以前我覺得美國人是我們的敵人,但他來了以後,很小的時候,我們還在小學裡頭就做準備了,對這些人要不冷不熱,當時我們覺得很神秘,什麼叫不冷不熱?

我們生活的概念改變,《上海公報》發表,我聽說在談判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在杭州,美國人到了杭州,我們吃飯吃蝦頭,蝦尾吃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很好奇,他們說,美國人吃蝦頭尾是不吃的,只吃中間這一段,美國人相當奢侈,資產階級並不好。當時做了一個思想的準備,我估計沒有改革也是很難的,以後中美建立了外交關係。

企業後臺中國人做思想的改變,我們要說說教育。我記得鄧小平要開始改革的時候,他說,教育很重要,要恢復高考。我作為1980級,當然高考是1977年就恢復的,80級思想上開始做準備,要高考了。現在我們回過頭看看,忘記了眼睛看不見的,這是相當相當重要的,文化,沒有這個不行。我一開始上學的時候有外國人在教我們,對我們衝擊太大了,因為我們中國人上課都是桌子、椅子、桌子、椅子。老外來了說你桌子不要,椅子弄成一個圈,我們當時覺得太怪了,怎麼那麼上課呢?而且還要問我問題,他一說上課我就害怕,他就喜歡叫躲在後面的不希望你叫他名字的。

老外把我們叫到友誼賓館,很客氣,給我們小孩吃糖,但我們小孩不吃這個糖,我說為什麼不吃?他說這個糖太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