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前一阵子,高温天气时间长,还不多见那烦人又扰人的蚊子。现在不行了,刚到乡下就听到蚊子嗡嗡吵个不停,冷不定锥你一口,既疼又红立马还起个苞。现在啊还好,十八般武器是蚊子的克星,什么花露水、驱蚊药、电灭蚊器、各种特制蚊香等等,驱蚊灭蚊效果好,自然觉也睡得安稳。可是,曾经的岁月,夏天难熬啊,人们是怎样驱蚊的呢?那时候的驱蚊神器又是什么呢?

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那个年代的驱蚊神器叫作蒲草,它的花棒是一种穗状物质,俗称“蒲棒”,远看很像一支支褐色的蜡烛,也像现在的烤肠。一到夏天,许多人家开始采摘蒲棒,晒干之后当作天然“蚊香”用,但不晒干直接点是点不着的。那时,虽然生活清贫,但孩子们依然天真烂漫,总是享受着自己的幸福,在一起比赛,看谁摘的蒲棒多就会得到夸奖,原本又累又晒的活儿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晚上一熏,蚊子就飞走了,由于熏蚊子之后会有一种刺鼻气味,烧蒲驱蚊之后,屋里暂时不能再待人。那大人小孩怎么办呢?就老的老小的小在树底下坐着聊天,也有的到桥上去凉快凉快,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无所不谈,等张家长李家短唠完了,等烟熏完了,蚊子也赶走了,然后全家进屋睡觉。

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蒲是什么?

蒲指香蒲,是生长于池、沼、浅水河边的一种植物,有的文人称之为“水烛”。又因其颜色呈黄褐色,有些地方也称之为蒲黄。菖蒲的花,我们叫蒲棒,其蒲棒是香蒲的花穗,因形似棒子而得名。夏天,一支一支从叶丛中窜出来,果实上沾满淡黄色的小花,真像棒子。蒲棒可以吃。饿的时候,折几个,翻来覆去,细细的啃。如今,我已经忘记蒲棒的具体味道了,但拿起笔来写,又像嗅到了那种草本植物特有的清香。蒲草,是香蒲的茎叶,把蒲叶做成扇子,叫蒲扇;做成席,叫蒲席;做成坐垫,叫蒲团。我曾似神仙般摇过蒲扇,也睡过蒲席,但没坐过蒲团。听说旧时还用蒲叶编织成小蒲包儿,里面很有范儿,装上水果或是点心依然成了一个精致的礼品盒。当然它也有大用处,我小时候就见过用蒲草编织成的大蒲包,大蒲包袋作用可大了,什么都可以打包,确确实实是为当时的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蒲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记得过去,每年好像国家还有专门的单位集中收购,可见其经济价值非同一般。

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因其林立于水面之上,文人们戏称为“水烛”。现在她虽然没有了原有的经济价值,但是湿地保护,原生态不可或缺啊!她在苍白的时空里仍然充溢着生命的涌动。从无言的水面上,从碧绿的内部,依然倔强地生长着,不断孕育,开花,到了秋天,茎干上端就会生出艳丽的蒲棒来。水烛摇曳在水波之上,拓展着生命的足迹,让我们看到了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满灵气,难怪孩子们那么喜欢,争相追逐更增添了另一番乐趣。

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水烛看上去是纤弱的,却蕴含着无限的坚韧之劲,在苍茫冷落的水面沟涧,大自然中,一丛丛水烛随风摇曳。水是为水烛而生,水烛是点亮水的眼睛。高飞的鸟群,偶然会把这片清凉的绿地当做停息的月台。

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每一根蒲棒,都是一盏灯。西风下,原本傲然的她,便幻化成了丝缕,一绺绺带着细小的种子飘散四方。她不光去播撒新的生命,开始新的跋涉,真的不能忘却,她曾经点燃起了那一代人儿时向往幸福的希望。

艰苦岁月里的驱蚊神器——水烛,你认识吗?

回想那艰苦的生活,有的人家连蚊帐也买不起,更谈不上什么驱蚊工具,常常被咬的浑身都是疙瘩。但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想出了烧蒲驱蚊的方法,并且乐在其中。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驱蚊方法变多了,蚊子变少了,但是我们仍会深藏着那份烧蒲驱蚊的珍贵记忆。岁月更迭,枯荣轮回,但根在,水烛就不会消失,那光芒也不会熄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