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春在揚州

李業陶

選自作者郵箱來稿

車子駛入揚州,第一感覺是花花綠綠的霓虹燈把揚州的夜渲染得五彩繽紛,鮮豔活潑又那麼生機勃勃,一派現代氣息;繼而更深切的感受卻是濃郁文化古城的韻味,不經意之間,就有紅柱綠瓦、飛簷翹角的樓堂館榭從車窗外閃過。

還是留待明天品味吧!

天矇矇亮,被鳥兒叫聲喚醒,起床,徜徉在這個陌生城市的街道上,綠樹紅花撲入眼簾。沿河信步,水中盪漾一排龍舟,岸上小小亭子籠罩一座石碑,赫然三個大字“御馬頭”,看說明,原來乾隆爺曾由此登船遊覽瘦西湖,早飯後我們也要去瘦西湖,不知道我們與皇上是不是同路人?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出門人趕時間,匆匆吃過早飯,第一站是“個園”,很遺憾沒有從“御馬頭”乘船,說起這事,同車的朋友笑著說,當年沒有轎車,若有的時候乾隆不會乘船趕路,哪裡有車子快捷便當,想想也是這個道理。

“個園”實際上是個竹園,因袁枚的一句詩文“月映竹成千個字”而得名。因為沒有人解說,所見幾處小巧玲瓏的建築物、一汪碧潭以及假山、花樹均不得其究竟。“個園”的竹自然很有特色,也可以說是群竹薈萃,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倘若以前,提到竹多是亭亭玉立、綠意盎然,一副謙謙君子的形象,而在“個園”,你可以看到簇擁成團的孝順竹、高風亮節的高節竹、粗壯的龜背竹、低矮的羅漢竹、承載優美傳說的斑竹、形似的鳳尾竹……真是大開眼界。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走近瘦西湖,這應該是揚州的第一景,終於決定乘船,繞來繞去還是與乾隆爺“同流合塢”了。瘦西湖的確沒有西湖那麼寬闊浩淼,正因為如此也就無須霧裡看花,極其方便地把岸上的綠樹瓊花看個清清楚楚,把鳥兒的吟唱聽個真真切切。碧水盪漾,波瀾不驚,船老大告訴我們,你們來得稍早了一點,如果晚一週來,柳絮飛起來,那才是煙花揚州。早就早吧,沒有煙花,春花照樣宜人。清風掠耳,綠柳婆娑,鳥語花香已經足夠讓遊人心醉。迎面的一個小島,似乎是叫做蒲荷什麼島的,恰似一幅生動的大壁畫,取個鏡頭,趕快為朋友拍照,等輪到我,已經錯過好時機。船老大說前面可以拍照啊,是橋中橋,果然,從春波橋下望過去,一座拱橋清晰在目。船在拱橋處向左拐彎,被稱為揚州標誌物的五亭橋矗立湖中,水中看二十四橋孔縱橫貫通,空中俯視則像蓮花開放。船再靠岸便是熙春臺,乾隆皇帝祭母之處,幾份華貴又幾份莊嚴。乘船返回,所到釣魚臺等等幾處景點也就走馬觀花了。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揚州是文化古城,她的文化底蘊與揚州“八怪”是分不開的,遊揚州當然要看看揚州“八怪”紀念館,“八怪”那麼大的名氣,找他們的紀念館卻費了好大的力氣,終於在一個類似衚衕口的地方看到寫著揚州“八怪”紀念館字樣的牌坊。當年聲名顯赫,如今卻處於一隅,很有些忿忿不平,轉念一想,自古以來就有人情如紙世態炎涼之說,為官的人當權時門庭若市,一朝下臺那些附炎趨勢的人惟恐避之不及,更何況已經作古若干年的文化人?

穿小巷卻有意外收穫,靠近小巷一個土臺上有一棵大樹,側旁石碑上有唐槐兩個大字,細讀介紹,原來這樹下就是南柯國的領土,古人正是在這裡醞釀造就了黃粱一夢,毛澤東所言“螞蟻緣槐誇大國”,也是指的這棵槐樹。歲月滄桑,古槐已無樹幹可言,只有小半邊厚厚的樹皮支撐著上部的枝椏,依稀可見枝椏上新芽簇簇。我讚歎古槐的生命力,也有幾分擔心——沒有專門的保護,古槐還能夠活多久?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揚州八怪”紀念館是一個幽深的院落,多以圖片、文字介紹“八怪”生平,展覽“八怪”的作品,我想這些展品極有可能是複製品。“八怪”所以怪,是因為他們在繪畫創作上的標新立異,衝破了樊籬,卻是獨領風騷,後人以“怪”稱謂完全是對他們的褒獎。我想更值得稱頌的是他們的品格,如蘭、梅之純潔,如松、竹之耿直,“八怪”之首鄭板橋便是其最傑出的代表,“一枝一葉總關情”表達了他體恤民情的精神境界。很榮幸,“八怪”中有多人曾生活或就任在齊魯大地,鄭板橋任所離我們不遠,而李方膺首任就是我們當地的知縣。“八怪”曾經為官的多,不得意的也多,他們的廉潔、耿直與腐敗的朝政格格不入,或遭貶低,或受排擠,沒有一人官運亨通。有所失便是有所得,正是這種官場失意,才為他們在繪畫藝術上的獨樹一幟、青史留名創造了契機。

遊揚州還有一個地方一定要看,那就是“何園”。“何園”的主人是清代的名門望族,其中有兩代是一品大員。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何園”不愧是官宦居所。偌大的客廳獨成一體,造型酷似船艙,飛簷翹角、寬敞高雅,客廳周圍用青瓦、卵石鋪成的地面如同層層水波,紅木圓柱上一幅對聯,“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表達了主人對江南故鄉的眷戀。

主體建築是連在一起的二層樓群,通風、透光、防潮、取暖無一缺漏,特別精巧之處在於所有的二樓都有華麗的走廊相連,不但佈局結構非常合理,而且樣式新穎,有些造型具備了歐式風格,確有大家風範。

“何園”更像一座幽雅的花園,假山、水潭、奇花、異草,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鏡中花”的設計精妙絕倫、令人歎為觀止。

“何園”,園林藝術中的瑰寶,寶貴的文化建築遺產。

三月,匆匆走過揚州。

別了,揚州!祝願你永遠是春天。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李業陶,山東省作協會員。山東省廣饒縣人,一九四八年出生,一九六八年入伍,一九七九年轉業到地方黨政機關工作,二00六年內退,二0一三年退休。先後有文章被《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國際商報》、《大眾日報》、《新民晚報》、《中國勞動保障報》及《山東文學》、《理論學刊》、《人口與計劃生育》、《京都山東人》、《金山》、《遼河》、《作家村》等百餘家報紙、雜誌刊發;二00八年《我的孫女》系列故事結集成書;二0一二年散文集《散香》出版;二0一三年第二本祖孫情感書《隔輩親》出版;另有部分作品在徵文中獲獎或被收入專著。

選自作者郵箱來稿旅遊書稿《那些風景那些事兒》

評點:個園名字原來來自袁枚的詩,一直奇怪為毛叫這名字,以為是要孤獨、寂寞、遠離人海、隱居、自我。

黃粱一夢這個成語來源揚州這棵樹?是牽強附會?還是為了旅遊製造攀附的人造景點、文化?何園來源是主人姓何麼?

江蘇某地的園林得名原來源自一首詩 黃粱一夢成語源自江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