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春在扬州

李业陶

选自作者邮箱来稿

车子驶入扬州,第一感觉是花花绿绿的霓虹灯把扬州的夜渲染得五彩缤纷,鲜艳活泼又那么生机勃勃,一派现代气息;继而更深切的感受却是浓郁文化古城的韵味,不经意之间,就有红柱绿瓦、飞檐翘角的楼堂馆榭从车窗外闪过。

还是留待明天品味吧!

天蒙蒙亮,被鸟儿叫声唤醒,起床,徜徉在这个陌生城市的街道上,绿树红花扑入眼帘。沿河信步,水中荡漾一排龙舟,岸上小小亭子笼罩一座石碑,赫然三个大字“御马头”,看说明,原来乾隆爷曾由此登船游览瘦西湖,早饭后我们也要去瘦西湖,不知道我们与皇上是不是同路人?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出门人赶时间,匆匆吃过早饭,第一站是“个园”,很遗憾没有从“御马头”乘船,说起这事,同车的朋友笑着说,当年没有轿车,若有的时候乾隆不会乘船赶路,哪里有车子快捷便当,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个园”实际上是个竹园,因袁枚的一句诗文“月映竹成千个字”而得名。因为没有人解说,所见几处小巧玲珑的建筑物、一汪碧潭以及假山、花树均不得其究竟。“个园”的竹自然很有特色,也可以说是群竹荟萃,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倘若以前,提到竹多是亭亭玉立、绿意盎然,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而在“个园”,你可以看到簇拥成团的孝顺竹、高风亮节的高节竹、粗壮的龟背竹、低矮的罗汉竹、承载优美传说的斑竹、形似的凤尾竹……真是大开眼界。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走近瘦西湖,这应该是扬州的第一景,终于决定乘船,绕来绕去还是与乾隆爷“同流合坞”了。瘦西湖的确没有西湖那么宽阔浩淼,正因为如此也就无须雾里看花,极其方便地把岸上的绿树琼花看个清清楚楚,把鸟儿的吟唱听个真真切切。碧水荡漾,波澜不惊,船老大告诉我们,你们来得稍早了一点,如果晚一周来,柳絮飞起来,那才是烟花扬州。早就早吧,没有烟花,春花照样宜人。清风掠耳,绿柳婆娑,鸟语花香已经足够让游人心醉。迎面的一个小岛,似乎是叫做蒲荷什么岛的,恰似一幅生动的大壁画,取个镜头,赶快为朋友拍照,等轮到我,已经错过好时机。船老大说前面可以拍照啊,是桥中桥,果然,从春波桥下望过去,一座拱桥清晰在目。船在拱桥处向左拐弯,被称为扬州标志物的五亭桥矗立湖中,水中看二十四桥孔纵横贯通,空中俯视则像莲花开放。船再靠岸便是熙春台,乾隆皇帝祭母之处,几份华贵又几份庄严。乘船返回,所到钓鱼台等等几处景点也就走马观花了。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扬州是文化古城,她的文化底蕴与扬州“八怪”是分不开的,游扬州当然要看看扬州“八怪”纪念馆,“八怪”那么大的名气,找他们的纪念馆却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在一个类似胡同口的地方看到写着扬州“八怪”纪念馆字样的牌坊。当年声名显赫,如今却处于一隅,很有些忿忿不平,转念一想,自古以来就有人情如纸世态炎凉之说,为官的人当权时门庭若市,一朝下台那些附炎趋势的人惟恐避之不及,更何况已经作古若干年的文化人?

穿小巷却有意外收获,靠近小巷一个土台上有一棵大树,侧旁石碑上有唐槐两个大字,细读介绍,原来这树下就是南柯国的领土,古人正是在这里酝酿造就了黄粱一梦,毛泽东所言“蚂蚁缘槐夸大国”,也是指的这棵槐树。岁月沧桑,古槐已无树干可言,只有小半边厚厚的树皮支撑着上部的枝桠,依稀可见枝桠上新芽簇簇。我赞叹古槐的生命力,也有几分担心——没有专门的保护,古槐还能够活多久?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扬州八怪”纪念馆是一个幽深的院落,多以图片、文字介绍“八怪”生平,展览“八怪”的作品,我想这些展品极有可能是复制品。“八怪”所以怪,是因为他们在绘画创作上的标新立异,冲破了樊篱,却是独领风骚,后人以“怪”称谓完全是对他们的褒奖。我想更值得称颂的是他们的品格,如兰、梅之纯洁,如松、竹之耿直,“八怪”之首郑板桥便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了他体恤民情的精神境界。很荣幸,“八怪”中有多人曾生活或就任在齐鲁大地,郑板桥任所离我们不远,而李方膺首任就是我们当地的知县。“八怪”曾经为官的多,不得意的也多,他们的廉洁、耿直与腐败的朝政格格不入,或遭贬低,或受排挤,没有一人官运亨通。有所失便是有所得,正是这种官场失意,才为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独树一帜、青史留名创造了契机。

游扬州还有一个地方一定要看,那就是“何园”。“何园”的主人是清代的名门望族,其中有两代是一品大员。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何园”不愧是官宦居所。偌大的客厅独成一体,造型酷似船舱,飞檐翘角、宽敞高雅,客厅周围用青瓦、卵石铺成的地面如同层层水波,红木圆柱上一幅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表达了主人对江南故乡的眷恋。

主体建筑是连在一起的二层楼群,通风、透光、防潮、取暖无一缺漏,特别精巧之处在于所有的二楼都有华丽的走廊相连,不但布局结构非常合理,而且样式新颖,有些造型具备了欧式风格,确有大家风范。

“何园”更像一座幽雅的花园,假山、水潭、奇花、异草,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的设计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何园”,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宝贵的文化建筑遗产。

三月,匆匆走过扬州。

别了,扬州!祝愿你永远是春天。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李业陶,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广饶县人,一九四八年出生,一九六八年入伍,一九七九年转业到地方党政机关工作,二00六年内退,二0一三年退休。先后有文章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国际商报》、《大众日报》、《新民晚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及《山东文学》、《理论学刊》、《人口与计划生育》、《京都山东人》、《金山》、《辽河》、《作家村》等百余家报纸、杂志刊发;二00八年《我的孙女》系列故事结集成书;二0一二年散文集《散香》出版;二0一三年第二本祖孙情感书《隔辈亲》出版;另有部分作品在征文中获奖或被收入专著。

选自作者邮箱来稿旅游书稿《那些风景那些事儿》

评点:个园名字原来来自袁枚的诗,一直奇怪为毛叫这名字,以为是要孤独、寂寞、远离人海、隐居、自我。

黄粱一梦这个成语来源扬州这棵树?是牵强附会?还是为了旅游制造攀附的人造景点、文化?何园来源是主人姓何么?

江苏某地的园林得名原来源自一首诗 黄粱一梦成语源自江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