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要闻: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大数据

大数据要闻: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英国政府最新发布的《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报告预计,2035年,人工智能可以为英国经济额外带来8140亿美元的收入,并将总附加值(GVA)年增长率从2.5%提升到3.9%。

报告指出,几大关键因素的叠加提升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其中包括新的和更庞大的数据量、拥有更多高水平特定技能的专家、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此外,提升人工智能效用的障碍已经显著下降,并且还在继续下降。

报告还建议,为了继续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英国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增加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包括发展数据信任,提高信任并增加共享数据的便利度,使更多的研究数据可读,支持文本和数据挖掘成为研究的标准和必要工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快智慧雄安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大数据要闻: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10月13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信部、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指导的智慧时空大数据助力雄安新区建设高端论坛在河北雄安举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5点要求。一是建设智慧雄安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紧密围绕智慧雄安建设的总体布局,突出雄安新区个性和特色,加快智慧雄安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二是建立雄安新区地理国情监测平台。三是开展雄安新区新型基础测绘建设示范。四是构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五是统筹推进雄安新区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农业部:力争到2020年建设一批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

大数据要闻: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设、认定一批产业支撑好、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信息化程度高、多种功能叠加、具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

意见提出的试点任务包括:

1、建设一批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各地要将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等相结合,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推动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休闲农业等领域的创业创新。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水电路、信息通信、物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资源、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力度,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云平台,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动电信、银行、保险、供销、交通、邮政、医院、水电气等便民服务上线,深度挖掘小镇产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农业特色产业推介、文化历史展示、食宿预定、土特产网购、移动支付等资源和服务的在线化。

2、探索一批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是驱动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的新引擎。各地要因地制宜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结合文化、产业和旅游,探索适合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最大限度挖掘和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创业创新,培育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强网络、加工、包装、物流、冷链、仓储、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配送、品牌创建、文创摄影、冷链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结合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打造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加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在线销售。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完善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应用、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业,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统筹推进,构建新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农业金融、农机作业、田间管理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支持农业、体验经济、分享经济等多种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培育一批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业品牌。农业品牌是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突出农业产业特色,聚焦优势品种,建立农业品牌培育、发展、监管、保护以及诚信管理制度,重点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产品品质优良、质量安全体系较为健全、生产方式绿色生态、市场竞争力强、适合网络营销的农业品牌,带动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增强农业全产业上下游追溯体系业务协调和信息共建共享,强化产地环境监测、生产资料监控、动物疫病与卫生监督,增加消费者信任度,提升标准化程度。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路径,打造网络品牌,实现优质优价。用互联网打造小镇对外窗口和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利用新媒体等网络传播手段,加大小镇特色产业、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实现生产和消费需求的精准对接。

4、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的重要保障。

完善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的政策体系,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建设模式,构建小镇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化便利投资、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改革创新,构建项目选择、项目孵化、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化机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实现政府得民心、企业得效益、农村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综合效果。

全国社保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活动举行

大数据要闻: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10月13日,全国社会保险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出席活动并讲话。

胡晓义指出,大赛紧紧围绕“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战略,注重引导社会力量与各级人社部门间的交流与碰撞,共同发掘人社大数据和服务资源的应用潜能,开辟开放共享、协作共创的发展格局,架起了人社系统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希望社会各界与人社部门汇聚合力,以本次大赛为新的起点,积极参与“互联网+人社”行动,大力提升人社事业便民惠民水平,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此次大赛以“汇智社保,助力‘互联网+人社’”为主题,6月22日启动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335支队伍报名参赛,收到近500个优秀算法和百余篇实施方案。“E保联通1队”“E保联通4队”“哭泣的小小小企鹅”“破灭刀锋”等团队获得最高奖项。

大数据揭示快旅慢游成为新趋势

大数据要闻:英政府发布AI报告 经济效用或超8000亿美元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

在旅游市场“蛋糕”不断增大的同时,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从观光到休闲、从景点到全域,游客需求更多样,注重体验和休闲的体育健身游、科技游、康养游、美食游以及乡村农事活动等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辽宁省盘锦红海滩旅游廊道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门票收入2400万元,景区周边农家乐入住率在95%以上;浙江省盐官旅游度假区观潮游受到热捧,10月7日当天前往观看“一线潮”的游客达12.5万人次;广西桂林阳朔燕莎航空运动营地滑翔伞飞行之旅、云南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乘热气球观火山项目也生意火爆。

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的完善,自驾游取代团队游成为主流,告别了“走马观花”旅游时代,快旅慢游成为新的旅游方式。假日期间广大游客纷纷选择阖家出行,携程网大数据显示,假日出游人群中,亲子游客预计占总人数比重为32%,家庭游客预计占总人数比重为42%。

出境旅游方面,大多游客不再热衷于“买买买”的购物游,而是追求深度体验。国家旅游局出境团队游系统及网络大数据显示,游客从近300个城市出发,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1155个境外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