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在前幾日的歐洲盃U19總決賽中,葡萄牙隊以4:3擊敗了意大利隊拿下冠軍,葡萄牙隊的小將若昂費利佩獨中兩元,還送出兩次助攻,被評為比賽最佳球員。從小組賽到總決賽一共五場比賽,若昂費利佩一共進了五球,而這名葡萄牙隊的小將也被葡萄牙稱為“小C羅”。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為什麼歐美的新星總能閃耀,而中國卻連新星都挖掘不到呢?那還是由於自身的足球文化氛圍與根本的社會觀所導致的

足球文化的差距

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一個國家的足球氛圍是其國家足球發展的基礎,中國作為足球運動的發源地,早在漢代“蹴鞠”運動就已經開始成為兵家練兵之法。但是足球運動並未在我國根深蒂固地發展起來。而中國足球從專業體制轉型為俱樂部體制才短短十幾年,中國足球的環境與歐洲足球的環境相比,不得不說有其優勢,更有劣勢!可以說在中國無論是足球球員的職業精神還是全社會公民的足球精神,都未完全形成。根據藝恩網發佈的《2016年中國足球文化藍皮書》顯示,中國球迷們認為目前中國足球球員的文化素質水平一般,而且自身所處環境的足球文化氛圍不夠。英超作為歐洲的頂級聯賽,是競爭最激烈,比賽最好看的聯賽。孕育著許多狂熱的足球愛好者,他們不僅喜歡踢球,更喜歡看球,在他們的生活中最愜意的事情就是與幾個小夥伴一起在酒吧聊球看球了。

社會觀的制約

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歐美的校園足球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原因在於社會職業歧視的存在。在國外也好國內也好踢球的孩子終究是影響學業的,成不了職業球員基本大多數就要成為普通勞動者,在歐美社會歧視比較少,做一個工人不管是收入還是社會地位並不會比白領或公務員差很多,歐美國家沒有哪個家長會覺得孩子成為勞動者會是丟人的事,但是中國不行,在中國職業歧視還是較為嚴重的,底層勞動者不管是收入還是社會地位都非常低,所以沒有哪個家長會願意孩子去踢球影響學習,所以社會觀不改變,校園足球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根本走不通。

學校與家長的支持

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歐美足球人才的井噴離不開學校與家長的支持,歐美不僅僅是校園足球,整體來說是校園體育,在校學生只要不是特別冷門的運動都有相應的社團,有專業的場地,專業的教練,各類設施等等,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是水平很高可以和職業聯賽無縫對接。校園體育的好處是學生練球的同時沒有荒廢學業,即便沒有走上職業道路基本也是可以混個文憑的,這樣不至於承擔太大的風險,另外校園體育,走的是有教無類的路線,並非只為培養職業運動員為目的,只要你有興趣,什麼身體條件和水平的都可以參加,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埋沒天才,例如有些孩子足球智商很高,但是身體發育遲緩,職業隊是不會要這樣的球員的,但是這樣的孩子可以在學校繼續足球運動,萬一到了高中身體發育跟上來了就不會被埋沒。

葡萄牙的“新C羅”已經出現,中國的“新梅西”呢?

足球運動雖然最早起源於中國,但是中國足球的整體環境與歐洲足球的整體環境相比,不得不說有其優勢,更有劣勢!中國什麼時候才能迎來自己的“梅西”呢?

我想只有父母不再把你從球場上喊回來上補習班的時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