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这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山巍峨地屹立在小城尽头,山里的孩童还在懵懂中不断摸索前行。不久前,华谊兄弟公益基金的志愿者们来到这里,实地走访并考察当地的幼儿园捐建事宜。在这里,公益基金种下了走访的脚印,也带来了丝丝光影的痕迹。

这份光,明亮得温暖人心,坚定得义无反顾。本次幼儿园项目走访活动,于凉山州而言,为缺乏良好教育环境的孩童们带来了希望,于公益基金而言,也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汇聚而来,向爱散去。与你相伴,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今天,我们有请到了此次走访的志愿者曹大哥,来听听他的所见所闻。

2018年8月14日,我第一次来到西昌,跟随华谊兄弟公益基金的伙伴们一同到山村走访幼教情况。同事说此行不易,要有些思想准备。我点头称是,心里却不以为然,我是在北方山城里长大的,夏天捡蘑菇冬天放爬犁,跟大山亲近得很,走访几座学校还能有多难?

凉山州教育局开完会出来已经是下午,我们立刻驱车前往洛古坡乡洛古坡村,华谊兄弟公益基金捐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就落成于此,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正是对幼儿园的主体结构进行验收。

汽车在驶离城区爬上一条山路以后,兜兜转转的行驶了大概二十多分钟,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洛古坡村。这座鹅黄色的幼儿园和周边建筑的风格样貌全然不同,但可能是因为了解它的用途,我倒觉得它在这样一片村落中也很和谐,并不突兀。它伫立在那里,就好像一道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光,正在照亮这古老村落的未来。没错,教育是值得享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资源的,因为它是让这老旧村落由内而外焕发勃勃生机的唯一途径,而不久之后将在这所幼儿园中学习玩耍的孩子们,未来不仅是这村子的希望,也有机会成为整个大凉山的希望。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从幼儿园出来,我满脑袋想的都是小朋友们笑成花儿的场景,自己不由得也一直咧着嘴傻笑,我和公益基金的同事说,做公益多好啊,帮助了别人,自己心情也舒畅。他看了看我说,这一趟出来最高兴的部分已经结束了,后面的事儿就没那么高兴了。

很快我就感受到了他口中没那么高兴的“后面的事儿”。

返程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四五点钟,当车辆绕过蜿蜒的山梁,山里的孩子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在出现在公路上,皮肤黝黑,衣裤脏破。虽然眼神中满是好奇,但却和他们坐在几米外乘凉的家人长辈一样,对缓慢靠近的汽车和汽车喇叭声不做任何反应,眼睁睁看汽车小心翼翼贴着他的衣襟、擦着他的拖鞋一点点蹭过去。每一次经过,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在车开过后回头望一望,确认孩子们没事,明知徒劳又控制不住自己。此后的两天时间里,我无数次看到在公路上和疾驰的汽车擦肩奔跑的孩子们,也看到老人们盘腿坐在公路上聊天,我的心态也由最初的惊恐变成愤怒,最终化作满腔无奈。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三四岁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却又没有形成对危险最基本的判断力,生机勃勃而又异常脆弱;他们本应拥有陪伴、关注和积极引导。如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其未来生活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但我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对儿童成长、甚至是对生命安全的漠视,我不知道这是蒙昧导致的无知无畏还是贫穷滋生的麻木无望;但我知道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改变这一切,那只能是教育的力量,而且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持之以恒。

所幸,我们正是为此而来。

第二天,我们驱车6个多小时,从西昌赶到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雷波。雷波不大,主要的街道也就那么一两条,但是地势起起伏伏非常复杂,据说整个县城也找不出一块足球场那么大的平地,很多年前有一首很火的民歌叫《山路十八弯》,放在雷波,绝对要改成“街道十八弯”。不得不承认,如果这里算山城,那我的故乡充其量只是一座“有山的城”而已。

雷波盛产脐橙

,连路灯都要做成橙子的样子。脐橙也给这座县城带来了改变和机遇,路边有些两层小楼,公益基金的同事说,这都是种脐橙赚来的。我说既然这县城有特产有渠道,那我们来是要帮助谁呢?同事指指远处看起来很漂亮的大山说,那里面,还有你想象不到的贫穷。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第三天,吃过早饭后,由县教育局老师带路,我们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天公不作美,从进山开始雨就没有停过,而且忽大忽小,随性得很,可谓须臾穿晴雨,十步九重天。此时立秋已过,山里秋意渐浓,风中已经带着几分寒意,草木的颜色也更加青幽了。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在山雨的关照下,我们的司机师傅也必须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因为这种一边山石一边悬崖的山路上随时都有滑坡和落石的危险。这样的山路串联起了我们一整天的走访行程:七个“一村一幼”的幼教点和两所希望小学。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一边走访一边交流,同事轻车熟路地了解各幼教点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一遍走下来,很多最困难的问题已经有了眉目。但这大山中的贫穷却依然令我无比唏嘘。同事说,和大山另一边的村落相比,这边已经好太多,本来我们是要去那边走访的,因为下大雨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在那边,这样的雨可以把我们堵在山里十几天……

大山里的风景无疑是美好的,如果我是一个单纯的旅游者,说这里是世外桃源也并不为过。但这与世隔绝的美丽同时也限制了山里的教育,阻碍了信息的传递,给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脚步增加了重重阻力。说什么风光旖旎,却道是层峦叠嶂锁希冀。一蓑烟雨,满山愁绪。

从雷波返回西昌的路上,车到某处,突然驶出了阴霾,久违的太阳从云缝中探出半边脸,羞涩却又坚定地抛出一束阳光,“出太阳了!”沉默许久的几个人不由得同时轻呼。对于在阴雨中蹒跚了一整天的我们来说,似乎这一束光不仅仅是出现在天边,而是直接照到了心里,带来久违的希望和温暖。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走访日记|愿做一束光,坚定且温暖

想起在华谊兄弟公益基金给雷波簸箕苗圃希望小学捐建的水窖边,小学校长——一位淳朴寡言的中年汉子,在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终于鼓足勇气轻声说:“谢谢你们,让学校里的孩子们随时有水喝。”正值暑假,我虽无法看到孩子们跑闹嬉戏后排队喝水的场景,但听到这声真诚的感谢,眼前这些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身上似乎多了一种不一样的光彩。我忽然想到,这些数年如一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奔走不息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是大山里的一束光呢?他们在孩子们懵懂的年纪、在孩子们试着触摸这个世界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为他们点燃前行的明灯,照亮他们脚下的那一段路。

我们踏着坚定的步伐,沿着逼仄的山道,我们仿佛执着火把走在这条路上,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爱与希望的微光。华谊兄弟公益基金愿于困苦和险阻中做一名开拓者,高举火把,散发不耀眼但却温暖明亮的光芒,照亮每一位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

关于捐建水窖

今年4月,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在对雷波县申请“零钱电影院”学校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簸箕苗圃希望小学师生生活用水的问题,提出为学校捐建一座水窖。该项目作为“零钱电影院”的延展项目,已于今年6月动工,7月完工,目前已投入使用。

关于幼儿园项目

在“零钱电影院”的捐建及回访过程中,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了解到在云南、贵州、四川的很多大山深处,学龄前教育普及程度较低,幼教资源稀缺,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偏远地区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小学阶段教育的巨大差距。近年来,随着贫困地区“一村一幼”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各级政府、爱心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民营、私立、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的幼儿园普惠方案。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也从零开始踏上了幼儿园的走访实践,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推动教育公平。

目前,华谊兄弟公益基金捐赠的首个幼儿园已经于西昌市洛古坡乡洛古坡村落成,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将积极与各地区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通过改建、新建等多种合作方式,帮助更多小朋友获得更好的学龄前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