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抗金古战场,安吉牛头山军事遗址新发现

2016年,安吉县天子湖镇长隆村村民爆料,称牛头山北侧山脚处的站壁山、石头人山、平顶山上有古代战场遗迹信息,安吉考古人一行在省考古所田教授的带领下,赶往牛头山了解遗迹情况。

岳飞抗金古战场,安吉牛头山军事遗址新发现

安吉牛头山军事遗址(图片来源于网络)


村民爆料:牛头山发现古战场遗迹考古人员跟随长隆村村干部和提供信息的村民程师傅的步伐,向目的地出发。来到山腰处,在程师傅指引下,大家发现了一处掩体。仔细勘察,该掩体为深约1米有余的凹形地,外筑一圈土筑挡墙,上宽0.5至1米不等,墙面较平整,并沿山体起伏。由于植被茂密,无法窥见遗迹全貌,也未采集到任何诸如陶片类的遗物。但从目视的规整土墙和程师傅介绍土墙绕山腰一圈来分析,该遗迹应为人工有意修筑。

岳飞抗金古战场,安吉牛头山军事遗址新发现

岳飞抗金故垒


现场考证:牛头山军事遗址为南宋遗存考古人员分成两组,一组向石头人山进发,去探索和发现据说与站壁山相类似的掩体遗迹;另一组向平顶山挺进,一探当地人传说的“营盘基”究竟。平顶山是牛头山山脉向西北延伸最末端的一座山峰,海拔190米,与站壁山、石头人山遥相呼应,距牛头山主峰直线距离约2公里。

孤峰突起的平顶山,向东南直视牛头山,向南则为连绵的金沙冲山脉,北部为开阔的平原。当地老百姓俗称平顶山为“营盘基”,曾经驻扎过官兵。从实地考察来看,该山山顶开阔而平坦,如不是人力故意而为,这陡峭山体之巅不可能有如此平坦之处。

在山腰裸露的沙石面中,采集到数量不菲的陶片,根据印纹硬陶纹饰推断,为商周时期。那么,为何这山上有早期的遗存,这“营盘基”又属于什么时期遗留下来的称呼呢?

事后,两组人马在山脚碰头,汇总了调查区域的情况。通过讨论后初步认为,从调查到的众多土墩墓和采集的印纹硬陶标本推断,该地为越文化主要分布区——古城龙山、九龙山山脉向西北延伸的区域。而考古调查到的掩体遗迹和平顶山上的“营盘基”,应为同牛头山军事遗址密切相关的南宋时期遗存。

岳飞抗金古战场,安吉牛头山军事遗址新发现

安吉牛头山建筑遗迹(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料记载:安吉曾是岳家军抗金战场

据史料记载,南宋初年,金兵第三次南侵宋都临安(今杭州)及而后“搜山检海”意图活捉宋高宗赵构,最终无功而返。这一进一出,安吉皆成为金兵侵宋的必经之路。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奉命在此抗金,留下了众多的军事防御设施,主要有关隘、营寨、烽火瞭望台、战场等,此外还有众多地名和与此相关的民间故事。

位于天目山西支山脉末端的牛头山成为这必经之路上的一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岳家军在此修建防御设施,阻击金兵侵略,为抗金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安吉境内有众多掩体,大部分为新四军三次反顽战役时构筑,且形制基本为掩体,面积小、挡墙窄,间有凹陷处,是为架枪械而留。

而此次发现的牛头山周边山峰的掩体,分布面积大、挡墙宽、无凹陷处,明显不同于后期掩体的形制。综合其地理位置、形制形式、历史战争背景等分析,都与牛头山军事遗址相关,应为南宋时期遗存。

牛头山掩体的发现,为丰富牛头山古战场的文化内涵再添新枝,也为研究牛头山军事遗址和南宋时期安吉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