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日前,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等单位联合编制的《2017—2018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充电设施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充电设施产业。

 但在行业繁荣的盛景之下,企业运营的危机却已暗涌而至。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曾在年初的一个论坛上透露,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仅为15%。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就指出,由于充电桩使用率低、而桩企的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收入来源单一,导致经济效益差,普遍亏损。

“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如何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并实现自身盈利,成为了每家桩企都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采访到了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桩”),这家涉足充电设施行业运营不足两年,却已成为地区充电桩使用率排行首位的企业,在充电桩运营方面有着其独到之处,对行业发展的观点也值得业内人士思考。

 据了解,劲桩成立于2016年12月,于2017年开始全面运营,带着对行业痛点的深刻理解,专注于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整体方案提供。该公司CEO、联合创始人苏永年曾先后为特来电、云杉智慧等企业提供项目规划、工程建设等服务;该公司COO、联合创始人丘文赞曾就职普天新能源和星星充电。

 丘文赞表示,之所以跳出原有的企业体系,创立新公司,是希望建设真正市场化运营的充电桩。“早期的桩企多是为了建桩而建桩,这并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丘文赞表示,这些建起来的充电桩没有真正考虑到车主的需要,选址偏僻、充电桩损坏率高、充电时间长、停车位少、充电贵等问题接连不断。如此一来,虽然社会上的充电桩数量貌似增长迅速,但其实总的充电量并不高,而且充电体验感差,对帮助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

“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那怎样才算是“真正市场化运营的充电桩”?丘文赞认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不依靠政府补贴、依靠充电服务能实现自身盈利,这样才是市场化的充电桩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单桩的使用率要高,总充电量与电动汽车规模相匹配。

 电动生活探桩调研团队在2017年曾对广州市的充电桩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调研。其中一项对充电桩使用率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日间(08:00-18:00)使用率上,当时广州市被调查的5491个充电桩,平均使用率为4.68%,充电桩数量排在前4位的桩企,其总体使用率均不足4.68%。

 而充电桩数量仅排在第6位的劲桩,其充电桩使用率却达到了43.75%。在这项数据上,仅海印充电一家运营商的数值超过劲桩,但海印充电的充电桩数量太小没有代表性,因此可以把劲桩看作广州地区充电桩整体运营效率最佳产品之一。

“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很多人都在疑惑,这家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如何把行业长期以来的难题破解掉?怎样把上百个充电桩的使用率保持在40%以上?丘文赞表示,这是一系列措施的成果。

 1设备采购

 在充电桩采购环节,劲桩要求供应商的产品必须要有恒功率充电模块,为的是让每一个充电桩都有满载输出的能力。此外,充电桩的故障率必须低于3%,使用寿命应达到5年以上。

 2充电桩的类型

 目前在市场上运作的劲桩,绝大部分是直流快充桩,能让一般的电动汽车在半小时内完成充电。

 3建站选址

 在建站选址上,丘文赞表示他们并没有过份追求市中心、商业区等人流车流密集区域,而是通过团队在路面上寻找,依据10公里充电半径

为原则,10公里范围内没有充电设施则可以考虑设站。丘文赞透露,目前劲桩充电量最大的站点并非在广州市天河区等核心区域,而是在较远番禺区,“哪怕是人流不多的区域,只要那里没有充电桩,都可以设站,因为过路车也有需求”。此外,每个充电站的充电桩数量不会太多,约4、5个。

“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4停车费

 当前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停车难、停车贵,为此劲桩在与停车场合作时与对方约定,在停车场内进行充电服务的车辆,凭充电小票可免缴停车费。这样一来,劲桩在各个停车场的使用率就变得很高了,因为免停车费可为司机剩下一笔费用。

 5监管维护

 丘文赞表示,公司对所有的充电桩实行24小时监控,每天有运维团队在路面巡视检查,发现充电桩有损坏立刻报告修复,目前所有劲桩的设备正常运行率约96%。

 6新媒体营销

 作为一家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劲桩也有自己的网络新思维,他们在微博、微信上开通了帐号,并且对司机群体进行送充电现金、车展门票等优惠,吸引司机们关注其帐号并引流至手机程序,提高其充电服务的曝光度。

“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劲天 微博上发动的送车展门票活动)

  丘文赞认为,无论是提高充电速度、免停车费,还是选址缺桩地区、保证充电桩运行率等措施,核心都是围绕客户的需求,让电动汽车驾驶人员认可劲桩的充电服务、选择劲桩来充电,这些措施缺一不可,做好了各个环节,才能使充电桩的使用率长久保持在可盈利水平。

Q&A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有专家表示,目前充电设施行业“头部效应”越来越深化,新进入的小企业生存困难,你怎么看?(相关阅读《产销量均不到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丘文赞:如果“龙头企业”是指充电桩数量多、布点多的企业,那其实市场占有率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行业的情况。小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充电量大,桩的使用率高,也可以盈利。

 2017年是行业变化的分水岭,以前桩企大量布点,靠补贴也能生存,但现在不行了。如果建成的桩不能有好的使用率,那就是资源浪费,数量多反而成为负担。数量少,但效率高的桩也能为小企业赢得生存空间。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不少人都建议桩企增开储能业务,你们会在这方面着力吗?

 丘文赞:我觉得现在还是不是桩企涉足储能业务的时候,因为电动汽车的数量还比较少,且动力电池普遍性能较低,梯次利用效率不佳。充电桩很难靠目前的动力电池来做储能,规模太小,难以正常运营实现盈利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你希望劲桩能树立其怎样的产品形象?

 丘文赞:我们计划建更多好用的充电桩,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带动行业良性发展,劲桩除了充电够“劲”,也希望够暖,带给大家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劲桩”创始人丘文赞:真正市场化的充电桩应该这样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