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差距_146881333


在最近几年火爆的清宫戏中,一些俗语渐被我们广为熟知,例如,对于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属,皇帝龙颜大怒后,往往会说:“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

那么,“披甲人”是些什么人呢?

(发往宁古塔的罪人)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讲讲,为什么犯人要发往宁古塔。

犯罪之人为何要发往宁古塔呢?

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是清代东北地区的重镇。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在此建立政权,常年驻军。是满清时期东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宁古”两字在满语中代表数字六,“塔”的意思是个,所以“宁古塔”的汉语解释就是六个。相传早期有满族兄弟6人,来到此地拓荒开垦,各占一方,将宁古塔瓜分殆尽。后来的传说逐渐演变成和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个儿子联系起来,此处就成了满清的龙兴之地,发祥之所。清人称宁古塔 “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

宁古塔气候恶劣,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封,五谷不长。著名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后,这样描述当地的气候:“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这样的地方人迹罕至,“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但却成了野兽的天堂,流放到此的犯人,经常和虎豹狼虫不期而遇,“前有猛虎后苍兕”,稍不留意就会葬身兽腹。

(宁古塔遗址)

这样的环境最适合流放犯人,一来生存困难,有利于对犯人的改造;二来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满清的发源地,让“宁古塔”日趋繁盛,重现清太祖时期的辉煌。

因此,“宁古塔”成为了众多犯罪大臣及其家属的梦魇,流放之人曾形容:“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部分流放之人还没有达到宁古塔,就已经葬身虎豹狼群之口,甚至被当地人杀死分而食之。所以,一旦被皇帝下旨流放宁古塔,有些人宁愿自杀也不去。

当然,在清朝统治期间,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名人还是不计其数的。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具有极端反清思想的吕留良的家属、明代进士方拱乾一家、著名诗人吴兆骞、明代兵部尚书张缙彦等。

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是“披甲人”?

清朝八旗制度的核心就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

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可分为“阿哈”“ 披甲人”和“旗丁”三类,“阿哈”就是奴隶,以汉人及朝鲜人居多;“旗丁”专指女真人。

(披甲人)

“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披着铠甲之人。说白了,就是清朝时期的军人。主要以旗人为主。但他们和严格意义上的军人又有些区别。“披甲人”在战时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就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军人;和平年代解甲归农,捕猎为生,自给自足,他们就成了地道的猎人。

把犯人发给“披甲人”为奴,就是让他们去服侍这些军人。

不过,满清时期,守卫宁古塔的“披甲人”,还算善待罪犯。

如有发配至此的犯人出逃,“披甲人”一般不会告官,任其逃逸;如果没能成功脱逃而返回,“披甲人”还会作证是犯人主动自首以减轻责罚。

“披甲人”还有很高的捕猎本领。

“披甲人”四季皆能打猎,出猎的时限不定,短则一日,长则数十天。他们能根据野兽的踪迹,追踪数十里。少数“披甲人”能独立杀死一头猛虎或黑熊。

在整个清朝时期,“披甲人”和流放而来的犯人一起,将中原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了宁古塔这个荒蛮落后的边塞之地,教会当地人耕种、经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极大地繁荣了宁古塔的经济,促进了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宁古塔纪略》《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电视剧里面经常把『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作为对犯罪大臣及其子女的惩罚。那么宁古塔和披甲人都是什么呢?

首先,宁古塔不是塔,是满语的音译,满语里面,『六』的发音是『宁古』,『个』的发音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现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就是宁古塔将军的驻地。为什么发配宁古塔是个严厉的惩罚呢?因为当时的宁古塔生存条件非常的恶劣,在一个发配者给自己父母的书信中,就这么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而披甲人是什么呢?满洲八旗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

披甲人



和旗丁。

其中旗丁的地位最高,是真的满洲女真。而披甲人则身份混杂,主要是投降满洲女真,愿意为女真人披甲上阵,征战讨伐的人;披甲人地位低于旗丁,但是高于阿哈。阿哈地位最低,指的就是奴才。

所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披甲人当阿哈。不但吃苦受罪,并且毫无人身安全和尊严的保障,故而被人人视为畏途,也被朝廷作为对犯罪官员非常严厉的惩罚。


经史通义


披甲人是清朝初年,投降清军的降兵

“披甲人”原意就是士兵的意思,不过在清朝中前期,这是个单独阶层的名称。

满清以八旗立国,而在八旗内部主要分为三个阶层。

第一是旗人,旗人是正经的八旗官兵,待遇是最高的,享受国家供养,职责就是世代打仗。

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八旗当中不光是满人。在清初的对外征战中,为弥补八旗军队数量的不足,清廷在投降的蒙古人和汉人中,挑选体格健壮者编列成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组成了八旗军事力量。

而那些没被选上的人就编列为“披甲人”,在后方留守,是八旗体系的中的二等人。

至于最后一等人,则叫“包衣阿哈”,简称“包衣”,汉语是奴隶的意思。这些人原本是伺候、服侍旗人的奴才。但是在入关之后,这些包衣也慢慢地融入了旗人的生活中。

像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家就是隶属于正白旗满洲籍。但是,他在严格意义上不是旗人,而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

只不过在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皇帝亲自统领,他们家就变成了皇帝的奴才。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因此入宫当了侍卫,曾祖母给康熙皇帝当了奶娘,曹家就此得以发迹。

但是说到底,他们家还是奴才。

(八旗里面汉人非常多,特别是在乾隆以前,八旗中的汉军旗人+包衣奴隶,人数占到八旗总人口的60%)

除了旗人,披甲人的地位要比包衣高,但是日子却不一定过得好。

由于披甲人留守关外,生活肯定没有关内舒服。特别是清朝中前期正逢小冰河期,北半球冬季的气温都非常寒冷,这些披甲人的日子很难过,逃跑的人就越来越多。

而因为生活条件差,八旗官兵也是不愿前往,北边就指望着这些披甲人看家护院呢。

为此,清政府就将一些重刑犯及其家人发配至披甲人的驻地宁古塔,服侍这些披甲人。

(宁古塔位置)

这些被发配宁古塔的犯人,生活基本上都比较悲惨,地位非常低。但如果你要是很有学问的话,那待遇就不一样了。

在宁古塔那个地方,由于环境恶劣,根本没个老师,孩子连个上学的地方都没有。而对于念过书的犯人,当地上到八旗长官,下到披甲兵丁,都是十分敬重的。

毕竟,在那个环境,那个时代,生活是很枯燥的。这些“文艺青中老年”不光能教孩子读书,还会说个段子,讲个故事。

他们随便讲个《三国演义》,说个《西游记》,人气绝对不亚于郭德纲。

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


千佛山车神


宁古塔,一个汉语译为“六个”的奇怪地方,却是清朝官员和文人学士听之胆寒的所在,盖因宁古塔是清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流人聚集地。但是,除去自然条件的恶劣,与北宋沙门岛“至者多死”相比,宁古塔还算是个温和的所在。

历朝历代选择流放犯人的地点,都离不开“偏、远”,譬如西北荒漠之地、广南恶瘴之地、东北苦寒之地以及偏僻孤立的岛屿。清朝也不例外,在众多的发配之地中,宁古塔是最让清人害怕的所在,实在是高山峻岭、野兽横行、严寒难耐的无边荒原。自关内去到宁古塔的路就是一条黄泉路,很多犯人死在这条路上,或者被野兽吃掉,或者受不了长途跋涉而死,或者不适应关外的恶劣天气而死。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用来镇压妖魔鬼怪,锁住作奸犯科之人。说起来宁古塔在汉语里就是“六个”的意思,传说有六个兄弟居住于此,并不知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但后来与清朝统治者联系了起来,说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福满生了六个儿子,均居住在此,现在应该还有遗址,多半是牵强附会上的。那么宁古塔具体在哪呢?

宁古塔是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还包括俄罗斯的海参崴和那霍德尔等。是清代东北的边疆重镇,这里设宁古塔将军,镇守边疆,以对抗沙俄的入侵。宁古塔当地原本只是女真人,这里也是满洲的发祥地,他们以渔猎为生,构成当地的旗丁,处在宁古塔的统治阶级;处在中间阶层的就是披甲人,披甲人多是投降清廷的降兵降将,他们投降清廷后被要求世代居住在边疆,守卫边疆,披甲人分为马甲和步甲,也就是骑兵和步兵。

他们在有战事的时候披甲上阵,平时则渔猎耕种,和普通百姓无疑。清初战事频繁,披甲人的数量比较多,足以守卫边疆,但逐渐的清朝的战事越来越少,渐渐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披甲人,于是在当地训练一些士兵来填充披甲人这一阶层。

披甲人因为时代居住在边疆,难免心生怨言,不肯效忠清廷,反而成为边疆的祸患,只靠旗丁的管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清廷入关后开始考虑将罪犯流放到这些地方充当披甲人的奴隶。

但是真正发配到宁古塔的流人,境遇是不一样的,流人到了宁古塔(上文说了,半路上会死不少)后,最开始面对的就是一片处女地,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去了耕种知识、带去了先进的生活技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来的流人远比清初的流人好过一些。他们到了以后,会分给房屋、耕牛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来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是重犯(比如作奸犯科、杀人、盗窃等罪),一般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充当宁古塔的最底层,他们是最没有自由和尊严的一群人,倘若犯了光棍、盜、叛以上的罪行,宁古塔的统治者可以直接将他们处死,然后等到年终再上报。与这一类形成对比的是文人学士类,他们在宁古塔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尊重。清朝的文字狱和科场舞弊案中很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宁古塔。

1657年,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被仇人陷害卷进南闱科场案中,奉旨入京复试,因种种原由,在第二年的四月复试中没有终卷,被打四十大板,家产籍没,与父母兄弟妻子同时发配宁古塔。这件事成了文人学士流放宁古塔的开端。

吴兆骞去到宁古塔的时候,当地只有三百余家,处处都为冰雪覆盖,荒凉的不像人间,他不会种地,不久谋了一个教书的职业,学生是流人的儿子,不久,吴兆骞的学识为人熟知,颇受当地官员的礼遇,并成为宁古塔将军巴海的书记和家庭教书,负责巴海儿子们的学业。吴兆骞常常出入重要场合,负责作诗,他还曾随萨布素斟察长白山主峰,作《长白山赋》,深深地打动了康熙。


从1676年开始,吴兆骞的朋友顾贞观结识纳兰容若,开始为营救吴兆骞而奔走,最终在1681年,营救成功,当时,宁古塔将军巴海亲自派兵护送,阔别家乡23年的吴兆骞终于回了家,习惯了苦寒之地生活的吴兆骞早已不适应江南的燥热和淫雨霏霏,不过三年就去世了。

在吴兆骞流放宁古塔不久后的1662年,杨越卷进通海案,也被发配到了宁古塔,并在第三年参与了对沙俄的反侵略战,之后,他开始传播中原文化,教给当地人耕种、建造房屋、经商,还带来了中原儒家文化,之后宁古塔还办起了学校,他还奉命训练水师。虽然杨越的贡献很大,但他的儿子杨宾数次营救父亲都不可得,只获得了一次探视的机会,杨宾历经三个月的艰难跋涉到了宁古塔,与父母相处了两个月,之后杨越死在宁古塔。

可以说这些文人对宁古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他们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和尊重,后来的文人学士流放到宁古塔,要么经商、要么给人做掌柜、要么教学,虽然宁古塔地处苦寒之地,日子倒也安静祥和,比之繁华之地少了勾心斗角,多了一份赤子之心。文人学士们相对自由一些,他们平时也可以组织聚会,寻访古迹,寄情于山水,苦中作乐。


萧晓四姑娘


所谓“披甲人”,是清代泛指八旗兵丁的一个专有名词。

八旗原本兵民合一,无所谓“披甲”与否,但入关后变成了两个定义,一个是泛指的“八旗”,所有入旗的满、蒙、汉军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是“旗人”,另一个是八旗内挑选专人成立的各种军事组织,如京营八旗设立的护军营、骁骑营、火器营、前锋营等,各地驻防八旗设立的马甲、步甲等,“旗人”是没有名额限制的,只要父母是“旗人”,所生子女即自动成为“旗人”,而“披甲人”则是有名额限制的,如京营火器营,额兵(披甲人)总数在道光年间为7813人,其中内满洲火器营4016人,外满洲火器营3797人,又各分为护甲、炮甲、鸟枪甲、有米养育兵和无米养育兵5级,名称看上去像是兵种区分,实际上是粮饷等级的区别,事实上炮甲也有用鸟枪的,鸟枪甲也有用炮的,马甲也有当步兵的,步甲也有当骑兵的,但当骑兵的步甲也领马甲的“工资”,反之亦然,只有被挑选成为这种带“工资”、入京营或驻防名额编制的兵丁(包括军官或士兵)才算“披甲人”。不过实际上只要是出任各种官职差遣的,也都能算“披甲人”,因为清代旗人不论文武,只要当兵、出仕,就能享受除旗人都能享受的“旗地”收入以外的一份粮饷。

宁古塔位于吉林省,唐代为靺鞨忽汗水,先秦属于古肃慎国,其东北的呼尔哈是满族始祖——东北女真建州部最早的定居地屯河城所在地。宁古塔城位于吉林市东五百九十里(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约三十公里之宁安市),南距朝鲜界六百里,东至大海三千馀里,北至混同江蒙古界六百里。辖地东西阔八百馀里,南北六百馀里。“宁古塔”是满语“六个”的意思,因为最初这里居住着各占一方的六兄弟家族。

清顺治三年(1646年,即清军入关后两年)在宁古塔设立宁古塔昂邦章京(将军),作为吉林最高八旗驻防长官,总兵力(披甲人数)达一万左右,其中驻扎在宁古塔城的约3600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迁往吉林乌拉(即今天的吉林省吉林市),改称吉林将军,宁古塔降为副都统管辖地,只指挥宁古塔一地的驻防八旗,总兵力在道光年间为1400人。

驻防在宁古塔的八旗兵丁多不是从京营八旗中挑选,而是在未曾“从龙入关”的满洲人、尤其是当时称作“索伦诸卫”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赫哲等和女真源流相近、较早归附的东北游牧民族中挑选,因为这些部落世代居住在东北边陲,熟悉当地地形,也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不容易产生抱怨心理。

因为当时的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在内地汉族人看来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是”若到宁古塔便十个黄泉也不怕“的恐怖地带,汉族人视为畏途。自顺治年间起清廷就不断将各种”要犯“,包括犯罪官吏、触犯文字狱法网的读书人及其家属、”作乱“的”胁从“及其家属等发配到宁古塔,把他们分配给当地驻防兵丁为奴,他们的身份既是流放的罪犯,又是这些本身实际上也在”出苦差“的边防兵将的奴隶,不但地位低下,人身不得自由(那些兵将有监视他们不得逃票的义务,又是可以随意奴役他们的主人),而且气候、饮食、生活条件都糟糕透顶,远离家乡和熟悉的人际关系圈,无法享受一名平民所能享受的各种权利,如置业、科举、经商等(就更不用说许多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原本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甚至是级别不低的官员了),因此才会被汉人视作畏途。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后吉林乌苏里江以东全部丧失,大批宁古塔披甲人被征调入关,对付太平军等内乱,宁古塔城的边防驻屯地位不断下降,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宁古塔称该设绥芬厅,不再由宁古塔副都统兼理军民事务,民政交给既可以由旗人、也可以由汉人担任的“厅同知”处理,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也即辛亥革命前一年)清在沈家本的建议和主持下用《大清现行律例》替代《大清律》,“充军给披甲人为奴”的刑罚虽未明文废除但实际上已形同虚设,绥芬厅也改为和普通内地地方行政机关相同的府治,称为宁安府,副都统的权利进一步下降,两年后清廷退位,八旗制度瓦解,宁古塔副都统及宁古塔八旗驻防兵全部取消,这里作为内地汉族流放犯人发配目的地的历史,至此也画上了句号。


陶短房


  清宫剧里经常有“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处罚。

  很多人就认为“披甲人”就是指士兵,实则不准确。准确说,披甲人是清代戍边士兵一种,主要是降人。

  清代八旗制度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

八旗将士按照身份分为“旗丁”、“阿哈”、“披甲人”三种。旗丁是女真人;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披甲人又分马甲(骑兵)和步甲(步兵)。

  因而清代历史上的披甲人多是指投降降后又披甲上阵为满洲效力的人,可见他们出身是降兵,其地位低于一般军人,但高于奴隶。所以可以接收蓄养奴隶。

  因而清朝皇帝经常将一些犯人或其家属发配给披甲人当奴隶,以安抚收拢。

  清后期,披甲人的意思也多引申为军人。

  顺便说下宁古塔。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设有宁古塔将军,统辖黑龙江,吉林及盛京(沈阳)以北广大地区的军政。


赵燕云


宁古塔这个地名在清朝有着令人胆颤的含义,那是一个还没有工业开垦土地的年代,在国家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众多蛇兽横行、瘴气横生的蛮荒禁地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宁古塔的位置主要包括现在黑龙江的一部分以及俄罗斯到海参崴一带的一大块领地,幅员辽阔难以丈量。


在清朝入关之前,这里只有少部分的女真人土著在此活动,他们主要依靠采集人参,射杀水貂、水獭获得毛皮与中原王朝交易,靠着渔猎为生

披甲人等同于边防民兵

在清朝入关之后,因为北面俄国的势力逐渐膨胀,为了抵御俄国的侵略,清朝皇帝开始逐渐将这里打造成了边防重镇,将很多在中原内收编的降兵降将发配往了宁古塔,将他们驻扎在了这里,为清朝守起了边疆,抵挡起了俄国人的入侵。

这些从中原发配而去的降兵降将就被称之为了披甲人,披甲人除了分布在宁古塔之外,发配到全国的各地的汉人降兵降将也被清朝称之为了披甲人。


可以说披甲人就是清朝驻扎镇守在清俄边境的边防士兵,但是他们的性质有点像民兵,他们没有战事的时候就靠开垦土地养家糊口,有了战事就会拿上武器披上盔甲去作战,一旦被发配到了这里,子子孙孙后代都不得离开,只能在这里扎根散叶,为这里增丁添口,除非有特殊的赦免才能离开。

披甲人并不是宁古塔的统治者,他们位居在宁古塔地位的中层,在他们的上面是满清的女真人,这些女真人是满清旗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清朝就是依靠着这些旗人担任宁古塔的将领,控制着这些汉人降兵降将的。


发配宁古塔的恐怖

因为后来兵事的减少,清朝获得披甲人的渠道变少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在宁古塔当地重新编练士兵担任披甲人。

为了填充宁古塔的人口,清朝会将很多犯了重刑的犯人发配到宁古塔,对于当时的很多犯人来说,发配到宁古塔一点都不亚于死刑,因为这一路上路途遥远,只能靠步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折磨。

而且这一路上山林茂密,虎狼横行,在当时东北的大地上随处可见凶猛的东北虎,稍有不慎就会被突然窜出的东北虎以及野狼咬死。


但能活着总比死了好,所以很多人只能安心的认命,乖乖来到了宁古塔。

在这些犯人中分两种待遇

第一种是不为奴的,他们中有很多是因为科举作弊以及各种文字狱等文事获罪的,因为是文人的原因,所以给他们留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来到宁古塔之后能成为这里的居民,可以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
另一种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的,披甲人辛辛苦苦的为清朝守着边疆,难免是有脾气的,为了安抚披甲人们的脾气,清朝就会将一些案情卑劣的犯人发配给他们当奴隶,伺候他们,这就是给披甲人为奴的犯人。



这是个时候可能大家就会问了,是不是宁古塔这个地方有着一座耸天立地、怪异非常的巨塔啊?要不然为什么会叫做宁古塔呢?

实际上宁古塔根本就没有塔,这里一片蛮荒,宁古塔这个名字的由来实际上是满语汉化翻译的叫法,在满清的传说中,他们的六个祖先是发源于此的,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他们就将这里称之为了六个,六翻译成汉语就是宁古,个翻译成汉语就是塔,这就是宁古塔叫法的由来。

所以说清朝宁古塔的披甲人就是为清朝驻守边疆的汉人民兵,明朝不少的士兵在被俘虏后就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这里,他们成为了这里的永久居民,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他们并没有因为民族的原因被此处的旗人所轻视,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的欢迎,也为开垦宁古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清朝,宁古塔除了是蛮荒苦寒的象征之外,因为这里的民风淳厚,还是民风朴素的象征。


孤客生


大家都以为送往宁古塔,在这苦寒之地流放,是十分痛苦的,其实未必。

首先、解释一下宁古塔和披甲人。

宁古塔在东三省,是清朝龙兴之地,清朝喜欢在此屯兵练兵,以备关内需要。这里当兵的都是满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也称为披甲人。

其次、去宁古塔流放并不是十分痛苦。

清朝曾经多次搞文字狱,很多有文化的江南知识分子都被送往宁古塔流放,影视剧经常有表现,大家以为在宁古塔苦寒之地流放,当奴才是非常痛苦的,其实不然。

1.送往宁古塔流放,需要长途跋涉步行前往,而且是被士兵押解的,有时候还带着镣铐,这对于习惯江南气候的读书人来说,的确非常辛苦。所以在路上,不少犯罪的读书人活活冻死和累死了。

2.一旦来到宁古塔之后,这些读书人都是地主出身,了解耕作技术,而且文化知识非常高,这对那些披甲人来说,是非常崇拜的。披甲人都非常淳朴,他们往往不把这些流放的读书人当奴才,对读书人都非常客气,这些读书人也改善了当地的耕作技术,提高了当地的文化水平。

这一点,从清朝三令五申那些披甲人一定要严格管教为奴的流放读书人可以看出来。

( 我是答者陈重山,多交流啊。)


白虎创业志


披甲人就是穿盔甲的人,即清朝在黑龙江的驻防部队!当时的清朝在关外设了两个军区,驻扎两支军队并设立两个军事主官。一个是盛京军区,军区首府在盛京,管辖范围大约现在的东北南部到鸭绿江丹东地区,军事主官叫盛京将军;一个是宁古塔军区,军区首府在宁古塔,管辖范围大约现在黑龙江到六十四屯地区一带,军事主官叫黑龙江将军。

黑龙江地区在当时人烟稀少,又距离朝廷中央非常远,使得粮草军饷转运十分困难,朝廷是尽量的让粮草就地屯田就地解决,这种方式在任何朝代都一样。而这些给披甲人种田种地的人就是这些罪犯,不过这些人也不多就是了,毕竟每年的朝廷重犯不多。

当然,如果女的被发配到宁古塔去确实比较惨就是了。因为宁古塔又穷又苦,中原的妓院不会开到这边做生意,这些当兵的生理问题自然就很难解决了。所以朝廷也就想个办法自己开妓院,朝廷发配这些罪犯女子去到宁古塔就是去当军妓的。


优己


披甲人这个名词的含义,用现代话说就是当兵的。在清朝,这个披甲人的含义指的是补缺成为军士的旗兵。

八旗在入关前是兵民一体的,男子年满16岁成丁,平时耕田种地以及军事训练,战时则三丁抽一上战场锻炼。入关后,多尔衮则调整了政策,将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改为职业军人,壮丁通过补缺成为旗兵,而未补缺的壮丁则成为预备军人,所以披甲人指的就是旗兵,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亦或是炮手、火枪手,都可以用披甲人三个字来涵盖。

在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八旗人口稀少,根据顺治五年的统计,八旗满洲壮丁丁55320人,八旗蒙古壮丁28785人,八旗汉军壮丁45849人,此时八旗丁口数接近13万人。而清初战事铺开的非常广,几乎每个壮丁都有差事,不管是服官还是当兵。旗兵不仅要在北京、盛京以及其他驻防地驻防,还有抽出一部分兵力分批投入到战争当中,人员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后来,随着八旗人口的繁衍以及大量的家奴投充到八旗旗下,八旗旗兵数量长期维持在20万左右。但是大量的人口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补缺成为国家公职人员,大部分的旗兵没有差事就没有钱拿,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喝西北风,而且由于旗人居住比较集中,还有《逃旗法》的限制,在雇主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旗丁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就使得从康熙中后期凸显的旗人生计问题越往后越扎手,整个清朝都为旗人生计问题头痛不已。

好了,言归正传。宁古塔现属于吉林,在清初为清朝的边防重镇,可以说是苦寒之地。地名来自于满语ningguta,翻译成汉语就是六个居所的意思。同时清初在吉林一带还有两个边防重镇,分别是三姓和珲春,也都和宁古塔一样是苦寒之地。作为边防重镇,宁古塔置昂邦章京一员负责统帅戍边的八旗子弟,计有协领10人,佐领31人,统计一下至少有3000多披甲人在此戍守。

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一种刑罚,就是把犯人以及犯人家属赶到宁古塔作为披甲人的奴仆,奴仆即家奴,用清朝话说是属于八旗当中包衣阿哈这一阶级,地位低于正身旗人,没有独立的户籍,只能依附在主人的户口下,广泛分布在满蒙汉八旗当中。不过家奴除了为主人一家服务,还要随同主人行军作战,清初八旗和绿营有很多人属于下马步兵,也有很多重步兵、重骑兵的编制,而且一名骑兵往往会配备2-3匹马用于骑乘或者是冲锋作战。而且清朝大量普及火器,除了步兵火枪手之外,很多骑兵也背着火枪。所以这帮奴仆就帮着军士们牵马、背铠甲武器,或者是帮着运输火炮、后勤补给。而且危急时刻仆役也会参与作战,也可以凭借战功脱离奴籍开户,称为“另户”。乾隆年间,这些家奴和开户的另户不少都被请了出去,成为民人。不仅八旗有家奴可以跟随主人上战场,绿营当中的精锐部队上战场作战也可以有家奴负责照顾。而且,对于满人来说,一直有老奴半个爹这一说法,忠心耿耿的家奴在家中的地位很高,还有家奴改了主人的姓氏被纳入主人的家谱当中。

而流放宁古塔为奴的犯人以及犯人家属,除了作为主人的家奴为主人服务以外,很多知识分子还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播者,教授八旗子弟儒家学说的思想,为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