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不是题做得少,根源在这里

孩子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不是题做得少,根源在这里

毋庸置疑,阅读是培养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对一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怎么说都不夸张,既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社会的文明滋养。重视阅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国际视野下教育成功的经验。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李克强总理多次在政府报告中强调“全民阅读”,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举措“推进全科阅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推广数学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感悟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数学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数学阅读也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对话中有助于学生接触新的学习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一个人的智力启蒙、道德养成、素质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阅读”。

诚然,数学学习是有线索的,但线索有时受到教材和教师教学的所限显得单一甚至唯一,而阅读会让数学学习的线索变得多样,促成数学学习从精致走向丰富,让学生更多可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材料,找到适合自己数学学习进程向上的通道。

近年来,在包括PISA在内的越来越多国际学力评估中也发现,阅读素养与学业水平呈正相关,经常阅读的学生与从不阅读的学生相比,在思维水平、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既然阅读的素养对于孩子来说那么重要,就应该视同每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指导不应只是语文老师的事,而是每一个学科教师的职责,数学老师也不例外。

然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阅读现状如何呢?在我们的身边,孩子们课外学习数学的材料是什么?是否更多的是习题,而缺少数学阅读的指导?小学数学课外阅读到底可以读什么?什么时候读?怎么读?读了以后怎么评价?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等待着我们用实践作出回答,行胜于言。

从图书出版的角度看来,在现有的数学读物中,国外引进的比较多,国产的比较少;国内有几位老前辈张景中院士、谈祥柏、李毓佩等教授在引领,相比之下愿意为学生写适合阅读作品的一线教师相对较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是否可以从选择推荐走向创作引领?

可以的。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套由唐彩斌、彭翕成担任主编,聘请了致力于小学数学阅读的科普专家、小学特级教师、课堂里的一线骨干,共同编写出版了一套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丛书——《数学在哪里》。

孩子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不是题做得少,根源在这里

《数学在哪里》(1-6年级 上册)

孩子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不是题做得少,根源在这里

《数学在哪里》(1-6年级 下册)

《数学在哪里》便是一群致力于儿童数学阅读实践者的合作。编写组从全国范围邀请了一批特级教师、教研员和教坛新锐,精心选择内容,用心编写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基于学过的知识阅读,能在阅读中了解到课堂数学知识背后的知识,拓展数学学习的视野,感受到数学有用;

基于阅读材料,也可以熟练课堂要求掌握的数学基本技能,深化理解,提升解决问题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到数学美妙;书中还有很多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是希望能激发读者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奥秘的好奇心,能感悟数学之美,感受到数学好玩。

孩子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不是题做得少,根源在这里

数学的学习是有线索的,但线索不是唯一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方法是没有限制的。静态的教科书、有限的课堂时空,都不应该阻挡每一个学习者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数学阅读就是为大家拓开一个新的学习时空。

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曾遇到困难,没关系,也许在书中能找到适合的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曾轻松掌握,还想接受新的挑战,在阅读中可以继续接受高等级的挑战,让孩子们勇往直前;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曾经觉得无趣,甚至有点接近无聊,在阅读中可能会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与趣味,说不定会从“恨它”变成“爱它”。阅读,会创造很多的可能。

编写组的老师大多数来自一线,我们可能没有大专家们站得高,但是我们和孩子们贴得近;我们可能没有作家般的文采来润泽文字,但是我们知道怎样的语言会让孩子们心领神会;虽然我们也知道准备的匆忙,内容还不够丰富,但只要孩子有心这些内容足以读出美妙,感受精彩!

数学阅读,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限于我们的水平和时间,我们清醒地知道这不是一套完美的图书,但可以此抛砖引玉,我们恳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数学阅读的推广工作中来,为孩子们学习数学拓展新的天空。

数学不一定都是做的,也是可以读的。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数学阅读能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数学阅读,能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好吃有营养”的数学,从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体验,进而爱上数学。

——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 吴正宪

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数学可以灵活思考,透过数学阅读的故事、探索、游玩等,让课堂里的数学深化、课堂外的数学广化,以此来培养数学素养。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台湾师铎奖获得者 钟静

数学在哪里,是一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有时孩子们把学校数学和现实数学割裂开来,数学阅读可以让孩子感受生活周围的数学,而且通过有意思的故事有挑战的探索主动地获得,数学阅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数学,以及数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进而感受到只有在课堂上学好数学,才有可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

——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国际数学教育专家 蔡金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