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是很普通的發熱,口渴,不怕冷,你知道怎麼處理嗎?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若火燻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以上的這一段傷寒論中的經文,如果按照字面上來理解,應該是說;太陽經被外邪所傷,出現發熱,囗渴,但沒有惡寒怕泠,這是溫熱病,不是傷寒病。

如果發完汗,渾身滾燙,這是風溫病。

風溫侵入人體後,陰經之脈和陽經之脈都表現出浮淺的特點,出現自汗,自己覺得身體沉重,睡覺時間比較長,打鼻鼾,聲音嘶啞等等症狀。

如果用攻下法治療,則會出現小便不暢,雙目直視,小便失禁。如果用火熱療法治療,則皮膚會微微發黃,嚴重的就會像驚風和癲癇那樣出現陳發性的四肢抽搐。

如果再用艾灸燻灼身體,本來一次錯治還有時間可以彌補,再次錯治則加速了患者的衰亡。

再詳細一點的說;按照第三條所說的太陽傷寒應該是‘必惡寒’,而今天在這裡所說的太陽病是‘不惡寒’這就肯定了不是傷寒病而是溫病。

那麼溫病為什麼會發熱,囗渴呢?

這是因為溫病來勢洶洶,一來就直接消耗陰液,先從皮膚開始,穿過了皮膚就損害太陽經的陰液,再往裡就損傷肺臟陰液,患者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表現出顯著的體溫升高,以及明顯的囗渴。

那麼溫病與風溫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要給風溫的患者用汗法,為什麼有人會想到用下法,火熱療法或者灸法治療風溫?各有什麼弊端?

之所以叫風溫,是因為風邪夾帶了溫熱之邪一起侵入到了人體。治療風溫,有一些人為什麼要採用發汗的辦法呢?

這是因為患者出現了脈浮,自汗出,發熱,由於這些特徵看起來很像是太陽中風證,所以就有人會使用桂枝湯之類的藥方進行治療。其結果是患者服了發汗的藥之後就出現了‘身灼熱’。意思是說;患者熱得更厲害了。

發汗雖然可以去風,但是卻損傷了陰液。實際上,使用這種治療方法是錯誤的。

如果見到了患者一派高熱之象,就妄用攻下之法,結果會導致患者的小便基本解不出來或者只是解出來一點點,嚴重的就會出現雙目圓瞪直視,小便失禁。

有人在這個時候,竟然想採用火熱的辦法來治療,其目的是通過火熱逼迫汗液外流來祛風解表,但不幸的是醫生所使用的火熱會順著銀針進入皮膚乃至肺內,肺臟因此又增加了一股陽熱之氣。

這一股陽熱之氣還會阻礙肝經陽氣上行而見黃疸。

如果衝入了肝經還會引起肝風內動,灼傷肝陰,肝陽化風擾動四肢而出現癲癇樣的手腳顫動發抖。

所以說,面對風溫的患者,灸法是應該絕對禁止的。

看起來是很普通的發熱,口渴,不怕冷,你知道怎麼處理嗎?

如果您對中醫草藥感興趣,加《認識是寶》私信,我們可以發電子中醫書100本給您!

《認識是寶>>正在徵集劉寄奴圖片和視頻,歡迎投稿。請看這裡; 一起來認識下!每天來這裡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本文由”認識是寶”賬號發佈,2018年9月1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