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之说纯属误读 奇瑞为何公开挂牌增资扩股?

9月17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了两则预公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预公告”和“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预公告”。根据方案,奇瑞控股、奇瑞股份拟同时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方,由投资方以现金出资认购奇瑞控股19.6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认购奇瑞股份101293.1633万股新增股份。

卖身之说纯属误读 奇瑞为何公开挂牌增资扩股?

“卖身”纯属误读

公告发布后,一时间“国有资产贱卖”、“奇瑞易主”等解读喧嚣尘上。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且不说国资委盯着,国企混改主导权是不会被转让的,公告信息中明明白白的,增资扩股不涉及国有资产部分。

卖身之说纯属误读 奇瑞为何公开挂牌增资扩股?

首先,此次增资扩股的主体是“奇瑞控股”,而非握有奇瑞汽车主体资产的奇瑞股份。从归属关系上讲,奇瑞控股乃是奇瑞股份的母公司,旗下还有商用车、奇瑞科技、芜湖造船厂等诸多资产。

其次,股权分ab股,同股不同权,占股最多的并不一定拥有同等比重的投票权。而且这次预公告揭晓了奇瑞控股的增资部分金额和股比:增资79亿,持股18.5185%,也就是说,新增资方只是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并非最大,在企业决策方面不会有太大影响,增资扩股后国有资本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这个我们在条款上都写了,首先是保护芜湖市的‘黄金条款’,同股不同权,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芜湖方面有一票否决权;其次,被选择的这些战略投资者,其企业管理层必须认同奇瑞未来的发展的战略,认同奇瑞以芜湖为根,确保管理层的稳定性和话语权。”

为什么要增资扩股

奇瑞曾经是我国自主品牌的“一哥”,近些年来却业绩萎靡。奇瑞股份2017年营业收入294.7亿元,同比下滑10.59%;营业利润亏损3764万元,净利润2.64亿元。今年一季度,奇瑞股份营业利润继续亏损6.76亿元,资金压力进一步恶化。为摆脱负担,奇瑞去年先后转让了观致和凯翼汽车,却依然没能完全回血。

卖身之说纯属误读 奇瑞为何公开挂牌增资扩股?

自2018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市场出现严重下滑。连续两月出现产销双降。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加快发展的资金问题以及优化体制机制的需求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引入外部力量助推企业下一阶段发展。

增资扩股的意义在于优选投资方,是一种融资手段。根据奇瑞2025战略规划,奇瑞未来将在研发、新能源、智能驾驶、移动出行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布局。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奇瑞方面还表示,此次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偿还对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奇瑞控股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及日常经营。

卖身之说纯属误读 奇瑞为何公开挂牌增资扩股?

尹同跃在致全体奇瑞人的一封信中也表示,这次增资扩股,能够为奇瑞实现梦想、战略和使命集聚优势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为“奇瑞2025战略”规划落地筹措资本资金,为下一步进入资本市场打好基础。

公开信中还说,增资扩股不仅是处于对企业发展自身考虑,也是为响应中央“去杠杆”号召,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长安和北汽等多家国企都已经迅速作出反应,奇瑞的这一步也是势在必行。

我们可以看到,奇瑞控股、奇瑞股份二者同时进行增资控股,甚至增资方是同一投资方,明显是要让投资方参与整个集团的运作管理,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有利于建立多元股权结构,助推奇瑞控股的业务梳理,让各大板块轻装上阵。更是集团层面的一次大变革,成功的话可以大幅增强企业竞争力。

卖身之说纯属误读 奇瑞为何公开挂牌增资扩股?

有统计,仅围绕在奇瑞集团周围持股、控股的上市企业就不止十余家。目前奇瑞谋划先将这个国内目前唯一没有上市的大型汽车集团进行注资,“通过这一次增资扩股,我们将有更多的资源,并且具备日后分拆上市的准备,聚焦业务,进一步拉动社会资源拉动奇瑞发展。” 从尹同跃的话看来,未来奇瑞的上市几乎是板上钉钉。(图/文 网通社 高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