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早上8点,阳光刺眼,天气闷热。鼋头渚景区内,长袖戴帽、黝黑皮肤的王建伟照例巡查长春桥沿湖水域。“今年水环境比去年又好了很多,景区没有出现大面积蓝藻聚集。”曾是一名快艇驾驶员,2007年太湖供水危机后临危受命,王建伟成为景区蓝藻打捞队队长,一干就是11个年头。去年,蓝藻打捞队升级为水环境保护队。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入伏后气温升高,太湖安全度夏进入到关键期。鼋头渚景区紧邻太湖,因此太湖的水质直接关乎景区的水环境,这里成为打捞蓝藻的“主战场”。

据王建伟介绍,每年4月到11月都是蓝藻出没期,这期间天天都要“泡”在太湖里捞藻。

“一早6点就开始打捞,确保景区开放时沿湖没有蓝藻聚集。”王建伟说,打捞队每天户外工作要12个小时,中间不断档,大家轮流吃饭,定点守护。

在游船码头附近湖面,两条长长的泡沫围挡将蓝藻阻挡在可控范围内,一旁的吸藻船开足马力,过滤蓝藻的同时增加围挡内水体流动。打捞队员个个大汗淋漓,王建伟以身示范,指导队员:“尽量捞干一点,多沥一会儿,越干越好,天气热注意安全。”“他呀,作为队长很尽责,抢着干活。在家可是个‘甩手掌柜’,儿子今年高考他也没照顾上。”鼋头渚景区负责人宣国伟说。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据了解,王建伟所在的水环境保护队有专业打捞人员36人,肩负着管社山庄、鼋头渚三山岛、包孕吴越景点、鼋头渚码头等0.6平方公里水域的蓝藻打捞重任。队内配备了9艘吸藻船、7只冲锋舟、1艘储藻船、1艘综合船、1艘新型机械化水草打捞船以及22台水泵。

针对不同地形环境,王建伟一直在琢磨有没有更有效的打捞方法。如具区胜境,因为湖面狭窄吸藻船无法驶入,他们就自制30米长的围网,定时收网把蓝藻逼进“包围圈”,及时清除吸附在网上的蓝藻。根据水位变化,他们还委托厂家专门定制能调整高度的潜水泵和电动过滤装置,分点放置,配合围网使用,既减轻了人力,又提高了水质净化速度。

王建伟说:“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太湖水越来越清,那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