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堅守藍藻打撈,「拚命三郎」守護景區環境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早上8點,陽光刺眼,天氣悶熱。黿頭渚景區內,長袖戴帽、黝黑皮膚的王建偉照例巡查長春橋沿湖水域。“今年水環境比去年又好了很多,景區沒有出現大面積藍藻聚集。”曾是一名快艇駕駛員,2007年太湖供水危機後臨危受命,王建偉成為景區藍藻打撈隊隊長,一干就是11個年頭。去年,藍藻打撈隊升級為水環境保護隊。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入伏後氣溫升高,太湖安全度夏進入到關鍵期。黿頭渚景區緊鄰太湖,因此太湖的水質直接關乎景區的水環境,這裡成為打撈藍藻的“主戰場”。

據王建偉介紹,每年4月到11月都是藍藻出沒期,這期間天天都要“泡”在太湖裡撈藻。

“一早6點就開始打撈,確保景區開放時沿湖沒有藍藻聚集。”王建偉說,打撈隊每天戶外工作要12個小時,中間不斷檔,大家輪流吃飯,定點守護。

在遊船碼頭附近湖面,兩條長長的泡沫圍擋將藍藻阻擋在可控範圍內,一旁的吸藻船開足馬力,過濾藍藻的同時增加圍擋內水體流動。打撈隊員個個大汗淋漓,王建偉以身示範,指導隊員:“儘量撈乾一點,多瀝一會兒,越幹越好,天氣熱注意安全。”“他呀,作為隊長很盡責,搶著幹活。在家可是個‘甩手掌櫃’,兒子今年高考他也沒照顧上。”黿頭渚景區負責人宣國偉說。

11年坚守蓝藻打捞,“拼命三郎”守护景区环境

據瞭解,王建偉所在的水環境保護隊有專業打撈人員36人,肩負著管社山莊、黿頭渚三山島、包孕吳越景點、黿頭渚碼頭等0.6平方公里水域的藍藻打撈重任。隊內配備了9艘吸藻船、7只衝鋒舟、1艘儲藻船、1艘綜合船、1艘新型機械化水草打撈船以及22臺水泵。

針對不同地形環境,王建偉一直在琢磨有沒有更有效的打撈方法。如具區勝境,因為湖面狹窄吸藻船無法駛入,他們就自制30米長的圍網,定時收網把藍藻逼進“包圍圈”,及時清除吸附在網上的藍藻。根據水位變化,他們還委託廠家專門定製能調整高度的潛水泵和電動過濾裝置,分點放置,配合圍網使用,既減輕了人力,又提高了水質淨化速度。

王建偉說:“我最開心的事就是看著太湖水越來越清,那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