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镇长不仅为我的车间协调水电,与我一起到浙江温州跑订单,还为我担保银行贷款10万元。”9月8日,房县道诚鞋业扶贫车间负责人张道诚谈起青峰镇镇长孙林对他的帮助时赞不绝口。这是房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扶贫车间的一个缩影。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青峰镇道诚鞋业扶贫车间

房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以“党建+”为抓手,采取“党建+扶贫车间”模式,通过“党委引领,抓谋划明方向;支部牵头,抓对接促落户;党员帮带,抓服务促实效”,让党建“红色引擎”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窑淮镇扶贫车间

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

1

房县成立党建引领扶贫车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县扶贫车间规划事宜,对于吸纳贫困群众就业50人以上的扶贫车间,给予精准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带头领办扶贫车间的创业人员可享受人社部门创业担保贷款,对创办扶贫车间的企业所需设备给予补贴。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军店镇双柏村兆丰电子扶贫车间

2

各乡镇党委坚持“因人设厂、企业主导、分类就业、基础配套”原则,具体研究扶贫车间分布、规划选址、政策配套等工作。青峰镇党委采取新建和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扶贫车间,把新建厂房纳入易地搬迁配套工程统筹谋划,按人均5平方米、每平方米1000元标准,配套完善公厕、绿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先后创办祥磊服饰、道诚鞋业等扶贫车间,吸纳600余人就近务工,年人均增收2万元。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军店镇月明村天健服饰扶贫车间

3

村党支部则结合村情实际,以入股方式流转土地,在党群服务中心附近、村居周围、幼儿园旁边建设扶贫车间。军店镇月明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到兆丰电子、麦登汽配等企业沟通,做好项目对接、水电配套、人员招聘、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促使企业入村开办扶贫车间,吸纳120余人就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红塔镇谢湾村党支部通过成立党员服务班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吸纳农户到村扶贫车间打工或把厂里的活带回家中做,协助农户做好领取原材料、质量管控、成品运输等工作,促进企业与农户互惠共赢。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贫困户从扶贫车间领材料回家加工

4

房县还积极鼓励党员能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灵活建设扶贫车间。大木厂镇大木街村党员陈先华和钞美美分别领办麦登汽配和浴华州卫浴扶贫车间,带动300人就业。青峰镇青峰街村党员董显涛按照 “分类、培训、加工、回收”的模式,联系企业带着订单来培训,组织农户边学习、边生产,激发农户主动学技能的热情。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扶贫车间里的安幼养老中心

“红色引擎”激活力!房县“党建+扶贫车间”模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