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诗意之旅 走进诗词里的锦江

“自古诗人皆入蜀”,成都是诗歌之城,千百年来,无数诗人或在此出生,或从远方来此驻足,对成都优美的风景流连忘返。

近期,随着“成都诗词大会”第二季活动的持续升温,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其中,越来越多有关成都的诗歌被挖掘出来,重温成都最美古诗词,带来新的惊喜与感动。

锦江区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与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水乳交融、一脉相承,从古至今一直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他们为锦江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现在,让我们开启诗意之旅,走进诗词里的锦江,去感受她跳动着的古老而有力的脉搏。

开启诗意之旅 走进诗词里的锦江

合江亭 锦江上的诗酒记忆

“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赪。残年飘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这首《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陆游居住蜀地时游览合江亭而写,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怀。

一提起合江亭,成都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唐贞元年合江亭落成之日起,这里便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前来吟诗作赋,他们留下了大量华美的诗篇作为美景的佐证,而这里也成为了他们迎来送往和宴请宾朋的绝佳之处。

一千二百年前,史书记载了合江亭,其始建于唐贞元元年(785年),为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兴建,其址位于郫、流二江汇合处,又有解玉溪于大慈寺南边流来汇聚,有人称“解玉双流”。

唐时合江亭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舟楫于此停泊,又于此入长江,东去千里。韦皋在合江亭旁边建芳华楼和阁楼台榭,并在周围种植花草,以梅为最,仿若园林,成为“一郡之胜地”,名为合江园,堪称成都历史上最早的“市政公园”。时至晚唐,高骈改道二江后,合江园更成为贵族、官员、文人墨客宴饮吟诗之处,流风所及,蔚然成景。

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命人修缮,重植梅花,作为船官治事所。每年梅开五分时,文人墨客齐聚赏梅,普通百姓赏玩游乐。“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在亭旁,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 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好一首《吴船录》, 好一个合江亭。

南宋末年,合江亭毁于战火,这一废弃便是七百余年。直至1989年,合江亭恢复唐宋旧观,其造型怀古,风雅有韵。双层亭顶,上覆琉璃翠瓦;朱漆圆柱,挑起十方飞檐。双亭建在高大的坛台之上,凸显高耸。方坛四周环绕石砌雕栏,道行于坛下,临河而建。西边一片广场冬青环绕,翠颜欲滴,一座听涛舫怀古思幽,亭台相连。于亭中倚坐,四周水色天光,风景如画。恰如诗言:从唐宋以来,东流悦尽江山老;揽锦华而后,此处登临天地宽。

九眼桥 繁华依旧盛景依然

“锦城东下路萧然,九眼桥南绿接天。”这句诗出自近代赵熙所写的《下里词送杨使君入蜀》,描写了九眼桥葱郁的胜景,这首诗也成功入选最美成都诗词100首。

从古至今,在锦江上屹立了近五个世纪的古九眼桥经历了诸多世事的风雨沧桑。如今,新的仿古九眼桥傲然挺立,将那些逝去的历史和岁月娓娓道来。

原在锦江区一环路东五段上的九眼桥(1992年此桥拆除,2003年在下游数百米处重建仿古九眼桥),横跨于合江亭与望江楼之间的锦江上,是近代成都市区内保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宏大的古桥梁,有成都“东南形胜”之誉。九眼桥古称宏济桥,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川布政使余一龙主持修建,历时三年,桥成后,又在桥之南端左侧修了座回澜塔,塔高七层。其后明代天启年间曾维修改“宏济桥”为“锁江桥”,有“锁镇江水”之意。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川总督李世杰主持补修,因桥“为洞者九”将其再度更名为“九眼桥”,随后桥名沿用至今。

在九眼桥附近的河段,是古代成都最重要的水运码头,上乐山、下重庆,客来货往,热闹非凡。材货从乐山、峨边、洪雅一带运来,附近的水津街、水井街、黄伞巷等,有很多柴铺子,一间连一间。江面和江岸上,船工号子、江中船帆、贩夫走卒、评书客栈、茶楼饭馆,一派兴旺景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九眼桥水码头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天,成都的龙舟赛就是在九眼桥以下的江段举行。九眼桥下是竞赛的起点,望江楼前则是竞赛的终点,热闹的场面也集中在这两处。晚清诗人杨燮有诗云:“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杂佩丛簪小儿女,都教鼻耳抹雄黄。”《江楼竹枝词》云:“绿波如镜欲浮天,端午人游锦水边。画桨红桡齐拍水,万头争看划龙船。”当时盛况可见一斑。

20世纪80年代,古老的九眼桥又见证了新时代的来临。改革开放之初,学习之风大兴,人人思进取,个个讲读书,九眼桥也自发地形成了热闹的旧书市场。每当入夜,桥上昏黄的路灯下,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卖书的、买书的脸上都带着各自的满足感。

锦江东流,城市迅速发展,旧的石桥难以承受日益繁忙的交通,拆除后重建起一座新的现代化大桥,古老九眼桥融入历史的洪流。后来在其下游不远处仿建的一座新的九眼石拱桥,为后世的成都人提供了或深邃的思索或温馨的记忆。

开启诗意之旅 走进诗词里的锦江

科甲巷 演绎一段历史传奇

在春熙路侧,以“科甲”命名的街巷共有正、大、小三条。曾有一首竹枝词这样描绘科甲巷当年学子往来的盛景:白屋寒窗习五经,负笈千里到省门。文字三场俱得意,投寓此街兆吉星。

正科甲巷原长不过300来米,宽仅约2至3米,曾建有祭祀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朱公祠”。明、清以来,春熙路旁的几条小街之上遍设大小旅店,是为方便各县赴省应试的学子住宿所开设。后渐成气候,此街亦因此名为科甲巷。为了与其他两条街巷区分,即分别命名为正科甲巷、大科甲巷、小科甲巷。到了民国期间,因废除科举制度,不再有赶考学子来此住宿,科甲巷中的旅店生意渐冷,纷纷转行。于是,刺绣、雕刻、木制刀剑、戏剧脸壳、手杖等手工业开始在科甲巷兴旺起来,其中以刺绣业最为有名。科甲巷从业的刺绣工匠以男性为主,大多自幼学艺,从描图、取样、分色、上架到绣出成品,都是一人独立完成,其绣品有被面、床檐、帐幔以及寿屏喜幛等物件。科甲巷的刺绣业兴盛了三十余年,而后走向衰败,不少店铺也成为了居民住所。

除了以学子旅宿而闻名之外,科甲巷还经历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清朝时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于此就义。清朝时期的科甲巷是四川“臬司”监狱所在地,监内关押全省重要人犯。1863年,石达开被捕后,被押解到成都,关押在此。清廷恐生变故,不敢将石达开解往京城,便令四川总督骆秉章在“臬司”监狱内秘密将翼王凌迟处死。传说翼王慷慨赴死,在遭受极其残忍的鱼鳞碎剐酷刑时也不曾呻吟半声,那刽子手因在行刑前被石达开怒目所视,在其勉强镇定心神行刑完毕后即状如疯魔,成天在府河边啼号。翼王就义的传说流传甚广,也因此让古老的科甲巷又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改革开放以后,科甲巷一带重新热闹起来,个体小商品、服装、小百货等店铺似雨后春笋般相继在科甲巷开业,逐渐形成精品服饰街区。如今的这里,已成为成都最时尚的地方之一。 (王岚/文 谢平扬/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