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盲人演出偶遇結爲師徒 後來意外發現是親姐弟 都是被父母拋棄


30年前,剛出生不久的她被拋棄在路邊雪地上;20年前,一個男孩也在寒冷的雪天在路邊被人撿到。兩人都是雙目失明。2011年,同樣唱墜子書的她和他偶然相遇,成為師徒,後來竟意外發現兩人是親姐弟!現在,他們在鄭州錄製河南墜子傳統唱段,他們想通過鄭州晚報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圖為一家人相互扶持,到聲音博物館錄音鄭玉榮、馮國營、楊明明、馮國生。

“唱三絃一拉響叮咚,論聽書哪勝正本明……”河南文化產業大廈14樓“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內,伴隨著悠揚的墜胡,蒼涼哀婉又華麗流暢的唱腔在錄音室裡響起。舞臺上,一位身著黑色旗袍的女藝人手拿簡板,神情莊重。她錄的是河南墜子傳統曲目《大明英雄會》,這是一個大本書。長達一個小時的錄音,她沒有任何停頓和錯誤。一曲終了,有人上臺攙扶她小心走下,人們這才知道,她原來是個盲人。旁邊,是她20歲的弟弟楊明明。

鄭玉榮從小雙目失明。父親叫鄭學忠,母親叫武秀琴。雖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務農的父母對她很好,家裡雖然貧寒,但她並沒有吃多少苦。七八歲時的一天,母親把她叫到身邊,說起了她的身世。這時,鄭玉榮才知道,爸爸媽媽並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她是1985年冬天,養父從路邊的雪地裡撿來的,當時她剛出生不久,哭得快斷氣了。養父看出她的眼睛有毛病,但還是把她抱回了家。打開襁褓,裡面沒有任何信物。


之所以要告訴她身世,是因為他們身體都不好,擔心自己萬一哪一天不行了,有殘疾的鄭玉榮沒有一技之長,不能養活自己。養母還說,不要記恨親生父母,將來有機會可以去找他們。這一天,鄭玉榮好像一下子就成熟了。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專家在洛陽免費給盲人看眼睛。養父母帶鄭玉榮去看,但還是沒有治好。養父說,撿到鄭玉榮的時候,她滿身燎泡,到現在她身上還有很多疤痕。

鄭玉榮12歲就開始學唱戲。學過豫劇、曲劇、越調,後來專攻河南墜子。這是她給自己設計的謀生手段。她沒有真正的老師,主要是聽錄音磁帶跟著學,經常從後半夜就關在屋裡學,一直唱到天亮。現在,她會唱傳統大本書,包括《大明英雄會》《宋王私訪》等。大本書一套幾十集,每集都在一個小時左右,健全人看著唱本記上一套就非常難,她卻都記在腦子裡,而且還能生動地表現人物情感,外出試著演出,一亮相就贏得滿堂喝彩。

當時她想,早點自食其力多掙點錢,回報養父母。不幸的是,16歲那年,養父去世;18歲那年,養母去世。孤苦伶仃的她,只能搭班跟著別人去唱戲謀生,受盡磨難。2003年,在洛陽關林廟趕會演出,她認識了馮國營,馮國營墜胡拉得很好,也是一名盲人。後來兩人一起成立了魯山縣玉容曲藝說唱團,還生下了一雙兒女,令人高興的是,兄妹倆都是健康可愛的孩子。


1996年農曆臘月十四,平頂山魯山縣已經有三女一子的楊文定,在寶豐縣火車站的雪地上撿到了嗷嗷待哺的明明。 “我爸說,當時就想著這是一條命,不能給凍死了。”明明說,從小到大,養父母和哥哥姐姐都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從沒讓他受過什麼委屈,“小時候為了給我治眼睛,家裡還賣了兩頭牛,借了好些錢。但因為我是先天性的,治不好了,做手術的緣故現在眼眶還有些塌陷。”圖為鄭玉榮和丈夫馮國營在馬街書會上。

從小楊明明就展現出藝術天賦,學越調唱旦角惟妙惟肖,因為家裡窮請不起老師,養父就買磁帶讓明明聽,學完一盤再買一盤。由於沒受過正規訓練,18歲時他的聲帶受損,唱不了高音,這也讓他專攻起了河南墜子。這也促成了他和姐姐的相認。很多人說他們長得像,就做了DNA鑑定

2011年正月,剛從洛陽演出回到魯山縣的明明,經過魯山文化廣場,這裡正進行慶新春“說書一條街”民間文藝活動,許多唱墜子的班子都來了,有二三十個班子一起演出。但偌大的廣場上,就屬被特別邀請的鄭玉榮攤子前聽的人最多,圍得裡三層外三層。那天,鄭玉榮唱的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散場後,楊明明不走,聽說鄭玉榮的眼睛也看不見,非要見見她。兩個人見面後越聊越投緣。後來就在一起合班子唱戲。明明拜鄭玉榮為師。


明明和姐姐一樣,也從未放棄過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我小時候還是挺恨他們的,不過現在不會了,我只想問問他們,為什麼要拋棄我和姐姐。”一直淡然自若的明明,談起親生父母卻陡然蹙眉。而對於尋找親生父母這件事,明明的養父母也都很贊同,明明的養父楊文定說:“畢竟那是他親爸親媽,孩子的想法我都會去尊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