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武松进了张都监的家,并且得到了张都监的特殊款待。其实这是一个局。在这个世上原本就没有平白无故的爱憎。阴谋总是埋藏在笑脸的背后。当有人无故对你特别好的时候,你应该提高警惕!武松作为一个囚犯,凭什么会受到一个萍水相逢之人的这种待遇?难道说就凭一身本事吗?没错,有本事的人也很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欣赏,但更有可能受到别人的嫉妒。嫉妒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可以“无缘无故”的。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同是江湖中人,蒋门神平白受了一顿打,被人夺走了所有,跟施恩一样,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所以,蒋门神当时在武松拳头下,虽然答应了他提出的“离开孟州”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离开孟州,而是和他背后的主使张团练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报复行动。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张团练与张都监是同姓结为兄弟(当然也是臭味相投)。与蒋门神三人合起伙来,设了下了一个圈套。栽赃武松偷盗张都监府中财物,将武松送入知府衙门,并贿赂知府,对武松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然后准备在牢中解决掉武松。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这时候,施恩刚夺回的快活林,还没有“暖热窝”,早又被蒋门神夺去,并且再次被打成重伤。闻知武松被害入狱,便花钱上下打点,营救武松。幸亏两个人的帮助,一个是牢中的管事,康节级,一个是主持文案的叶孔目。康节级是施恩的朋友,好说话;叶孔目恰巧是个“忠直仗义”之人,不愿陷害无辜。这才使得武松躲过了牢中的一劫。最终定下的罪名是: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武松又保住了一条命。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出了牢狱,武松再次走上了刺配的道路。这次的发配之路就没有上次来孟州那么平静了。因为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一伙没能在牢中解决掉武松,并不罢休。现在又早已经安排杀手在半路上的“飞云浦”等着了,三人却在张都监家的鸳鸯楼喝酒等待消息。可惜他们高兴的太早了,太低估了武松的实力,更没有想到武松也早已做好了半路逃走的准备。只派了两个杀手,加上两个押送的公人,这哪里是武松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反被武松给解决了(其实就算没有杀手拦截,武松也会先动手的,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书上却说是“大闹飞云浦”,这哪能叫“大闹”?小打小闹而已!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武松没有逃走,而是从地上挑了一口好刀,立刻原路折返,带着快要冲出胸膛的满腔怒火,径回张都监家。张都监的家里,是武松受过待遇最好的地方,如今他却要将这里变成“地狱”......(由于武松大闹鸳鸯楼,场面太过惨烈,小编在此不再过多描述)。武松已经被仇恨和愤怒冲昏了头脑,进到张都监家,无论好人坏人、不管有罪没罪,一律解决(一共十五人)。可怜张都监一家、可恨张都监的为人!至此,武松的“英雄”之路,已经达到了顶峰,也可以说是愤怒的顶峰、仇恨的顶峰,当然,也是他人生的顶峰。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有人可能会问:当初张都监为什么没有选择武松,却选择了能力比武松差的蒋门神呢?那是因为武松身上是“正气”,与张都监那些人身上的“臭味”不合,两类人永远无法和平共处。所以人与人的交往,所谓的“能力”大都是借口,两人身上的所带的“气味”才是关键。司马迁说过的“倾盖如故,白首似新”,估计也就是这意思吧!

武松大闹鸳鸯楼,是在告诉世人:老实人的感情是不可以被欺骗的!

出了这个“地狱”,武松的前路算是被自己堵死了,天下之大,却早已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但是对他自己来说,却是“直到现在,才算心满意足”。这次武松没有去自首,而是在现场留下姓名,以免连累无辜(虽然已被仇恨冲昏了头,但是做事光明正大的本性依然),便趁夜色逃出城去了。

他还能去哪里呢?敬请关注下期:武松打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