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努力”的拼多多为何总是被针对?

提到拼多多一词,大家一点儿也都不陌生,它是一个“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这口号打的亮亮的,看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拼多多随处可见,并且男嘉宾每次选心动女生都会在拼多多上为终选区女生拼礼物。正是这样一个给人们带来便捷,省钱的工具,也具有潜在的隐患和风险。

8月22日晚间,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的“双打行动”阶段性说明公开信。公开信中拼多多方面表示,受到社会舆情的关切之后,深刻认识到平台还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履行平台主体责任能力有所缺失、平台内部治理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并迅速展开打击销售侵权和假冒产品的“双打”行动。信中显示,8月2日至8月9日期间,拼多多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45万条。

一直在“努力”的拼多多为何总是被针对?

拼多多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和前段时间深陷舆论风波有着密切的关系,舆论的风波如狂风暴雨,一发是不可收拾的。在拼多多平台上,涉嫌销售假冒侵权商品的消息、黑料和段子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斥责的,有要维护广大消费者权利的,也有要拿起法律武器来讨了说法的,面对如此四面楚歌的境遇,拼多多这样壮士断腕般的手段也不难理解了。

对于拼多多来说,假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事情了。面对着多方的关注和舆论,拼多多如果不把毒瘤去除,就意味着麻烦缠身。可是,切除毒瘤对于拼多多来说,可能也会导致他的虚弱甚至死亡。

一直在“努力”的拼多多为何总是被针对?

一直以来,拼多多赖以生存的两大法宝就是低价和拼团。而那些低价商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可是对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低消费群体来说,品牌和质量不是那么重要,他们看中的就是低端的价格。

因此,对于拼多多来说,假货问题即是毒瘤,又是它发家的依靠。当它决心解决掉这颗毒瘤,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出血又会对它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当那些看中低价的低消费群体发现拼多多上的商品不再具备价格优势的时候,他们还会选择在拼多多上购买商品吗?

早期的淘宝也曾遇到和拼多多一样的情况,假货泛滥。马云曾经失口说过:“问题是,如今假货比正品的质量还好,价格也更低廉。“它们在相同的工厂生产,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只不过没有自己的品牌。”这让很多人疯狂的抨击他。

一直在“努力”的拼多多为何总是被针对?

但其实,马云深知假货对于淘宝的伤害,他将假货视为毒瘤,曾公开说:“每卖出一件假货,阿里就会失去五个用户。”2014年阿里在美国上市之后,因为假货问题,阿里在美国遭遇投资者集体诉讼,于是阿里雇了2000人专职打假,甚至利用大数据打假。

原来在淘宝做生意的这批人,后来都去了拼多多。淘宝和拼多多似乎走了两条不同的路,淘宝努力甩掉了假货的帽子,往高端走去,而拼多多则是一头扎进低端市场。拼多多迅速发展,短短三年就完成了很多企业几十年的成就,赶赴美国上市。可上市后,拼多多却遭遇了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起的集体诉讼。

一直在“努力”的拼多多为何总是被针对?

面对这一现状,拼多多的存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拼多多声明,将继续大幅增加技术和人力投入,进一步开发山寨品牌关键词自动拓展技术和联想屏蔽技术、图片文字识别技术,建立平台推荐位黑名单制度,创建平台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鼓励、扶持商家申请商标,培育自主品牌,通过疏堵结合、利益导向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引导商家良性发展。

所有支持、建议、监督、规劝、批评拼多多的声音都是拼多多成长的动力。正是这些声音,才会让拼多多深刻反思以往工作中的问题,深刻认识平台对消费者和权利人的责任,深刻体会政府和社会对拼多多的期待!拼多多将以此次整改为契机,持续加强内部建设,强化履行平台主体责任,进一步维护消费者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