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爲何被唾棄千年!

嗨咯,大家好,我是老劉。

歷史總是眾說紛紜,那今天老劉和大家聊聊三國中的一個被點了天燈,下場和歷史名聲可算是最差的人物-——董卓!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想先和大家確認一個預備問題,大家如果不認同我,完全可以當笑料看!

因為只有這個預備問題和大家達成一致共識,才能繼續我下面的說法。否則老劉就只有投降,就此打住了。

這個預備問題就是“能臣的標準是什麼”,老劉認為能臣的標準,應是不顧自己的一切,為了他當時所處時代所效忠的政權作出最有利於這個政權穩定和繁榮作出具體有效的貢獻和建議。

這個建議未必一定最後實行,但從事實上看應是對這個政權的穩固和壯大最有利的建議。

當然,老劉先說清楚,這絕對不是翻案文章,董卓這個人,燒洛陽,挾天子,被按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我們只是換個角度看看問題。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老劉順帶提一句,看官老爺們可能不知道高宗朝第一背鍋俠秦檜,其實是個經濟學家。名族英雄岳飛抗金前後南宋的經濟差距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舉個小例子:之前南宋和遼國當時茶葉生意所收到的關稅其實比恥辱的澶淵之盟南宋每年所進貢的白銀還要多。

老劉的意思僅僅是國家的穩定有利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當然這些在名族大義面前都不值一提。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咱們言歸正傳!

在三國前期(其實正確說法只是東漢末期,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代要等曹丕代漢建魏開始,但一般人心目中自何進誅宦官,董卓進京開始,大多數人即在內心已認為此時已開始了三國時代)東漢王朝中央政府尚存,此時在中國大地上,正統合法的政權尚只有東漢王朝一家,此時任何一人,只要他的所作所為是為東漢王朝的復興和壯大為目的的,不論手段如何,均應視為東漢王朝的能臣。

這點在前述的預備問題中,諸位想必是與我達成了共識的。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既然為了東漢王朝的復興和壯大,那在彼時世人心目和觀念中,應當選立一位有道明君為天子,不能奉戴一位庸碌昏君為皇帝。

當然,這個候選人必須是皇室成員,非皇室成員即位,即便是蓋世明君,也只能說是改朝換代,不能說是前朝的能臣,此點應無異議吧。

當大臣罷處昏君,改立明君時,依前所述標準,此大臣即是最大能臣,絕非奸臣。

即在漢朝便有此成例——霍光。霍光罷昌邑而立孝宣,開啟了西漢的"昭宣中興"時代,後世皆認為霍光為大忠臣,絕無人指責霍光因為廢掉無道昌邑王這件事而認霍光為奸賊的。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回過頭來再看董卓。

後世指責董卓最大的罪過即為"把持朝政,擅行廢立(指廢少帝而立獻帝)"但我卻認為正是這一點,恰恰說明了董卓絕非奸臣,而是東漢王朝末期的大能臣。

把持朝政,這是能臣和姦臣均可行之事,遠象周公,呂不韋,近如霍光,諸葛亮,均把持朝政非一朝一日甚至終身,但誰說這四人是奸臣來著,相反均把他們看作是最大的忠臣。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為何?因為他們雖把持著朝政,但卻奉戴著正統皇帝,而且均以自身最大的努力輔佐著皇帝。"輔佐"和"把持"兩詞,其實際效果是一樣的,不同點僅僅是作者的感情。董卓也一樣,他進京後把持朝政,但卻奉戴著漢靈帝死後正統的太子少帝為皇帝,他和諸葛亮對劉禪一樣,並沒有因自己掌權而自立為王。

擅行廢立一事也要從結果看,若僅僅是一當大臣廢立皇帝,即此大臣即為奸臣賊子的話,那霍光首先就是漢朝最大的奸臣了,可史書上有說霍光是奸臣嗎?沒有,為何?因為霍光廢的是對王朝發展會起阻礙作用的無道昏君,所立是能使漢王朝中興光大的有道明君。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咱們再來看董卓所廢所立者,少帝和獻帝二人。就當時人們所觀察到的情況,誰更聰明?史書記載少帝和獻帝一同出逃時,遇董卓領兵前來,少帝驚懼不能言,是獻帝挺身而出,責問董卓"爾來接駕乎?爾來劫駕乎"使董卓大為驚異,認為獻帝聰明沉著機智遠過少帝,也就是在此時,董卓起了廢立之心。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老劉多說一句話,但凡權臣包括滿清西太后在內想要篡位時,必要立一位笨蛋皇帝為傀儡,絕無不選笨蛋皇帝而反去立一位聰明皇帝的。因為立了笨蛋皇帝,那一切大權自己掌握在手才不致丟掉,若是立了聰明皇帝,自己就有朝不保夕之憂了,而這正是區別能臣和姦臣的最大標準。

董卓進京後,其內心是以霍光為標準想做一名中興名臣的。所以見了獻帝表現遠過少帝,便起了仿效霍光"廢昌邑立孝宣"的典故而行事的想法。

當然董卓不是霍光!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再次,老劉和大家一起看看董卓進京對於政治的控制。

雖然董卓控制了漢朝的朝廷,但並非安插自己人在重要的位置上。董卓任用名望高的人,即便是關東集團的人,如任命周珌為吏部尚書、伍瓊為侍中、鄭公業、何顒、荀爽、陳紀、韓融、蔡邕等人。對此,史書記載是:“幽滯之士,多所顯拔”。

董卓除了重用關東集團名人外,還和西涼叛軍韓遂、馬騰等達成了和解,邀請韓遂、馬騰到長安,一起治理漢朝。韓遂、馬騰答允,但還沒到長安,董卓已經被殺死。

但對於自己人,董卓只是任命他們為將校而已,並非高官厚職。

因此,可以看出,董卓不是一個私心重、亂國亂政的人。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董卓還是很熱情的想要漢朝再度穩定、興旺,因此他在掌控西漢朝堂後,對六卿等高官的任用都是處於公心。

相反,被委以重任的關東集團官員,如張溫、王允、黃琬、孫瑞、楊瓚、袁紹、袁術、孫堅等,卻出於個人私利,暗中和叛亂的關東集團勢力勾結,以圖殺董卓,讓自己控制漢朝朝廷。

王允策反本為關東集團的呂布作為內應,陰謀刺殺董卓。

公元191年4月,漢獻帝病癒首次朝會。董卓上朝入宮的路上,李肅在前刺殺,引開董卓護衛,呂布在背後用矛刺殺董卓。

對比董卓的公心大度,王允的小雞肚腸凸顯:蔡邕驚聞董卓被殺,不過是驚歎了一聲,就被王允下獄,最終死在獄中——哪怕是很多人為蔡邕求情。

對於董卓的部屬,王允本來是想赦免他們的,但又想到自己是關東集團的,如果赦免了董卓部屬,怕寒了關東集團中人的心。

說三國:他同是三國治世之能臣,為何被唾棄千年!

董卓,包括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均是西涼庶族,為中原士族所輕視,董卓本人又沒有大的政治才能,不懂得進京後如何去拉攏這些士族,引起關東士族軍閥的一致反對,以致招致後世罵名。

一句話,董卓一介武夫。

行事驕狂或有之,但絕非奸臣賊子。後來獻帝雖仍成東漢末代皇帝,但只怪他碰上了一位不世出的奇才曹操,在曹操手下,甚至就算到了劉備孫權手上,少帝的境況可能不會比獻帝更好。

當然,歷史真相總是撲朔迷離,老劉也只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討論留言!喜歡的觀眾老爺右上角點個關注,老劉也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