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德國對華軍售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部件導致炮彈屢次膛炸

抗日戰爭德國對華軍售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部件導致炮彈屢次膛炸

抗戰初期的德械部隊

近些年來,網絡上有個風氣,那就是一提到抗日戰爭時期德國的對華軍售,往往會有一種神化的傾向,甚至有人不顧歷史真相稱之為"援助"。誠然,在那個萬分危急的時刻,哪怕是有人肯賣給我們軍火我們也要萬分感激。但是話又說回來,貿易就是貿易,沒必要過度神化,因為這本身就是我需你要的市場行為。更何況,德國人也不吃虧,我們拿來做貿易的豬鬃、鎢砂等物資也是德國人最缺乏的。

一般來說,自打清朝末年德國武器進入中國市場開始,憑藉其過硬的質量就在中國獲得了一批忠實的擁躉。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年間,德國造一直是質量有保證的代名詞。加之30年代大批德國顧問的到來,中國軍隊德式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嚴格地說起來,中國和德國的軍火貿易史上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素來以質量著稱的德國造也曾經出現過質量問題。

抗日戰爭德國對華軍售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部件導致炮彈屢次膛炸

30年代的中國軍隊整體水平並不高

事情還要從頭說起,上世紀30年代中期,由於中日兩國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一直奉行妥協政策的國民政府也不得不開始整軍備戰。但是兩國之間軍隊差距是如此之大,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的上的。尤其是當時的日軍裝甲部隊,對於絕大部分連坦克裝甲車都沒見過的中國士兵來說意味著什麼,即便是最麻木不仁的指揮官也是一清二楚的。

抗日戰爭德國對華軍售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部件導致炮彈屢次膛炸

德械師

所以,在1936年,由國民政府的兵工署出面向德國訂購的一大批武器彈藥之中,當時德軍的制式37毫米反坦克炮赫然在列。只是由於資金有限,當時僅僅訂購了120門,打算優先裝備德械部隊。待以後資金充裕之後,再分批進口,使之逐步配發到所有的師級部隊。以便在以後的對日作戰中能夠抵禦住日軍裝甲部隊的衝擊。

抗日戰爭德國對華軍售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部件導致炮彈屢次膛炸

本文的主角,德式37毫米反坦克炮

當時,國民政府訂購的這批37毫米反坦克炮除了炮本身之外,每門炮還附帶了1000發炮彈。但是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問題就出在這些炮彈身上。本來呢,出於對德國貨的信任,兵工署在驗收火炮的時候,一般就是隨機打幾發看看,只要是火炮不出現什麼大問題就算合格。實際上,這麼多年以來,驗收時火炮也確實沒發生過什麼問題。

抗日戰爭德國對華軍售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部件導致炮彈屢次膛炸

試射37炮

結果誰知道,當這批火炮運到中國,兵工署進行例行試射的時候,居然接連發生膛炸的事情,險些造成人員傷亡,根本不能交付部隊使用。更要命的是,由於戰事迫在眉睫,已經來不及將這批武器退回廠家返修,只能自己就地想法解決。最後,經過中國兵工人員的共同努力,終於發現問題是在炮彈上使用了不合格的部件,這才造成膛炸。但是仔細想想,這真的僅僅是德國人在炮彈生產上以次從好嗎?還是他們別有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