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这个古村红色闪耀,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三次进驻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巍巍太行山上,有一个古村名叫砖壁村,它是一个一个不需要在前面加很多位置修饰词的村,只要是山西长治人,都知道它在武乡县,都知道它是红色革命圣地。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三次进驻砖壁村,并在这里部署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铸就了历史的辉煌。砖壁村因此被载入史册,它的名字从此走出太行,名扬中外。

这片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土地,在巍巍太行山上竖起了不朽的红色丰碑。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红色光环照耀下的小山村,还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一座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庙、一处处清末民初老宅院,都在述说着古老的历史。这是一个红色的革命村庄,更是一个历史传承悠久的传统村落。2016年底,砖壁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太行山这个古村红色闪耀,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三次进驻

砖壁村位于武乡县东部崇山峻岭之中,距离县城近50公里,属盘龙镇管辖。村子位于太行山脉西麓延伸出的小松山脚下,东面靠山,南北西三面临土崖,仅有村西南一条峡谷小路可供出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便于隐蔽。加之村中心庙宇占地面积大,适合指挥机关驻扎,更兼地处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位置,临近交通咽喉蟠龙镇,有利于军事指挥。绝佳的地理条件成为八路军总部三次进驻砖壁村的关键所在。

顺着武乡县到砖壁新修的红色旅游公路,我们一路直达砖壁村。车停在村委会前宽敞的停车场上,下车就能看到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全身塑像,他们并肩站立在一人高的基座上,神情凝重,眺望着南方。身后就是朱德总司令旧居,当地人俗称新楼院。

太行山这个古村红色闪耀,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三次进驻

我们一行先走访了村中最大的古建筑群——玉皇庙、奶奶庙、佛爷庙、李家祠堂。这个古建筑群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抗战期间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指挥所,历经修缮,保存状况最好。

山西农村都是村村有庙,少的三五个,多的十几个,各路神仙守着自己的道场,受着信众的香火,也庇佑着一方百姓。砖壁村的这一片建筑是一组四院紧挨着的建筑群,佛道神仙与李家祖先比邻而居,人祖和神仙和睦共处,相安无事,各受各的香火。现在这里成了红色革命圣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来这里朝圣,古老的民间信仰转换成了红色的传统教育,这也是信仰的一种升华和延续。

太行山这个古村红色闪耀,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三次进驻

过去的玉皇庙现在的八路军总部旧址。

砖壁村并不大,总人口400多人,聚集在这个三面临崖的土台上,从空中俯瞰,像是太行山脉西麓延伸出的一座半岛。据已知资料考证,村子最早可能出现在东晋末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唐朝时出过几位知县,传说还出过司马官。

村名原来叫“箕山社”,是因为村东南的小松山两翼展开像簸箕而得名,后来村庄发展,富户增多,在村子里盖起了多所砖瓦大院、砖瓦窑楼院,虽然都是砖包土结构,但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档上乘建筑,为其他村庄所不及,备受垂青,为了突出此建筑特征,取砖墙很多之意,村名就改为砖壁。

除去现在保存完好的玉皇观建筑群外,砖壁原先的古庙很多,建造年代也很早。比如龙王庙(宋代)、关帝庙(清代重修)、观音堂(清代重修)、五道庙、山神庙、风神庙等。但大都在1943年前后或毁或拆,仅有个别留有遗址,个别庙宇近年重建,比如文昌庙。

这里还有一个庙其他地方少有,叫做邳神庙,又称皮相庙,原先的庙址在玉皇庙戏台东侧。供奉的邳神精于治疗疮伤,盛行于明清时代,农历三月二十三为邳神庙会期,求神拜药者络绎不绝。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患者减少,信众寥寥无几,庙在“四清”时被全部拆除。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