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你能见到的级别最低的龙王爷了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白杨坡村地处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位于百里“太行水乡”核心景区,东边是漫岭山,西边是上垴山,南望驼岭山,北边有轿顶山,周边重重山岭,将小小村子层层环抱,俯瞰犹如莲花的花心,独享大自然的美景馈赠。

白杨坡村成片的古民居,虽然构造简单,没有其他传统村落那样奢华富有,但因材施建,或土石、或砖瓦、或木材,一样遮风避雨,一样尽心营造着自己的生活空间。它们掩映在丛林中,矗立在石板路边,与左邻右舍一起构成了白杨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也许是你能见到的级别最低的龙王爷了

绿树掩映中的山村

高低错落的古民居掩映在树丛中,露出的黄色麦秸泥墙上,上世纪的政治标语历历可见。除此以外,最显眼的就是山墙上题写的建房题记。一般是四句顺口溜,合辙押韵,将建房时间、房数等要素意义写明白,很有特点。诸如“公元壹玖柒零年,新修楼房整伍间,相邻亲朋来帮工,壹冬壹春把工完”、“明代正德年中间,动工建房整两间,公元贰零零贰年,旧房重新又修缮”……当然房屋的实际年龄绝对没有古老到明朝正德年间,与可考据的村子建村历史相对照,这只能聊备一说。

这也许是你能见到的级别最低的龙王爷了

山墙题记

整个村子的房屋都是随地形而建,完全正南正北格局的三合院、四合院只有七八院。其他的古民居依地势而建,各种朝向都有,如果不考虑方位,所有的三合院、四合院宅基地平面都是一样的,呈方方正正的矩形,正房、厢房主次高低分明,等级差别一眼可辨。即便是藏在这么偏远的深山,传统封建礼制规矩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白杨坡村是个传统的农耕为主的村子,自古就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人家出现,所以整个村子的古民居硬件差别并不是太大,除了占地大小、选址位置有明显区别外,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构件细节部分的装饰美化程度了。

白杨坡村虽然藏在山谷里,但并不缺水,北边5公里就是奔流不息的浊漳河,加上周边山岭环绕,植被茂密,水源充沛。因此在古代,村民吃水就不是难事。村子里现遗存有古井三口,最有名的是一口供奉有井龙王的水井。

这也许是你能见到的级别最低的龙王爷了

小巧的井龙王庙

这口古井位于村子正西,从游客接待中心往南走,沿东西主路往西直走上坡约500米就到了。古井台上砌有一座一米来高的小庙,全部石砌而成。硬山顶建筑,山墙雕有山花,正脊两侧有卷边,正中雕刻有宝顶,四条侧脊雕饰兽头,屋顶刻成筒瓦状,比之正常大小的庙宇一点也不减工。里面供奉着井龙王。庙门两侧贴有对联:“龙王稳坐井台上,保佑清泉水流长”。这口井的历史很久,已经不可考证,现存有民国年间重修的碑记。

这也许是你能见到的级别最低的龙王爷了

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统领水族的王,掌管行云布雨,传说中能消灾降福,龙王治水是民间的普遍信仰。所以,在农村各地,龙王庙也是随处可见。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不过,像这么一座小小的井龙王庙还是比较少见的。

当然,神仙也轮级别,就龙王来说,依据管辖水域大小,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海龙王大于江河湖泊各类小龙王,这些小龙王又大于井龙王。所以,才会有白杨坡村的井龙王庙是如此之小的原因。类似的结论可以参考各地常见的山神庙。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