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汾水濤濤,依之而興。臨中國黃河第二大支流而居的臨汾,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孕育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搖籃。一句“所有旅行都是出發,到了臨汾咱是回家”叩響著多少遊子的故土情節。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臨汾是一部文史長卷,讀之回味悠長。“堯都平陽”,即今臨汾;九州之中,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的源起之地,黃河文明的核心所在,是為“華夏第一都”臨汾。10萬年前的丁村人,用石器敲擊出原始文明的火花;堯廟華門穿越千年、如日東昇,開啟了華夏文明之門;“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洪洞大槐樹承載了移民後裔的百年鄉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各類文物單位3000餘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全省首位,臨汾的文化精髓和民俗特色值得步步回首、細細品讀。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臨汾是一幅山水詩畫,賞之沉醉其中。四季分明、冬寒夏熱,四周環山、中間平川,境內大小河流200餘條,郭莊、龍祠、霍泉三大名泉奔湧不息。“千里黃河一壺收”,壺口瀑布是中國唯一的潛伏式瀑布,世上唯一的金黃色瀑布;太嶽山迭障連雲、滿目蒼翠,孕育了雄、秀、古、奇、險、幽的特色景觀資源;舜王坪為歷山自然保護區主峰,是華北最高的亞高山草甸,也是華北和黃河中下游惟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臨汾的山水有奇特之姿,花石有絕妙之趣。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臨汾是一曲城市勁歌,聽之心潮澎湃。交通建設為臨汾的城市發展提速增效,截至2017年底公路通車裡程18787公里,三大鐵路幹線在臨汾境內所架構的鐵路體系縱橫1835公里,按4C標準設計的臨汾喬李機場運載著臨汾“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希望,臨汾以多產業齊頭並進的態勢在城市路網之上彈奏發展勁歌。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回首看臨汾,人氣興旺、城市繁榮:2017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旅遊者5251.37萬人次,同比增長30.5%;旅遊總收入實現484.49億元,同比增長30%。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發展在臨汾,目標明確,步伐穩健:“平陽記憶”“印象臨汾”兩大工程鍛造城市新名片, “黃河、太行、根祖”三大旅遊板塊叫響“中國根·黃河魂”旅遊品牌。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 到了臨汾咱是回家

來到臨汾既是出發,也是回家。從文旅融合的新時代出發,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情回家。

本報記者 劉雅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