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吃飯習慣的人,曾國藩果斷不能重用,得知原因讓人佩服!

在清朝,朝廷中老說這樣的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然而就是無用的書生,面對太平天國,曾國藩這個拿筆桿子的人竟然提刀上了戰場。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信曾國藩能把軍隊搞出什麼名堂,連他自己都不信,但是在曾國藩的堅持下開始操練軍事。

有這樣吃飯習慣的人,曾國藩果斷不能重用,得知原因讓人佩服!

大家都不看好都沒有關係,曾國藩可不是尋常人就這樣一支訓練有素的湘軍建立了起來。然而這樣的湘軍,是唯一可以跟太平軍硬碰硬的軍隊,最終打敗太平軍,維護這清朝最後的尊嚴。

湘軍的成功,可以說是天方夜譚,而最終卻真正的實現了。其實湘軍的成功是大家的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也是符合情理。最終的原因是曾國藩的能力實在太強了,主要是集中在兩點。

有這樣吃飯習慣的人,曾國藩果斷不能重用,得知原因讓人佩服!

第一點:治軍能力太強。治軍是一件大事,但是曾國藩知道招募過來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實巴交的老百姓,所以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並且訓練他們的基本功,就這樣成為過硬的軍隊。

有這樣吃飯習慣的人,曾國藩果斷不能重用,得知原因讓人佩服!

第二點:會用人會識人。有人投靠曾國藩,可以用很少的時間來識別這樣的人是否是大才,是否忠心,安排他們最適合的崗位。這樣的曾國藩會用人識人,其實曾國藩是會看相的。

曾國藩精通相學,這個不是秘密。他可以從別人的容貌、情態、聲音等判斷一個人性格和命運。這些都需要觀察細微的能力,一般人還真不會。

有這樣吃飯習慣的人,曾國藩果斷不能重用,得知原因讓人佩服!

曾國藩駐紮在安慶的時候,當時有一個老鄉來投靠他。曾國藩看到之後,此人是一個淳樸忠厚的人,並且準備請他吃一頓飯。曾國藩請老鄉來吃飯,但是曾國藩發現此人有一個吃飯的小動作,不久之後給了他一點錢,讓老鄉回去了。此時的老鄉大為奇怪,吃一個飯怎麼突然讓他回家了。原來軍中的糧食是摻雜著秕穀外殼,雖然能吃,但是口感不是很好。但是這個老鄉家庭貧窮,第一次做客卻是秕穀挑出來吃,這個小動作看到之後,曾國藩認定外表老實其實心裡不是。如果這個人事見異思遷的話,將來投靠太平軍肯定產生惡劣的後果,便讓他回家去了。所以曾國藩的防微杜漸,始終沒有從內部攻破的事情。這樣的曾國藩識人之術,夠我們用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