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則小故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引言:《夏書》有之“'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意思是,一個人有多次失誤,積怨難道要等到顯著時才去處置?在積怨應該在還沒顯現的時候提早謀劃才是。

一:看似很平常、讓你不以為然的事情,往往決定著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

春秋末年,趙國大夫趙簡子想確定繼承人,他有倆個兒子,大的叫伯魯,小的叫無恤。但因其對倆個兒子的品行不甚瞭解,所以不知道究竟確定誰為繼承人才能光宗耀祖。思來想去,便把他的日常訓戒言辭寫在倆塊竹簡上作為考核內容,為期三年,分別交給倆個兒子,並囑咐說:“好好記住!”時間一到,趙簡子開始檢驗,大兒子半天都憋出一句話且還把竹簡給弄丟了;而小兒子則截然不同,不僅倒背如流還隨身攜帶著竹簡。自然,小兒子無恤成了繼承人。

三則小故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二:我們看似做的是正確的事,但或許並不是真正適合我們的;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比什麼都好。

戰國初期,有一天,在音樂籠罩的氛圍下,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魏文侯是個音樂大師,一聽這樂曲便知道音調不協調,指正道“左邊高了”。一聽這話,田子方笑了笑,在在魏文侯疑惑的表情下說“您的職責是要懂得任用樂官,而不是當一個樂官”。

三則小故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三:有人說,“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只求問心無愧”,但要警惕的是,三人成虎,足以毀掉一個人。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姓名的人殺了人,有個不知詳情的人聽聞此事後便去告訴曾參的母親,對於兒子的品行,做母親的哪能不一清二楚,便不做理睬,泰然自若地繼續織著布。等到陸續來了三個人告知她同樣的事情後,曾參母親立刻扔下機杼,跳牆逃走了。

三則小故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鄙人的拙見已明,您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