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金融分拆在即 馬化騰的騰訊金融爲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首次向媒體透露,百度金融分拆進入最後階段,有望在下月正式對外發布。

陸奇對媒體表示,分拆是為獲取更多業務發展所需的牌照,以最適宜的機制,保障百度金融長期快速健康地發展。

在這個強監管時代,決定拆分百度金融似乎並不是一個非常穩妥的決定,這一點也許馬化騰就非常認同。

這些年,騰訊在金融領域“深挖洞、廣積糧”,佈局了一個估值超過1400億美金的隱形金融帝國,然而卻始終未提及拆分一事。

網絡遊戲經營單位發行的虛擬貨幣不能用於購買實物產品,只能用於購買自身提供的網絡遊戲等虛擬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如需將虛擬貨幣贖回為法定貨幣,其金額不得超過原購買金額;並且嚴禁倒賣虛擬貨幣。

這是2007年,包括央行在內的14部委聯合發佈的一份《通知》文件內容。當年還沒比特幣什麼事兒,這裡的虛擬貨幣指得是騰訊發行的Q幣。因為功能多,用途廣,Q幣在網絡上深受歡迎,網友最開始用Q幣購買網絡遊戲的裝備,會員服務,到後來發展到直接和人民幣“兌換”。

Q幣的“走紅”引起了業界的警覺,“Q幣如果取代人民幣,衝擊我國金融秩序。”“一家互聯網公司怎麼能發行貨幣?”這樣的擔憂和質疑聲不斷,最終有了禁令出臺。

有些歪打正著,騰訊與金融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結局算不上美好。

7年後,騰訊正式在金融板塊發力,這次是甜蜜的回憶。

2014年1月,農曆新年來臨前,騰訊財付通推出了微信紅包,由於切合了國人春節送紅包習俗,並且簡單易上手,迅速以病毒式的傳播方式席捲各個微信群,並在除夕當夜全面爆發。

百度金融分拆在即 馬化騰的騰訊金融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這個被對手稱為“珍珠港偷襲”的新穎“玩法”,在很短的時間,幫助微信支付實現了綁卡用戶破億。

從最初的Q幣,再到微信紅包,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有很強的遊戲元素。而遊戲也是馬化騰的企鵝帝國多年來最倚重的板塊。現在,小馬哥瞄準了市場更廣闊發展空間更廣的金融。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馬化騰用微信支付這個支點,撬動了騰訊的金融版圖。

2:關鍵金融牌照全部集齊

依託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須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頒發的資產管理業務牌照或資產管理產品代銷牌照。未經許可,不得依託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

清明節前夕,互金資管29號文的出臺讓互聯網金融圈炸了鍋,“持牌運營”正成為本輪金融嚴監管的核心。

百度金融分拆在即 馬化騰的騰訊金融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為“集牌狂魔”的騰訊就淡定多了,過去幾年,騰訊在金融版圖的佈局都體現在一張接一張的金融牌照上了。

首先要提的當然是騰訊金融發家的第三方支付,2011年5月,財付通與支付寶等37家企業獲得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小貸領域,2013年10月,騰訊拿到牌照,成立了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基金領域,2013年,騰訊入股了擁有獨立基金銷售牌照的好買財富。2018年1月,不滿足入股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騰訊全資子公司騰安信息科技直接拿下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

銀行領域,2014年12月,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經監管機構批准開業,成為國內首家開業的互聯網銀行。

保險領域,2013年,騰訊與螞蟻金服、中國平安等共同發起設立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壽險方面,2017年初,騰訊在香港投資設立了英傑華人壽,在大陸則投資了和泰人壽。2017年10月,騰訊旗下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獲保監會批覆,順利拿下保險代理牌照。

證券領域,騰訊先是投資了可以提供港股、美股交易的富途證券,2017年9月,騰訊又戰略入股了老牌機構中金,獲得了境內券商牌照,打通了用戶開展境內外的證券交易的通道。

徵信領域,2018年,央行給百行徵信發出了我國第一張個人徵信牌照,騰訊徵信是百行徵信八家發起企業之一,持股8%。

當很多互金企業還在為一張決定生死的金牌牌照發愁時,騰訊儼然成為富得冒油的地主老財。不聲不響,騰訊集齊了第三方支付、保險、證券、銀行、基金、徵信、小貸等關鍵金融牌照,這些牌照成為騰訊金融帝國的承重牆。

3:馬化騰的如意算盤

雖然拿牌照拿到手軟,騰訊的金融板塊依然隱於龐大的企鵝體系內,目前主要歸屬於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

百度金融分拆在即 馬化騰的騰訊金融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FIT官方網站顯示,FIT大家族包括理財、支付、證券、創新金融四個板塊,每個板塊下還有若干子板塊。

騰訊金融版圖究竟有多大盤子?由於沒有獨立出來,外界只能從騰訊年報上窺個大概。

2017年,騰訊營業收入達237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6.48%。歸母淨利潤達715.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74.01%。

這其中,包含微信支付和雲服務的其他收入,從2016年的11.29%佔比迅速增長到18.23%。尤其在四季度,金融及雲業務收入佔比更是達到21.2%,創下歷史新高。

券商發佈的研究報告給騰訊金融板塊的估值也很“大方”,光大證券給騰訊金融及雲業務的估值為7200億元,天風證券給出的估值為1200億-1440億美金,這些估值完全是一個超級獨角獸的體量。

國金證券認為, 2020 年騰訊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收入將突破 1000 億元,互聯網金融可以成為騰訊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對於是否拆分,小馬哥卻並不著急。去年二期間,馬化騰表示:“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會包在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裡面來做,我們沒有必要為了拆分而拆分。”他還說,金融的核心是穩定和穩健,拼的是誰的命長,而不是誰在短期內跑得快。

馬化騰此舉可謂深諳中國智慧。

在當前中國的政策環境之下,科技金融如何發展面臨十字路口。越來越多的科技金融公司從原來的強調金融到現在的強調科技,傳統金融全面迴歸,互聯網金融公司越來越往通道和工具方向轉型。

業界關於出臺金融控股集團監管政策的呼聲也很高。從P2P到金融控股集團,在金融嚴監管大環境下,騰訊選擇低調發展也不失為熟稔中國政策環境之下的上策。一個不聲不響發展起來的金融帝國,進可攻退可守。

學生時代,我們都會知道有一種隱秘的學霸,嘴上說著自己考得不好,不看書、不復習,結果該做的功課私下一點也沒落下,最終考試拿了第一名,還顯得雲淡風輕。

馬化騰就是這樣,按兵不動,以不變應萬變。

當然,不管拆還是不拆?龐大的騰訊金融帝國,它就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