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幾天洗一次頭?真的是一年只洗三次嗎?

yangyiyi3466


在當下,大家都特別注意個人形象和衛生,只要出門都會洗頭,除非是節假日宅在家中,就懶得洗頭了。畢竟洗頭也是一件麻煩事,特別是對於留著長頭髮的妹子來說,洗頭更是麻煩了。而在古代不論男女基本都是長髮,那麼他們到底幾天洗一次頭呢?古人神器在手,一切不怕。



我們先說官員和貴族,他們作為古代的上層人士,衣食無憂,因此更加註重個人衛生和形象,為此甚至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當時的朝廷為了為此特地放假,給官員們時間去洗澡和洗頭。例如在《事物紀原》中記載:“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也就是說漢朝的時候,官員就可以5天休息一天來洗澡和洗頭。並且這個規定延續下去,之後歷朝歷代雖所有不同,但都差不多,基本是官員三五天洗一次頭。當然,這是法定的,如果官員願意天天洗,也無所謂了。

而關於平民就沒有明確的規定,純屬個人意願,有天天洗,也有不經常洗的,甚至有一輩子只洗三次頭。第一次是出生時洗一次,第二次是結婚時洗一次頭,第三次是去世時洗一次頭。這是真的,在河南的紅旗渠開通之前,當地極度缺水,真的就是一直沿襲這個一生只洗三次頭的習俗,直到紅旗渠開通後,才有所改觀。

總體上,在古代,人們並不喜歡洗頭,並不是他們不愛衛生,而是由一些客觀原因決定的。一是古人無論男女基本都留長髮,洗頭髮不容易,並且還不容易幹,太費事,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的國家會專門為官員放假來幹這事。二是洗頭髮洗了也白洗,在古代沒有現在的洗髮劑,只能用草木灰、皂莢等東西來洗頭,這些東西基本沒什麼去汙效果,洗了也白洗,索性就不洗了。三是古代冬天天冷,古人要用熱水洗澡、洗頭太不容易了,於是很少會選擇洗頭和洗澡,於是形成了不愛洗頭的習慣。這個現象即使到了八九十年代,在北方的農村也很常見。



正是由於古人不勤洗頭髮,時間長了,就會長蝨子。於是,一種古人發明的神器就閃亮登場了。它就是篦子,篦子是用竹子製成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齒要比梳子更密,主要用來刮頭皮屑和藏在頭髮裡的蝨子。很多年長一些人可能都見過,甚至還用過。

總之,無論在古代或者現在,洗頭都是個人問題,都沒有明確規定要多久洗一次頭,完全任憑個人意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人洗頭和洗澡不會太頻繁。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禮記》確有“三日而食,三月而沐”的說法,但是後面也主張“不以死傷生”、 “喪不過三年”,要有節制。所以三個月不洗頭的事情在現實中還是比較少的,

古人生活條件不如現代便利,或許洗澡洗頭隔得時間比較久,但是大部分人沒有那麼誇張。古人是有休沐日的,休沐指的就是休假沐浴。休沐自戰國已有,漢代官吏五日一休沐,唐代有旬假,宋代不僅旬假可以休沐一日,有時還能碰到休沐三日的小長假,所以每逢休沐日洗頭還是時間充足的,而且總不洗頭面見皇帝也實在不雅。

一般洗髮用的是皂莢湯,如果頭髮有其它不足也可在洗髮水中放入藥材,洗完還是比較乾淨的。古代婦女更是會在洗頭藥、洗頭散中放入辛夷、菊花等氣味芬芳清雅的藥材,更為講究。

此外,古人不洗頭也有其它清理辦法,比如篦子。篦子和梳子不同,齒非常密,可以篦掉油垢、頭皮屑乃至蝨子。馬王堆女屍的陪葬品中有就有篦子等工具。

不過,在古人的觀念中,頻繁的洗髮確實不利於身體,有道是:“發宜多櫛,不宜多洗,當風而沐,恐患頭風”。而且,年老後頭發稀疏,就更不用洗髮,所以也不是沒有一年洗三回頭的可能性。


太常吸貓


古人還是比較講究的,沒特殊情況的話不會一年只洗三次頭這麼誇張。

1.官宦權貴人家,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沐浴。秦漢時期竟然還有法律規定的沐浴節假日,就是五天官員必須沐浴一次,朝廷給放假。

2.普通人沒有硬性規定,這就要看自己講究衛生的程度了。講究衛生的不嫌麻煩的可能天天去河邊洗,不講究衛生的懶的可能一個月都不洗一次。古代又沒有洗頭膏、又大多是長頭髮,所以洗起來不是很方便。

3.大家閨秀可能洗的很勤。古代女人還是很愛美的,大家閨秀又不用下地幹活,每天又沒有什麼事情做,所以整日就把心思放在了梳洗打扮上。再說大家閨秀都有侍女伺候,洗個頭還不算是什麼麻煩的事情。

4.水資源方便不方便的問題。古代沒有自來水,想有水就有水。古代人取水方式一個是井一個是河。所以洗頭髮在古代來說是比較費水的,井水和河離得近的取水就方便就不會太在意這個問題,如果說周圍井水與河水都離自己家非常遠,那他就會特別地節約用水,洗頭的次數自然也就會減少。

5.守孝的人三個月後才洗。“父母之喪,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禮記》。守孝的人至少三個月不洗頭,這是古時候的規定。甚至有個叫柳公綽的在守孝時三年都沒洗頭。還有個更誇張的據說唐代紀王慎之女二十年都沒洗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