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去追夢 到達賽烏蘇

18歲去追夢 到達賽烏蘇

那年冬天,十八歲的年輕人,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懷著童年時期的夢想,終於要告別家鄉,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了。此時此刻,儘管心中充滿著對未來的無限嚮往,但乍要離別家鄉父老,心中不免有些惆悵,有些彷徨。

火車站廣場,人頭攢動,滿是送別的親友。送水果、送食品、送紀念品……但更多的是親人們對即將離家的孩子的諄諄教誨。送別的場面亂極了,車站上的高音喇叭不停地重複著同樣的聲音:“各位親屬朋友,要注意秩序,注意秩序……”警察們、武警們不停地維護者,態度並不粗暴,有的臉上還露出善意的微笑。親屬們卻不管不顧,依然重複著講了無數遍的嘮叨話語……

出發的時刻到了。親人們不捨卻又無奈地退到兩旁。一群年輕人背上行裝,排列成行,胸前佩戴象徵著光榮的大紅花,依依不捨地登上了北去的列車。

列車緩緩啟動了。年輕人透過車窗,望見了白髮蒼蒼的父親,體弱多病的母親,還有朝夕相處的姐姐、哥哥、小妹,個個眼中噙著淚花,嘴裡不停地喊著什麼,雙手不停地揮動著……

列車在加速,親人們的身影一點點、一點點地變小,最後終於消失了。年輕人的心不由自主地酸楚起來,回首十八年的生命歷程,童年時的艱難往事一起湧上心頭。

從記事那天起,由於那個年代,人們普遍貧窮,父母含辛茹苦拉扯四個孩子,一天到晚地忙碌,只為能讓他們吃上飽飯。他作為家中老三,過小的年齡便受領了一個無法推卸的任務,那就是照看年幼的妹妹。沒辦法,爹媽要上工,姐姐哥哥都有自己的事情。後來大了一點,上了小學,家裡窮,沒錢買作業本,母親就找到哥哥用過的揉得破舊的本子,讓他用背面練習寫字。父親是軍人出身,戰場上的硬漢,用他那獨特的教育方法,常常講著南宋名將岳飛小時候勤奮好學的故事來激勵。在那時,艱苦的生活環境,非但沒有壓垮這顆年幼的根苗,反而使他更頑強地面對了這一切。他是個爭氣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每當放學回家,總是自覺地帶上揹筐到路上撿牛糞、馬糞,或者到田地裡打豬草、挖野菜,總想盡力為家裡多做些貢獻。小學畢業了,又上完中學,終於到了十八歲的年齡,開始了人生旅途中的新起點。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嚀載滿倉,滿懷少年時期的夢想,充滿希望地啟航,啟航……”這首歌是誰唱的,已經記不清了,此時的他,腳上穿著草綠色軍鞋,沒有爸爸作帆,沒有母親陪伴,心中卻裝滿了親人們的殷切期望,獨身一人要啟航了。

列車風馳電掣般地行進在一望無際的河北大平原上。美麗富饒的燕趙大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這裡人傑地靈,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燕趙自古多義士”,燕趙人民用他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譜寫了無數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作為燕趙兒女,自己從內心裡感到無上的光榮和自豪。再見了,燕趙大地,再見了,生我養我的家鄉,你們即將遠航的兒子,一定不會辱沒這片熱土,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把家鄉人民的優良傳統傳播到那裡。

列車不知不覺地駛進了張家口地界。初冬的壩上草原是一片片荒蕪的景象,北風呼嘯,狂沙遍野,全然沒有了夏季時綠草無邊、野花盛開的旖旎風光,年輕人的心又變得沉重起來。是啊,前面的路還很遙遠,那裡的土壤,那裡的水,那裡的人們……那裡的一切一切都是怎樣的境況?從小沒離開過故土的他,此時有些灰心,有些氣餒,甚至後悔不該為了一個根本無法預知的夢想,告別家鄉,告別親人,到一個蒼涼荒蕪的地方去追求一個荒唐的夢想。

此情此景,和他的心情一樣,車廂裡的其他青年也都普遍地情緒低落,原先一陣陣的歡聲笑語逐漸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較長時間的沉默。

也許是為了緩減一下車廂裡的沉悶氣氛,或者是抒發一下青年人不畏艱難的壯懷豪情,不知是誰,用低沉的音調吟唱起那首激發青少年遠大抱負的“鴿子之歌”:“鴿子撒在藍天上翱翔,帶上我殷切的希望,我的心永遠伴隨者你,勇敢地飛向遠方……飛吧,飛吧,我親愛的鴿子,雲裡霧裡從不迷航。”歌詞優美,歌聲激揚,打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車裡的氣氛頓時又活躍起來,年輕人的心隨著這動人的旋律又開朗了許多。

18歲去追夢 到達賽烏蘇

記得小時候,每當遇到困難而氣餒的時候,父親總是諄諄教導自己:男子漢一定要有骨氣,一點小小挫折算得了什麼,摔倒了爬起來就是了。你看天上的大雁,那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再失敗,才會飛得那麼美、那麼高、那麼遠。父親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是放著光的。想想自己,在父母的庇護下已經長大成人,是到了經受風雨的時候了。“兒啊,到了那邊,一定要幹出成績來,不要總惦記著家裡。”離家的時候,母親說的那句話仍在耳畔迴響。親愛的父親母親,請相信你們的兒子,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列車在繼續前行。車廂裡響起了播音員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各位旅客,列車進入了內蒙古地界。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是成吉思汗的家鄉,是蒙族人民的驕傲,草原人民用最真誠的熱情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隨即車廂的音響裡,播放出著名歌唱家德德瑪那首久唱不衰的草原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灣清水映晚霞,草原就像綠色的海,牛羊好似珍珠撒……”歌聲悠揚,蕩氣迴腸,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是啊,內蒙古大草原,藍天、白雲、水肥、草壯、牛羊、駿馬、蒙古包、氈房……“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何等的壯美,何等的寬廣,激起年輕人對這片古老熱土的無限嚮往。

是的,大草原,您是年輕人追夢的地方,或許那是一個夢的開始,或許又是夢的終結,不管怎樣,都是你最終要去經歷的地方。

一首熟悉的旋律打斷了年輕人的思緒:“美麗的夜色多麼寧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送……”他聽出來了,那是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的帶有磁性的男高音。啊,時間真快,已是夜晚時分,草原上的夜色的確寧靜,只是不知那琴聲來自何方,那姑娘又在何方。管他呢,也許那就是自己將要奔赴的地方,那姑娘就是未來的新娘。

18歲去追夢 到達賽烏蘇

列車不知疲倦地奔馳著。

雖是夜靜人深,年輕人卻毫無倦意。想想自己即將到達的那個地方,聽說名字叫“賽烏蘇”,蒙古語的意思是“好水”的地方。據說古時候,蒙古各部落為了爭奪這一方“好水”,曾經進行過無數次驚心動魄的戰爭,雙方軍隊相互殺戮,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面彷彿歷歷呈現在眼前,可以想像這個地方在蒙古高原上的重要地位。現在,那裡有一座軍營,再往北不遠就是邊陲重鎮二連浩特,那裡的人們以軍人居多,主要任務是駐守我國的北部邊疆。

想到自己從一個不諳世事的普通青年,即將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心情是激動的,也可以用熱血沸騰來形容。那裡是軍人的世界,又是年輕人的世界,能夠在那樣的環境裡經風雨、見世面,對每一位有志青年來說,都是終生受益的。自己告別家鄉,遠離親人,千里迢迢來到這個地方,不就是要從這裡開創人生的新局面嗎?想到這裡,他從內心裡暗暗發誓:無論將來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決不能遇難而退,當一個可恥的逃兵,為自己的一生留下一個永遠也抹不去的汙點。

“賽烏蘇車站到了,請下車的旅客準備好自己的隨身物品,準備下車。”

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已是第二天早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18歲去追夢 到達賽烏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