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居然被山野村夫用镢头刨下了脑袋,是误杀还是谋害?


史料记载,明末暴政,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

崇祯十七年,在军师宋献策等人协助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克北京城,迫使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推翻朱明王朝。

闯王李自成带领大军一举拿下紫禁城,大顺军初入城的前十天左右纪律严明,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士兵犯抢劫及强奸罪的被钉死剐杀了数百人。只是随着时日推移,农民军军纪日益败坏。

他把一众前朝官员交由刘宗敏审问,结果这个素来不怕李自成的残忍小人根本不审,也不问,只让人传令:“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

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候。”

被酷刑折磨致死的官员死状惨不忍睹,明朝的翰林、科臣这些清贫官员多被刑掠而死。

经过数天拷掠,李自成军共得银七千多万两,均让工人重新熔铸成巨大的中间有孔窍的方板状银板,以便于运输。七千万两真不是小数。

崇祯帝十多年加饷摊派,从民间得银不过两千万两,结果导致民心涣散而亡国。

李自成在京城榨银七千万,酷烈可知。

李自成做的最残忍一事就是派人把吴三桂全家34口尽数剐杀,吴三桂对他恨之入骨,秘密联系多尔衮,准备一举歼灭李自成部队。

逃到九宫山的李自成,大军已不足万人,他心情郁闷,在山中胡乱逃窜,一日实在困了,看到一个山神庙,闯王想休息一会,就命随从在外等候。

独自一人进到庙里,本想坐下歇息一下,可是连日来在山里来回转悠,让他心情不好又极其困倦,靠在神像前竟然睡着了。

恰巧被当地人程九伯碰到,他不认识闯王,以为是哪里来的山贼,于是便挥起撅头,朝着沉睡之人一顿乱打。

这才有了闯王被山野村夫用撅头刨下脑袋的说法。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有书君猜测极有可能是对李自成暴行极为不满的人专门丑化一代农民起义领袖之意。

首先,做为一个带兵征战的人,他的警惕性应该是非常强的。

即便是睡觉,他也比常人灵敏许多,更不用说是在空无一人的山庙里了。

第二,随从人员的职责就是保护闯王的安全,即便领导要独自进去休息,也应该有人提前检查一番。

外面也会有专人负责把守,怎么可能让山野村夫闯入?

至于李自成究竟是被谋害还是误杀,其实都没有定论,也有人说这也许是闯王故意安排的,放出这样的口风只是为了掩人耳目,顺利逃脱。

关于李自成到底是如何死的,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我们现在无法定论,只是通过这一段历史,我们永远要记住顺应民心,不与人民为敌。

李自成之所以成功,是他依靠农民群众,顺乎人心的结果;

李自成最后的失败,是因为骄傲,因为腐化,从而失去人心。

在全国即将胜利的前夕,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就曾经说“我们绝不当李自成”,以此警示世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我年轻时到过通山县九宫山一带打过工,就李闯王遇害的经过特地问了当地的村名,当地流传这样一个版本。李自成兵败后孤身一人投到通山县九宫山,以是黎明时分,可谓又饥又困,正巧迎面一个老妇人送来了饭菜,这饭菜不是送给你李闯王的而是送给天还未亮就下地干农活她的听话的傻儿子程九佰的。因语音不通,那么问题来了,李闯王是怎样得到老妇人手中的饭菜呢?一定用了暴力手段,李闯王吃饱了想小睡一会儿,他环顾四周,不远处有一个土地庙,正好容下一人睡觉,于是倒头就睡 。不层想老妇人悄悄跟在身后,见“恶人”鼾声如雷。顿起歹念。叫来了程九佰及亲戚来帮忙,于是手起刀落,可惜了李闯王一世英名死得如此窝囊。


后妈也是娘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把一次战斗描述成了一件刑事案件。

袭杀李自成的应是通山县当地的乡勇,也就是团练、保甲之类的地主武装。李自成之死,不是一个杀人案件,而是明末若干次不同武装之间战斗中的一次而已,只不过李自成白龙鱼服,死于小人物之手才那么出名。

李自成的打扮就像一个普通的农民军

当时大顺军虽然屡遭挫败,但仍然是一支至少有十万以上的大军,但由于李自成自己不谨慎,仅仅带着28名骑兵走在大军之前。各种史料都表明,李自成虽然称帝,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戴着旧毡帽,穿着普通战袍,看起来一点都不显眼(后来找不到尸首,应该就是因为穿着太一般)。对于乡勇来说,他们只是一些守土防匪的农民,消息闭塞,不知道突然出现的这支小队伍就是赫赫有名的大顺军,更不会知道其中就有大顺皇帝。

当一名死里逃生的骑兵将这个噩耗带给后面的大顺军主力时,大顺军悲怒之下,对通山县境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毁戮四境,人民如鸟兽散,死于锋镝者数千”。这是始作俑者的那支乡勇所始料未及的。

据个别史料记载,杀李自成的为程九伯(名安思,字九伯,号南枝,有字有号,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农民)和其外甥金某。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程九伯因此后来被清政府委任为德安府经历,给了一个芝麻官。后选陕西西安府守备,未赴任而逝。


海军史研究会员


戎马倥偬一生 、推翻了朱明王朝的闯王李自成,居然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一带被山民程九百等人用铁铲、䦆头等农具袭杀,见惯大风大浪的他竟意外阴沟里翻船,也算是一桩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从李自成遇害经过来看,这应该是一次误杀,算不得谋杀。

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北京后,由于策略和管理上的失误,军纪崩坏、涣散下来,一些文化不高的将领也滋生了腐化享乐须趁早的思想,致使京师秩序失控,人心浮动。

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鉴于国仇家恨,和满清枭雄多尔衮暗通曲款,勾引清军入塞 。明、清两军联手在山海关一片石击溃了李自成的讨伐大军。

李自成惨败山海关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人心更加惶恐不安。面对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李自成仓促称帝后匆匆撤离了北京城。多尔衮乘势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进入北京,待社会秩序安定后,便令满汉大军马不停蹄地追剿李自成。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和放弃京城的消息一传开,原来被迫归降李自成的明军官兵纷纷反叛,清军迅速占领了北京和周边的大片地区。多尔衮运气奇佳,几乎不费力就摘了个“大桃子”。李自成为改变极度不利的被动局面,带着队伍往西北而去,经山西向陕西的关中平原撤退。

关中是李自成的老巢,因此,他亲赴前线指挥防御作战,以固守陕西,徐图发展。此时在湖北的大西军领袖张献忠并没有声援李自成,而是率部杀进川北,在成都建立了政权。不久,清军向陕西推进,准备从陕北进攻关中,目的是一举摧垮在西安的大顺政权。李自成得到消息后,决定加强陕北防御力量。然而清军却出其不意地攻克了潼关。潼关一失,西安便无险可守,危若累卵了。

此时,李自成意识到放弃关中已成定局,否则必遭清军围歼,于是率军撤离西安,经蓝田、商洛等地撤往河南、湖北交界地区。放弃关中是大顺农民政权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也可视作大撤退,此后,李自成的处境愈发不妙,行军作战也越来越困难了。

李自成退出西安后,经河南湖北交界处转向东南方向逃窜。清军衔枚急追,曾横扫明军的大顺军屡战屡败,再也未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1645年3月,大顺军逼近承天(今湖北钟祥),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向南京的福王朱由崧(南明弘光政权)告急。李自成声称要攻夺武昌,左良玉异常恐慌 。一个多月后,大顺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攻取了武昌,但由于清军紧追不舍,行动迅速,李自成在武昌只待了两天,便被清军赶出了武昌城,顺流东下, 退到江西九江。

当李自成率军来到九江富池口时,清军追踪而至,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恶战,李自成的军队伤亡惨重,损失非常严重。李自成被迫率残部从九江掉头向西南方向退却,想摆脱清军的追击。当大顺军余部退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清军再一次赶了上来,随即对大顺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攻。《小腆纪年》、《南疆逸史》等史籍记载,这年5月的一天,李自成亲率20骑入山查看地形(有些文献记载是进山打粮?),路遇一古庙, 自成心情郁闷,令随从在山前等候,独自一人登山进庙烧香,后因困倦已极,不知不觉在庙里睡着。乡民程九百、金一柏等人偶见庙中有一形迹可疑的大汉在酣睡,其腰间佩剑、金印等物显然不是一般人所用,疑心他是强盗魁首,于是以铁铲、䦆锄猛击其头,可怜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李闯王, 被砸的肝脑涂地,瞬间化作南柯一梦。由此可见,李自成被山民袭杀,是一次突发事件,山民们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所以纯属误杀。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已经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北京城破,明王朝灭亡。而李自成认为江山已经打下来了,就不必再小心翼翼的活着,放肆的在皇宫里寻欢作乐,不思进取,他手下的将士们也四处强娶掠夺,个个沉溺于玩乐渐渐的斗志都被磨灭了!而李自成用了18年打下的天下,只花费了几十天就把基业消耗殆尽,当初大名鼎鼎的闯王的结局竟然被山野村夫手持种地用的镢头误杀了!真的是不可思议!这种悄无声息的死法实在是堕了他的名头!

明朝末年,田地连年干旱,又加上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过的那是食不果腹、衣不附体的生活。李自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幼时就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被送往寺庙当僧人,可是父母也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相继离世了,只剩下李自成一个孤家寡人,无依无靠的活在这世上。在残忍的现实下,无力偿还债务还被下过大狱,就连老婆也与他人通奸,背上两条人命的李自成最终选择逃往边境地区当一名小兵。可是当边兵不仅军响被克扣,还要忍受老兵的侮辱打骂,在这种饥寒受冻的情况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李自成起事了!

李自成怒而杀了当地县令,发动了兵变。而戎马一生,有勇有谋的李自成是怎样落得如此下场的?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手下的兵渐渐没了斗志,只知道抢夺钱财。再加上李自成不自量力的想要招降吴三桂,结果反被吴三桂和睿亲王多尔衮联手打上门来。战斗刚开始时,吴三桂便先带领大军向李自成的部队冲去。而李自成因为兵多,选择采用两翼冲锋的方式将吴三桂的军队包围起来。不过就在人数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吴三桂的部下依旧杀出了一条血路。


正在这时,天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也许是老天都不庇佑李自成吧!多尔衮趁着这个时机,下令清兵出击,于是吴三桂的部队和多尔衮的新兵两面夹击,李自成兵败后连忙逃出了北京城,起义失败了。而在出逃到牛迹岭时,李自成一干人被认为是土匪,所以遭到了以程九伯为头目的当地村民武装突袭,就这样李自成在阴沟里翻了船。


奇点历史


明史记载,李自成幼牧羊于邑大姓艾氏,及长,充银川驿卒。善骑射,斗很无赖,数犯法。有安塞马贼高迎祥者,自成舅也,与饥民王大梁聚众应之。迎祥自称闯王。

最后,还说: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声如豺。性猜忍,日杀人斮足剖心为戏。明史最后记载:窜于九宫山。秋九月,自成留李过守寨,自率二十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缢死。或曰村民方筑堡,见贼少,争前击之,人马俱陷泥淖中,自成脑中鉏死。

剥其衣,得龙衣金印,眇一目,村民乃大惊,谓为自成也。时我兵遣识自成者验其尸,朽莫辨。获自成两从父伪赵侯、伪襄南侯及自成妻妾二人,金印一。又获伪汝侯刘宗敏、伪总兵左光先、伪军师宋献策。于是斩自成从父及宗敏于军。

从这里,我们知道,李自成从小就喜欢弓马骑射,有一定的底子。当时在陕西甘肃,明军重镇从小学习弓马骑射的少年数量还是很多的,李自成的水平应该在当地属于还不错的。否则也不能叫“善骑射”。

后来,李自成跟随亲戚高迎祥一起起兵造反,但是,李自成其实很少亲自参加战斗。他起点比较高,一直都是带兵指挥的角色。

后来,李自成带领20多名骑兵到湖北九宫山侦察地形,但是在山上遇到民团堡垒,被困在山上泥潭当中。战马不能奔驰,最后民团看到李自成人少,蜂拥上来击打,结果一个村民一锄头打中李自成头部,导致其死亡。

当时记载: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直接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入泥浆;一时没拔出来。正在这时,程九伯的外甥金某冲过来,从背后以锄头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其实,当时民团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就是李自成。而且,李自成虽然善骑射,但是显然,水平不属于很高的那种。后来,郑成功大将甘辉被清军追击,也是只剩下30多名骑兵,而且甘辉脚部还中箭,一样30多人斩杀对方一百数十人才力竭失败。

简单说,李自成的功夫就是一个乡镇武术冠军水平,还达不到,甘辉这些真正的猛将水平。所以在混斗的时候,被人一锄头打中头部,也就不奇怪了。


深度军事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推翻明朝建立大顺的李自成,最终在湖北九宫山被村夫(民团)程九百一帮人用农具(镢头,铁锹)当做抢劫的土匪给打死了。

这不是谋害,算是误伤,这是个意外,更是悲剧。

李自成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领袖当中,死的最窝囊的一个,从辉煌到穷途末路,一切都来的太快,也出乎好多人的意外。

让我们看看李自成的造反之路是怎样的轨迹。

李自成年轻的时候,是宁夏银川一个驿站的驿卒。一个最低等的“役”。虽然艰苦,但也还勉强度日。

崇祯元年,为了压缩开支,崇祯采纳了大臣的建议,裁撤大量的驿站,李自成所在的驿站也在裁撤之列。

李自成失业了。

回到家乡的李自成,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因为借了村里大户的高利贷无法偿还,李自成摊上官司,还坐了牢。出来后,他和他的侄子李过一起,把那个大户给杀了。

很快他又被戴了绿帽子,老婆和别人私通,李自成一怒之下把老婆也给杀了。

连杀两人的李自成在家乡肯定是待不下去,于是,李自成和李过背井离乡逃到甘肃当了兵。

李自成是一个狠角色,也是有胆识有能力的角色,很快,他就当上了一个小头目(把总)。

但是,好景不长,在甘肃榆中,为了军饷,他和提拔他的上司起了争执,李自成杀了他的上司,和他的手下造反了。

当时,全国各地造反的队伍很多,李自成后来投奔了号称“闯王”的高迎祥的队伍,李自成很能打,很快就在高迎祥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高迎祥旗下的“闯将”。

后来,高迎祥在和官军的战斗中战死,李自成替代高迎祥成了“闯王”,自此,李自成被称为“李闯王”。

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很坎坷,经历过多次灭顶之灾,但他好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几乎每次都化险为夷,说明李自成这个“闯王”不仅能闯能打,脑子也够使唤,对形式环境的判断也够用,在被围剿最厉害的时候(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只带着十八骑硬是冲出重围逃进了陕西商洛山。

起起落落一直到崇祯十三年,中原大灾,饥民遍野,李自成在河南东山再起,他采纳了李岩的建议,举起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很快,中原的饥民纷纷投入李自成的队伍,李自成“不纳粮”的口号也使得所到之处纷纷拥戴,一时间“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传遍中原大地,李自成的队伍也像爆米花一样的迅速的扩大,很快聚集到百万之众。

势如破竹的“闯王”队伍,成了起义队伍的绝对主力。攻城掠寨占据了河南湖北的大片地盘。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称王,号“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阳打败孙传庭,进而攻占西安。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建立自己的政权“大顺”,年号永昌。

其实,到这个时候,李自成达到了他造反生涯的最高峰。尽管他很快的就攻进了北京,但是,他的事业开始了像坐滑梯一样的堕落。

接下来的事情就像溃堤一般,一泻千里,挡都挡不住。

在北京的大肆抢掠,毫无顾忌的发泄式的腐败淫奢,说明这个“农民起义”的队伍已经变质,已经成为了“乌合之众”。其信仰和战斗力都已经被瓦解。

这就不难理解,在一片石和多尔衮一战,其结果是“溃败”,并且在多尔衮的追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路被多尔衮赶出北京,一直追杀,李自成一路溃逃。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 当时李自成溃逃,明朝残部怕李自成,李自成怕多尔衮,李自成逃到哪里那里的明朝残部望风而逃,李自成占了明朝残部的地方,然后多尔衮再把李自成赶走。,就这样多尔衮在追击李自成的同时,也就一路领兵最远打到江西九江。

最终,李自成逃到了湖北,此时李自成号称还有大约三万兵马,但身边已经不足百骑。

此时,李自成更像一个土匪流寇,九宫山的民团也是这么看的,所以是把李自成当做流窜抢劫的土匪打死的。当时,李自成早就没了“大顺皇帝”的一丝迹象。

这样的结局,和谋害就已经毫无关系,所谓误伤也只是没有想到这个落魄的凶狠大汉,居然就是“大顺皇帝”。

也算是个意外。

更是一个悲剧。

这个悲剧,很多人总结过,郭沫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进行过这方面的总结,总结很到位。

李自成的悲剧,最根本的是三点:

第一,作为农民起义,李自成集团自始至终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政治诉求,“闯王来了不纳粮”更像是一句口号,并且是经不起推敲的口号。

第二,李自成的队伍扩张速度太快,导致队伍的成员成分复杂,从后来的情形来看,队伍当中的投机分子太多,看起来很强大的队伍实际上是各种机会分子纠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

第三,李自成本人和他的团队核心成员本身也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迅速的成功和长期的忍耐,使得享乐和杯水主义占据了绝对的主流,队伍中严重缺乏有识之士和贤能之士。所以,一场推翻大明政权的起义,最终变成了抢劫和屠杀。

真是糟蹋了一场好戏。


步武堂


这是闯王用的障眼法,不可相信。大家不要忘了,李自成可是真刀真枪的十几年打过来的,对这样的说法鬼才相信呢。根据我这些年搜集的材料来看,闯王其实是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在湖北的一座庙里出了家,他把这座庙改名叫做:奉天庙。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李自成的自封是:奉天大将军。不过在李自成晚年时,他悄悄地回到了米脂县,他的家乡。根据当地的人在一座山顶小屋里发现了李闯王的佩剑就足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用户6205376837


这个死法己经板上钉钉。

十八骑,遭遇埋伏地方民团组织,最后力战身亡。据记载,尸身所穿服饰和所配武器是李自成,但面部被砍烂,无法辨认。

先别说误杀和谋杀,如果往这两点上说,有些掉坑里的感觉。

先说面部无法辨认一说。

第一点:武装头目如果知道是李自成,为啥打死后不取了人头而要砍烂,可要知道这颗人头的价值。

第二点:据说还有几万队伍一起行军,一个小小的地方民团能打得过推翻大明的军队?岂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两点说完,再说一下未死之说。

据说是千人的地方民团加上大明残余部队把李自成包了饺子。为了大顺将来,一部亲随将一死去大将换上李自成的行头,把脸砍花,然后和李自成在混战中突了出去,后来一起出家当了和尚。


骁勇34


不请自来,作为中国近代史最后一位成功推翻政权的农民起义领袖,拥有“闯王”头衔的李自成本身就是个传奇,至于他的死也是众说纷纭。



对于闯王之死在民间有两个流传最为广泛版本:一、闯王兵败,出家为僧,圆寂终老;二、在兵败逃亡途中在九宫山被杀。



关于第一种传闻,在乾隆年间一个名为何璃的澧州知州曾在自己的著作《
澧州志林•书李自成传后》中提到,李自成在夹山寺出家,法号“奉天玉和尚”。在奉天玉和尚的遗冢之中,曾发现了许多宫廷用的玉器。



何璃在寺中还遇到一位陕西籍老僧人,据说曾照顾奉天玉和尚40余年,从他口中得知了奉天玉和尚的相貌与闯王颇为相似。



另外,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奉天玉会不会就是奉天王所演化的呢?



武侠大师金庸在自己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中也利用了这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桥段,让出家的闯王成为阿珂的父亲,而母亲则是让吴三桂冲冠一发的陈圆圆。



而这样的设定把明朝公主九难(阿九),李自成、吴三桂、陈圆圆几个历史中的人物巧妙的连接起来,不得不得不佩服金大侠笔下功力之深厚。




关于第二种闯王兵败被杀传闻,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他们认定九宫山就是李自成最后的归宿。





当然,李自成在九宫山之死也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闯王带领二十几名亲兵在九宫山被村民认出,逃脱不得所以自尽而亡。另一个说法是讲兵败的李自成逃到九宫山,被当地的寨主程九伯手下剿灭,还因此得到朝廷的赏赐。据说当时朝廷的名官汤若望也曾证实这个说法。



另外,根据湖南通城九宫山续、廖、姚、杨四大姓氏的百姓后人口中流传的故事中有如下一段:李自成被杀之后,其尸首被侄子李过抢回,并灭了其中一个村子才撤兵而归。





不管以上两种关于李自成之死的传闻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闯王最终的归宿仍旧是个未解之谜,各位同学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