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達

翻開世界文學史的繽紛畫卷,我們不難發現,大凡有所成就的作家、詩人,大都有一番不為人知的痛楚和經歷。起初我對此感到困惑和不解,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後來漸漸的也就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認識。

其實,想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作家、詩人,天賦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才華,究其一生如何勤勉和努力,也充其量是個二流的作家。

單是有才華還是遠遠不夠的。離開自己的主觀努力,大都是一無所成的。也就是說,自己的主觀努力在某種程度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至少是在作家的成長過程中起到加速或減速的作用。

文章憎命達

作為一名有才氣的作家,自己的勤奮努力自然必不可少。翻開中國文學史畫卷,就如曹雪芹先生寫作《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些心血的付出,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以說,曹雪芹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創作這部名著,這是他一生全部心血的結晶。單是《紅樓夢》的文學價值,就足以讓曹公永垂青史。能寫出這樣大部頭的鉅作,沒有一番貴族子弟從天堂跌落地域的悲慘經歷,也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紅樓夢》裡面涉及的人物之繁多,物品之豐富,文采之高深,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也絕非做得到的。

文章憎命達

作家創作的作品,大都是有一定的物的影子。這就是所謂的原型。這是我們進行創作的出發點和載體。離開這個載體,想寫出光輝鉅著也是不可能的。

作家需要有豐富的生活經歷,一定環境下的情感體驗,社會生活是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的源泉。

當代作家路遙,生於陝北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時常出現食不果腹的時候。就是這樣的苦難經歷,成為他以後創作的起點。

文章憎命達

這日子雖然艱苦,他自始至終都是熱愛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浮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路遙是不幸的,他的童年、少年時代在飢餓和貧窮中度過,食不果腹成為他刻骨銘心的記憶,後來他又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

文章憎命達

路遙又是幸運的,這一生中,有愛他的父母和親人,有幫助他成名的伯樂。有不時向他深處援助之手的朋友,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可謂碩果累累。代表作有影響深遠的中篇小說《人生》和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一、二、三部)等。

“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

文章憎命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