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閱讀時間:8 分鐘

視頻:0

閱讀難度係數:1 (1為最容易理解,5為最難理解)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2016年,做為車迷,你肯定看到過紀錄片電影《The 24 Hour War》。片中60年代的福特和法拉利經歷了甜蜜—>夢碎—>決意—>挑戰—>登頂一系列過程,代表著美國戰勝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歐洲貴族法拉利。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2017年10月,新的福特紀錄片《The Return》上映,記錄了福特GT從2013年啟程秘密準備並備戰50週年慶2016年勒芒24h的歷程。11月上海當下,福特GT GTE賽車即將面對今年已獲得三場冠軍,積分榜上領先的法拉利488 GTE。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WEC GTE-Pro組最特立獨行的勒芒冠軍—福特GT對壘法拉利488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福特GT鳳凰涅槃隱秘地重生 vs.法拉利488吊人胃口

1966-69年福特曾經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奪得四連冠。作為第一個勒芒奪冠的北美製造商在首勝五十週年之際,最好的紀念方式就是再獲得一場勝利。在全球最受矚目的賽場,用一輛驚豔的冠軍賽車來吸引觀眾的目光也是對福特性能部門產品絕佳的推廣。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因此福特聯手Multimatic賽事技術工程公司以及北美著名的Chip Ganassi車隊一同打造了全新的福特GT賽車重返賽場。新車的開發過程被稱為“鳳凰計劃”高度保密,直到推出時沒有人甚至福特公司內部員工都不知道這個項目的存在。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2011年,隨著法拉利458逐漸奔向自己的主人,從市場到媒體已經漸漸褪去了對458的熱潮。一項全新的計劃開始浮上水面,一輛黑黑的458偽裝車經常被“汽車狗仔”們拍到鬼鬼祟祟地在馬拉內羅附近跑圈,測試。沒錯,那就是488的工程樣車。和福特GT完全不同,488從一開始便沒想給什麼人以驚喜。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福特GT的“黑科技”vs.法拉利488的“平常科技”

和其他GT賽車誕生源於民用車定型之後非常不同,福特GT的民用車版與賽車版是同時設計、打造的。而打造一輛冠軍賽車並且性能超群的街車絕非易事。福特性能部門全球總監Dave Pericak說到:“新的福特GT上你很難找到與其他車型共用的零件”,所以這是一輛從零打造的高技術結晶。車身底盤使用Hypercar例如法拉利LaFerrari才會使用的手工碳纖維一體成型技術。所以也有人認為此車不能算作是從民用改造得來的GT賽車,而是一開始便準備好的“準原型車”賽車。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相比法拉利則要“穩重”的多,以鋁合金車架為主,放棄了成本高昂的碳纖維一體成型車身。不過換裝了全新心臟:3.9L V8渦輪增壓引擎,倒是一步將488推向了上一代頂尖超跑的動力領域。這方面法拉利與福特相同地選用了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可變氣門正時的一系列最先進引擎技術。從最終表現來看,可謂雙方不相上下。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新GT採用的3.5L渦輪增壓V6EcoBoost發動機雖顯得“離經叛道”,卻也具有足夠實力。傳統的福特GT40賽車以及野馬都採用了經典的V8發動機,所以很多車迷會失望的問為什麼新的福特GT卻沒有采用?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這是因為6缸發動機更能符合福特GT尾部逐漸收緊的車體設計,同時結合了更先進的技術(整合了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可變氣門正時等)。為了提高發動機的性能與耐久性,Chip Ganassi車隊提前將其裝上戴通納原型賽車(Daytona prototype),在2014-15年的IMSA耐力賽場進行測試,用實戰來幫助開發。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福特GT “準原型車般”造型vs. 法拉利488造型的進化

福特GT賽車最抓人眼球的還是它獨特的空氣動力學造型設計。車體前部的氣流通過前唇兩側的開口導向前輪冷卻剎車系統。在車身正後部凝視,你會發現大大小小的鏤空目不暇接,仔細看連車尾燈當中都是空的,好讓從渦輪增壓器洩壓閥排出的氣體通過。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同時低矮的車身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氣阻力,車體兩側的巨大通道將流過車體表面的氣流疏導到尾部,提高尾部高速行駛時的下壓力與穩定性以及過彎時的抓地力。新賽車在勒芒在勒芒的一經亮相,便毫無懸念的奪得了GTE組別冠軍。但488GTE緊隨其後拿下的第二名,就像是在預告2017年自己會更加強勢一般。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確實,乍看之下,488只像是458側面“被砍出”大型散熱孔一般外表略有進化,但其實整車巧思不斷。就從那個“被砍出”的大洞來說,那是巧妙結合了發動機、中冷器以及變速器差速器散熱通道的一箭多雕的設計。再看車頭前唇,後視鏡等各個細節都是在風洞內經過驗證的改良之作。雖然造型上越獨特的車可能會獲得更好印象分,但賽場上這臺488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2017 FIA WEC 上海站 GTE-Pro組

福特對壘法拉利

今年法拉利的兩臺車#51和#71顯得相對勇猛,其中#51更是拿下了三站分站冠軍,但其實積分上由於勒芒相對的不走運,他們並沒有與其後的其它車手形成較大分差。目前總積分排行榜上他們僅以120分領先保時捷#91車的115分以及福特#67的102.5分。可以說前四名的車手都處在年末車手總冠軍的激烈爭奪之中。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所以在富士分站受到天氣極大影響後,福特車隊將未來兩站重心放在了車手年度總冠軍的爭奪上。其中上海站由於2016年福特這裡1-2完賽的亮眼表現成為了最有希望幫助#67一舉反轉分差的重要賽事。#67車手AndyPriaulx更是覺得此戰將會意義非凡:”去年的上海站讓我們收穫了完美戰績,所以在富士站成績不利的條件下,我們更需要一場穩定、強勁的比賽。接下來還有兩場比賽,我們依然在(車手冠軍)角逐之中,所以信心百倍。上海賽道很適合福特GT,所以我們必須爭取獲得最大分數,這將是今年一錘定音、最關鍵的一局!”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拓展內容

福特賽車的起源

1901年,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外的駕駛俱樂部1.6km的環形賽道上用自己設計的第一輛賽車Sweepstakes擊敗了那個時代汽車製造/比賽最有名的亞歷山大·溫頓。從那一刻起福特和汽車比賽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一年後,重新設計並打造的福特999賽車鑄造了福特賽車在汽車比賽史上的重要地位。這一年在巴尼·奧德費爾德駕駛下,999又一次贏得了對亞歷山大·溫頓的比賽,並不斷創造著記錄:1903以96kph平均時速跑完了印第安納Fairgrounds土路賽道;1904年在亨利福特本人駕駛下創造了一英里世界速度記錄。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福特賽車的輝煌史

對熟悉福特的人來說,野馬甚至是福特GT都是讓他們魂牽夢繞的經典車型。其中不乏由於歷史上是參賽車型才流傳下來的車名。以野馬為例,大家網上常見的謝爾比GT350名稱就來自於60年代後期參加Trans-Am房車賽的福特賽車GT350R。當時的Trans-Am賽事集中了美國各個品牌下的肌肉車參賽,野馬和科邁羅、挑戰者結怨就是在當時的賽場上。同期的Boss302車型也隸屬於這一賽事。

1966 Shelby MustangGT350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1967 Mustang GT Shelby Boss 302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而福特野馬Boss429則是換裝了429(7.0L排量)引擎主要用來跑直線加速賽事的賽車。

1969 Mustang Boss 429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福特GT40的名號就更是家喻戶曉了,66年第一次以美國車隊身份挑戰並打敗了法拉利獲得了勒芒24h耐力賽全場冠軍,並將奪冠勢頭直接延續到三年後的69年,創造了一段佳話。

1966 Ford GT40 MkII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完!

「科普」福特vs.法拉利:從民用到賽用,持續半個世紀的纏鬥

歡迎車迷與我們互動交流,如您對此文有任何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傻豹豹賽車工作室的微信公眾號反饋給我們。希望不吝賜教,非常感謝!

搜尋我們的故事頻道:

微博平臺:@傻豹豹賽車工作室_Felix

說客:FelixRacingStudio 或 傻豹豹賽車工作室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felixracing37/

還有我們成員的微博:

@HenzlerTsui

@Leo_海洋

@YuanGS10

@sdoughnut

@西紅柿先生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