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日报」法特镇扶贫“娃娃”送福来

「江城日报」法特镇扶贫“娃娃”送福来

「江城日报」法特镇扶贫“娃娃”送福来

江城日报

法特镇扶贫“娃娃”送福来

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任贺

不久前,通过吉林市蔬菜批发市场渠道,舒兰市法特镇杨林村和黄鱼村扶贫蔬菜种植项目的10公顷娃娃菜喜获丰收,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两个村的106户贫困户有望借此脱贫。

近日,在杨林村78岁的贫困户韩福清半亩多地的园子里,在村党支部书记刘彬的召集下,10多名帮工帮他家采收、搬运娃娃菜。“种娃娃菜挣得多啊!以前,我这园子种点儿一般的菜和苞米,没有收益。今年改种娃娃菜,一年能种两茬。今年旱,我家全年纯收入能有2400多元;不旱的话,我家全年能纯收入3300元。这以后的日子啊,就不愁了。”不能劳动的韩福清笑着说。

韩福清是杨林村和黄鱼村扶贫蔬菜种植项目的受益人。该项目是法特镇在今年脱贫攻坚工作中创建的扶贫产业项目。在年初谋划项目时,该镇紧紧把握长效脱贫的指导思想,借助村民王子辉的娃娃菜种植资源,创建了娃娃菜种植扶贫项目。该项目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舒兰市文友蔬菜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吸收两个村的全部贫困户106户入社。每户贫困户按最低2分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进行菜籽和肥料采购、种植技术指导、田间管理、产品销售。

舒兰市文友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谢文友是吉林市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商,有顺畅的市场渠道和成熟的种植技术,带动了村民王子辉等亲属种植娃娃菜。

“娃娃菜种植成本低,技术好掌握,市场需求大,一年可以种两茬。今年旱,一分地一年纯收入400多元,不旱的话一分地一年纯收入500多元,这比种玉米一年一分地才100元左右强多了。”刘彬说。

“这个项目有40亩地为杨林村的机动用地,产生的收益将用来给本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红,保底数是每户500元。这个项目不仅能提高贫困户收入,还激活了庭院经济。从第一茬来看,这个项目今年实验成功了,等第二茬也种植成功后,明年我们将扩大规模。这样,依托谢文友这个能人,两个村的脱贫攻坚就有了一个长效稳定的项目,106户贫困户就能稳定脱贫。”法特镇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