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工具地圖和文化地圖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剛剛結束,此次會議推進了中非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有意思的是,從目前的地圖來看,中國是最早在地圖上表達非洲大陸的,中國與非洲“聯結”在明朝就有了。

解讀工具地圖和文化地圖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地圖是人類對地理空間認知的工具。當下,地圖已成為大數據的集中體現,運用於現代人生活,以及經濟、軍事、環境等方面;另一方面,歷史上保留下的古地圖又為研究者在科學史、文化史、思想史等領域提供了形象材料——有的地圖為歷史上的謎團提供了線索,或者本身就是一個待解之謎。

《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地圖領域的學者,他們從不同角度解讀了作為工具的地圖和有著文化內涵的地圖。

從二維空間到多維空間

“現在通過手機地圖就知道你在哪兒,你可以查到想去的飯店,查到店裡的菜品、價格,甚至預訂。”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圖學家高俊向記者表示,現代地圖的功能已遠遠超過傳統地圖,但是,“這些都是在傳統地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傳統地圖只是描繪地面,現代地圖擴展到描繪空間分佈的現象,包括社會現象、經濟發展、政治形勢、人口、歷史的軌跡等,幾乎一切與空間存在關係的現象和事物,都可以在地圖上表達。而且地圖表達的結果,比文字更生動、更清晰。

“近幾年,地圖發展得很快。”高俊解釋說,此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圍繞地圖本身來做,限制在地圖學的範圍裡尋找最好的表示方法,如怎麼把地圖做得更精緻。更新快、精度高、現實性好,可信度就越高。

而現在,隨著人們對環境及空間認知的深化,地圖在一定程度,已從物理空間進展到認識空間、意識空間,從二維空間變成多維空間。

“空間的範圍還在逐步擴大,到虛擬空間、網絡空間,以及賽博空間。”高俊說,以計算機和大數據為基礎製作多維虛擬空間,事實上很多物理空間的現象是看不見的,因此用虛擬現實的方法才使它們可視,即“可視化”。

以軍事上聯合作戰地圖為例,原先的軍事地圖僅能表示出打仗地點的山地、河流、人文等,現在則可以利用虛擬環境來進行作戰模擬推演,在環境裡展示各種方案的對抗。

“指揮員面前的地圖,已不是一般地圖,是綜合的作戰指揮可視化平臺。”高俊說,儘管有人不認為這是地圖,但事實上,最後的數據彙總、相互關係的顯示還是靠地圖學的基本原理。

“什麼是現代地圖?我認為是具有空間基準的、以動態來描述社會的現象和物質運動的圖。”高俊表示。

和其他學科一樣,地圖學的發展必然是要跨學科的。

因此,高俊提出,對於地圖史研究,從歷史的角度或者從技術的角度都有一些侷限性,如果從空間認知的角度研究地圖史,那麼地圖就代表那個時代人類對空間認識的水平和程度,這是一個新的探索方向。

“近年來,我國的地圖學史研究出現了繁榮景象,已打破了幾十年的沉悶空氣。”高俊對此很欣喜,他認為,早期研究地圖史的大多是地理學家和文獻目錄學家,隨著測繪科學技術及其生產管理體系的出現,地圖作為測繪業務的最終產品,其發展進步的歷史引起了測繪專家的重視。後來,地圖的文化和藝術特徵又激發了人文學者的興趣。“地圖是空間認知工具的觀點逐漸被學術界認可,這是腦科學和人工智能的核心問題之一,有可能從內容到式樣改變傳統地圖的生態。”

從交流到傳播

現代地圖體現的是大數據,為當代人提供諸多便利;古地圖則表達出豐富的內容。

高俊特別提到,除地圖學通史之外,這幾年進展最快、生命力最強、成果最多的是對著名珍品地圖的深化認識和館藏古地圖的發掘和分析。古地圖在版圖領土、經濟發展、地緣關係、政策制定、氣候變化、人文歷史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歷史鑑證作用日益突顯。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剛剛結束,此次會議推進了中非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有意思的是,從目前的地圖來看,中國是最早在地圖上表達非洲大陸的,中國與非洲“聯結”在明朝就有了。

“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進行了為時兩個月的展覽,其中包括《兩儀玄覽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等幾幅重要地圖。前者於1949年在瀋陽故宮被發現,該展覽把地圖擴展到一面牆那麼大,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世界各國的地理以及漢文的地名與滿文的註記。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是朝鮮人於1402年繪製的第一幅世界地圖,主要依據當時兩位來華使臣從中國帶回去的兩幅地圖。

“核心問題是這幅圖是如何在永樂之前,將非洲和歐洲畫出來的?”中國地圖史專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汪前進對這次展覽讚賞有加,同時也向記者介紹了這幅地圖的來源和價值。

但他提到還有一幅更重要的地圖,繪製時間比《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更早,且為中國人所繪,即《大明混一圖》。

《大明混一圖》清楚地標出了非洲、歐洲、地中海、尼羅河等地。汪前進對這幅地圖作過深入研究,認為這幅圖繪製時間約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比上一幅地圖早十幾年。

兩幅地圖都是在鄭和下西洋之前就繪製出來了,圖中的非洲和歐洲,繪製者是如何知道的?汪前進認為應該是依據阿拉伯地圖繪製的,“通過地圖能看到文化的交流和科學的傳播”。

十幾年前,《天下全輿總圖》在國內外引起極大關注。該圖不僅繪製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甚至還有南極洲和美洲。此圖的收藏者認為,此圖雖繪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但是一張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複製品,反映了天下諸番嚮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進貢的場景。

不少學者都不認為這幅地圖是明代繪製的。汪前進說,從這幅地圖中繪的“東、西兩半球”就能看出其破綻所在。

中國傳統主流觀念中“天圓地方”為正統,如人們熟知的古代“圜丘祀天”與“方澤祭地”,所以中國人在利瑪竇來華之前是不會繪製兩個圓形的半球地圖的。

而古希臘人很早就認為地是圓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完美的天體是圓的,地是天體,所以也是圓的。歐洲人大多數時間認為地球是圓的,他們的這一思想雖然三次傳入中國(第一次在唐朝以前,第二次在元朝),但只有到了第三次明末時才被較多的人接受。

汪前進認為,所以,《天下全輿總圖》只能繪製在第三次之後,乾隆二十八年應該是此圖的初繪時間,依據的是來華傳教士帶來的地圖。

從讀圖到地圖文化

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的數字化建設,使古地圖研究的細化和深化成為可能,高分複製設備促使了精品古地圖作品選集出版,從目錄學索引到地圖實物影像的參照,從根本上改變了讀者的研究方法。

“讀圖時代,形象直觀的地圖容易讓人們接受。”汪前進認為,“自帶光環”是當下古地圖在民間受到關注的原因之一。

古地圖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現在一些省市在編地方歷史地圖時、有些機構在進行水利建設與城市規劃時都需要古地圖,而對於近年來的釣魚島、黃巖島、西沙、南海等海疆權益保護問題,古地圖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對於歷史問題,地圖更是可以作為直接證據。汪前進舉了一個例子,日本在侵華前繪製了很多詳細、精確的中國地圖,這些地圖是他們侵華的證據,還有研究者在地圖中找到了日本人否認的南京大屠殺的一個重要地點。

海洋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梁二平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專注于海洋地圖研究,策劃了多次相關展覽,並出版了多本圖書。在他看來,雖然現在對古地圖有興趣的人多了,但“中國民間一直沒有良好的地理學傳統”。

西方民間有著至少500年的研究收藏地圖歷史,而中國則是在改革開放後,地圖才與公眾有了聯繫。有一些文化人開始研究地圖,並推廣普及地圖文化,至今不過40年。

非科班出身的研究者中,有“北楊南梁”之稱,“北楊”是楊浪,“南梁”是梁二平,前者出版了《地圖的發現》(正、續編)。

民間地圖研究者,多是從收藏地圖開始,如楊浪,幾十年收藏了幾千張(冊)各類地圖。

梁二平則以收藏海洋地圖為主,他的書《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中國古代海洋地圖舉要》出版過多個版本,每次再版他都“樂此不疲地修訂”。

研究古地圖,能看到一些國家如何通過航海探險與海上貿易崛起,如何有了地理發現,如何在地圖上“用心”篡改和遮蔽。“能夠還原一段歷史,是非常有趣的事。”梁二平表示,沒有古地圖就沒有證據,更無從談還原。

從業餘到專業

今年春節晚會上,一幅長卷古地圖《絲路山水地圖》驚豔了全國電視觀眾。整幅地圖採用中國國畫的碧綠山水方式繪成,幅寬0.59米,長30.12米,繪於縑帛之上。

此後這幅圖的真假、圖名等又引起爭議。從另一方面來看,無疑是中國古地圖的一次科普。

汪前進向記者解讀了這幅圖。他不否認《絲路山水地圖》是一幅古地圖,但至少圖名的確存在問題。

一般來說,古地圖圖名有三種類型:一是原圖圖名,為繪者自題;二是若原圖無名,收藏家擬名;三是今人代取。汪前進認為,為古地圖擬名應根據古圖的內容、類型、地域、年代等要素來定名,要符合歷史,而不是根據現代的概念與現實的需求。《絲路山水地圖》原名不得而知,因收藏者寫了“蒙古山水地圖”幾個字,所以北京大學教授、該圖研究者林梅村依此命名,這個尚且說得過去,但要清楚地交代為收藏者所標名;出鏡時定名為“絲路山水地圖”,這就不符合歷史事實與定名慣例。

地圖是地理的形象表達,地圖測繪本質上也是一種技術。汪前進認為,學習與研究古地圖首先要了解地圖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地圖的功能、特點是什麼,瞭解不同時期的地圖不僅是地理知識的載體,也是思想觀念、文化觀念、政治觀念等的載體。

比如說中國古地圖很少畫疆界,即“有疆無界”現象,這是古代地理學的觀念,也是中國政治文化的傳統觀念。

又如中國古地圖的方位表達與現在不同,宋以前的地圖,是南在上、北在下,宋之後全國地圖就改成北在上、南在下。但如果是局部地圖,則是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都可以在上,所以看地圖時一定要先看清楚方位。

中國古人畫地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見到什麼畫什麼,即做加法,固然是實事求是,但是缺乏想象力;歐洲古人畫地圖是根據邏輯推理,雖然沒有看到,他們覺得應該有,就先畫上,發現沒有了,再去掉,這叫做減法。如他們早期的地圖上就畫了南極(稱為未知大陸),這是從力學的角度推測如果地球的北半球有連續的大陸,南半球也一定會有,不然地球在空中就會翻轉,後來通過探險,發現沒有那麼大,就一次次往下減,減到實際情況的樣子。之所以許多流傳下來的古圖上有南極大陸,並不是因為他們去探險過。如果不知道這一特點,還會認為歐洲人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有南極的存在。

汪前進說,中國專門做古地圖研究的人還是不多,但現在使用到古地圖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的加入,相信會促進並豐富古地圖研究。

《中國科學報》 (2018-09-07 第1版 要聞)

■中國科學報記者 溫新紅

原題:新地圖 古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