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常用10种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肩负使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改变思维、启迪智慧、积淀素养、点化生命。

课堂三重境界:1、生动型:教师讲的生动(讲授式);2、互动型: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为教服务的(互动配合、启发式);3、自主型:学生小组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为学服务的(发现、探究式)。

一、凯洛夫的讲授法基本流程

1)导入,复习旧知;

2)讲授新知,

3)巩固练习;

4)总结;

5)布置作业。

(注:把要讲的内容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先思考,就变成启发式)

二、合作学习(高效课堂)基本流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3)学生自学、对子对学、小组群学(合学);

4)展示(个展、组展、班展);

5)学生点评、教师点拨;

6)小结、拓展、提升(盘点);

7)反馈检测;

8)小组、个人自我反思。

核心操作要点:1)学、展、点、结顺序可以颠倒、侧重点可以选择、环节可以组合(最优化原则,依据学情、学科、内容选择)如学、点、展、结——点、学、展结——学、结、展、点等;2)学、展、点、结步骤可以省略(最小化原则,一步能完成的就不要拖成两步)如自学能完成的就不合学,合学能完成的就不展示等;3)层级递进原则:展示、点评4)环节同步指导原则:每个环节要对学生进行流程指导、学习方法指导;5)评价跟进原则:激励性评价要贯彻始终。

变式一:1-2-4合作学习模式

1)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2)独学学一退三知识;

3)对学学一退三知识;

4)群学本节新学内容(合学)

5,展示;

6)教师点拨(重点讲);

7小结;

8)课堂检测。

变式二:4-——2——1翻转合作学习模式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3、教师点拨重点知识点,学生背诵记忆;

4、围绕该知识点出题进行思维训练的群学,

5、同侧学生帮学;

6、教师出题独学;

7、小结;

8、检测。

(注:1、2、4分别指的是独学、对学、群学)

三、思维生长素养课堂的基本结构

学习目标与素养目标基本流程

1、思维激发(导入):提倡真实情景导入;

2、思维导引:搭建脚手架;关注结论更要关注过程;

3、思维的表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一刀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独立做,可以两人讨论,可可以多人讨论,可以问教师,可以问学生等)进行四维探究(概括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精练)

4、思维的迁移:是什么的习题少些,变式训练、理解、应用习题多些;

5、思维的内化:构建知识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掌握总结:冥想、思维导图。

四、早读课基本流程:

1)、教师向学生明确早读目标,要求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分层;并明确诵读记忆时间。

2)、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记忆方式诵读记忆。可大声读也可小声读甚至默读;可坐着读,也可站着读甚至选择位置读;可在室内读也可在室外读;可个人读,也可对读、群读;可先读后写也可边读边写;可借助关键词、逻辑关系等寻找规律读记也可借助思维导图读记等等。

3)、5分钟早读效果检测。选择自测、互测、抽测等形式检测效果。

4)、优等生不能陪读。规定早读目标完成后,要让其养成自定个人早读目标。

五、晚自习

分区依据:1)学习方法;2)难度不同;3)题量不同。

同一内容,优等生独立钻研会(会学),中等生合作讨论会(学会),学困生教师点拨引导会(讲会):难度不同:优等生做拔高题,中等生做能力提升题,学困生做基础题;题量不同:对优中差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数量做不同要求。

晚自习六条路径

策略一:分区上自习。将教室分成三区:优等生独立钻研自我提升区,中等生合作讨论消化区;学困生教师重点辅导区。同一内容,优等生独立钻研会(会学),中等生合作讨论会(学会),学困生教师点拨引导会(讲会):难度不同:优等生做拔高题,中等生做能力提升题,学困生做基础题;题量不同:对优中差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数量做不同要求。

策略二:1十1X3学习法。前10名独立钻研或联合攻关;中间10名每人带3名学生组成习学小组,让中间学生当小先生为本组3名学生讲题,教给别人听是最好学习。

策略三:1+1帮扶法。以学科为单位,同桌采取好差结对,差生随时可以向好生救教,对偏科补救非常有效。

策略四:1对1过关法。教师可将重点题型(任务)分别写在不同黑板上,教师抽题让学生一一过关。前半时可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疑问困惑。

策略五:真正自习法。每周安排2节晚自习让孩子支配,即学什么学科,学什么内容完全有学生做主,教师不得干涉!自习课上学生可整理学习笔记,可预习明天学习内容,可偏科补救,可做作业,可看一些文学书,可写日记等。

策略六:冥想法。到宿舍洗舒好,躺在床上对当天所学内容过一下电影,让白天所学内容从临时贮存变成永久贮存,从浅层记忆到深度记忆,对沒有回想起来内容,明天早上抓紧再温习一下。

六、复习课基本流程

1)、让学生选择不同方法对单元知识进行疏理、归纳、总结,把碎片化知识构建成系统知识网络。总结方法有:罗列法、比较法、列表法、知识树法、魚骨头图法、思维导图法。步骤为:自我初步总结一一观看、学习优秀学生总结一一修订、完善自己总结一一理解消化记忆总结中涉猎知识点。(精学)

2)、师生、生生合作对本单元题型、解题方法、思维类型进行规律加典型例题式总结。(精析)

3)、生生合作对典型例题(特指逆向思维、变式思维、综合思维的题)进行剖析。让学生分享易错点、易混点及积累好题。(精练)

4)、独立完成检测(精测)

5)、习后反思(精结)。

若复习课内容较多,可釆取一课二上。一课时完成1,二课时完成2345。

七、习题课基本流程

(1)个人对错题本上的错题进行二次慎思;

(2)小组围绕“知识点梳理、易错点、易混点辨析”进行合作学习;

(3)教师可围绕“题型盘点、思维方法小结”进行适当的点拨、拓展、提升;

4)对子、师徒可围绕速度训练、准确度训练、题组能级训练互相出题检测。

八、试卷讲评课基本流程

1)运用图表对本次考试结果进行激励性的正能量评价,忌对考的不太好学生讽刺挖苦。比如语文就可这样通报:总分前5名,男生前5名,女生前5名,进步最大(男女)前五名,作文前5名、阅读前5名,积累前5名等;

2)学生个人自我订证,寻问別人讨论订证;

3)师生合作重点订证。可按错因、知识点、一题多变等程序组织,可釆取让若干个优等生对错题同步展示,其余学生哪个题不会去听哪个题,即同步展示、流动分组。

4)让学生对错题进行五步纠错。找出错题原因;规范订证;找一至2道同类题变式巩固;疏理本题涉及知识点;思考此题还会怎么考。

5)考后分析:成绩评价,影响成绩主要因素、采取的措施。

九、作文评讲课

模式一:二次作文基本流程

(1)自读老师修改后的文章,思考这样修改的原因,并能结合自己的看法为老师的评语写一段话;

(2)通过互相交流批改后的作文,小组内评出最佳题目、开头、结尾、精彩的细节描写等,并将成果展示出来供大家鉴赏;

(3)合作研究典型作文病例;

(4)借鉴别人的作文成果,对文章结构、细节描写等出现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改或补充(二次作文)。

模式二:评学一体化作文指导课基本流程

1)首先出示学习高考考纲作文要求及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出示并让学生阅读三类作文案例各一篇;

3)让学生对照评分标准划类打分并从内容中心、结构、语言、书写说出依据;

4对公认一类作文进行赏析,写出自己可借鉴地方;

5)对三类作文研讨提出修改意见,使其成为一类文。

十、读说写一体化课型的基本流程

1、读通、读懂、读出感悟

1)针对朗读难点,借助朗读符号,进行有效朗读指导。

2)围绕“课文写了什么?”与“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把自己的阅读积累、感悟尤其是阅读对自己写作的启示说出来与同伴分享。

1)说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2、说好在什么地方;3、举例说运用

3、将感悟出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1)写作2)、分享

4、从“读说写”走向“写说读”的第二次循环。

温馨提示:

1、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新教师应对下列观点进行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表述要规范、严密、通俗,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或产生歧义;每节课要有主干问题,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能串成串,形成链状结构;不能从原来的满堂灌演变成现在的满堂问;提出问题后至少要有一分钟的侯答距,让学生有思考、梳理答案的时间;不能先叫学生再提出问题,更不能以回答问题作为体罚学生或出学生洋相的手段;课前、课中、课后提问的重点应有所侧重:课前激趣,课中深层次理解探究,课后总结梳理;教师提问时应少采用直问,多采用“曲问”、追问;教师提问时应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或书上有现成的答案等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低级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让学生照课本念,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并且语言要规范;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或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提示、总结;课堂提问要坚持让潜能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程序依次进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勇敢站前来,体面坐下去;要逐步培养学生提问题意识,要尝试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要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传递,教师不能做唯一的投篮者;教师要在学生自我感觉无疑时再产生新疑,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结束不能让学生带着句号走出教室,要上学生带着问好走出教室。

2、课堂上的发言,请谁,不请谁;先请谁,后请谁,不是稀松平常的事,这关系到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的热情。请谁发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请那些不主动发言者。如果想激起思想碰撞,把问题推向深入,就请那些从神色上看明显持不同意见者。如果教师想判断讲解的效果,可以选择中等层次的学生发言。那些有发言要求而不好意思举手的学生,通常性格内向,比较拘谨,教师要给他们较多的发言机会。如有许多学生举手,一般遵守两个优先的原则:发言次数少的优先,先举手的优先,并向学生讲明这个原则。这有利于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热情高,发言的学生多,思维就活,思路就宽。

3、问题设计技巧:变直问为曲问;化顺问为逆问;变散问为聚问;变端庄问为诙谐问;变封闭问为开放问;变统一问为分层问;变是什么问为"为什么、怎么样"问;变单一问为综合问;变学科问为跨学科整合问。

4、设计追问问题十字诀:假、例、比、替、除、可、想、组、何、类。 假就是以以“假如……"的方式追问;例就是让学生举新的例子;比就是让学生比较两个概念或问题的异同;替就是让孩子想一想有什么可替代的;除就是让学生思考"除了……还有什么";可就是问学生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孩孑想象各种情况;组,把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如何;何,就是六何:为何、何人、何时、何处、何事、如何;类,让孩子类推各种问题。

核心素养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1、有问题、体现原生态的真实课堂。平实、朴实、扎实是其本色;学习真实发生,有学、有习学、习互动是其本真;关注预设更关注生成;有问题、有遗憾、体现原生态方显其真。

2、让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是对学习力培养的学习,是学习力提升的学习:感知力是入口,思维力是加工,创新力是出口。感知力是学习力前奏,思维力是学习内核,创新力是学习终极结果。是解决问题层次逐级提高学习:培养学习力问题选择时层次:给问题、给方法、找结论;给问题,悟方法找结论;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找方法、寻结论。是从当前同质化整齐划一的学习向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变革的学习。是学习时空、学习方式、学习工具走向多元化的学习。是从仅关注传承知识到更关注创新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仅是课堂学习单纯消费者到还是课堂贡献者学习。

3、启迪智慧、改变思维,让思维生长的课堂。

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从仅改变思维提升到让思维生长。寻找思维停靠点、思维激发、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多元表征、思维碰撞等皆为改变思维手段、工具、目的,终极指向应然、实然指向一定是让思维生长。当然反思、顿悟同样指向让思维生长。思维生长表现在思维的深度(长)、广度(宽)、厚度(高)单向或多向增加。让思维生长路经:对主干问题认识,让学生从点状碎片化局部思维到整体系统化思维;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辩证思维;从结果思维到过程思维;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借鉴、传承思维到质疑、批判、创新思维。

4、构建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的课堂。关系是课堂生产力,改变课堂先从改变关系、改变情感开始!关系影响态度、效果。

5、内化规则、习惯的课堂。内在秩序感形成的过程:是合作、表达、发问、共处、对话等习得的过程,是模拟社会规则向真实社会规则体验过程。从约束性规则到指导性规则进化过程。

6、放手、给机会、尊重选择的自主课堂。

从课堂的自学走向真正的自主学习,即学习目标、时间、内容、方法、路径、顺序、方式、方法、工具、结果呈现、考评方式皆有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高效阅读、写作、表达等工貝自学;让学生借助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的方法等高效课堂学习学来自学,让学生将知识在运用实践中自学,让学生借助信息工貝如慕课来自学,这就是放大自学。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想学’到‘学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意志品质。

7、不断纠偏的中庸课堂。阶段不同侧重点不同。从共识到我见(发现不同):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从学会说到学会问:从展示到分享:从关注群学到关注独学;从一刀切单一学习到混合性学习等。

8、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落地课堂。

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一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使用的工具,其目的是产生学生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让师生的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成过程;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教中学、做中学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