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

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我也曾經歷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那天,和兒子在家閒聊,聊起我曾經難忘的知青生活。那是我在富民當知青發生的事。那時,父親在箇舊市委工作,母親的單位屬於省商業廳。我隨母親的單位到了安排的知青點——昆明市富民縣者北鄉羅勉公社羅桂生產隊,我們知青戶前前後後有三批知青,我和另外一個女知青是這三批知青的中間一批。那個女知青比較嬌氣,來了幾個月就長期告病在家。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我之前那批知青有三個人,在知青戶,我們四個人(兩男兩女)吃一鍋飯,誰往家裡帶來吃的,都是大家分享。他們還教我燒灶、煮大鍋飯,煮豬食。上山砍柴,都是他們砍得最多,挑的趟數最多。我們四個人吹拉彈唱個個都行,晚上除了生產隊裡開會之外,我們都在一起又拉又唱,我們還是公社宣傳隊的骨幹,我拉二胡、小趙吹笛子、小桂獨唱、小張舞蹈。後來他們離開生產隊的時候,我幫他們揹著行李走了一段山路,彼此依依不捨。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第三批新知青還沒來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獨守著那棟空蕩蕩的知青樓,白天一個人燒火做飯,晚上一個人關在房子里拉二胡,一個勁地練《賽馬》。有一次,放電影的張師傅他們來我們村子裡放電影,在我這兒歇著,我煮刀削麵給他們吃。邊吃我邊問張師,吃得慣不?他笑了笑說,吃得慣,吃得慣。他還說,他去過大山那邊山寨放電影,那裡的人從地裡拔幾棵菜來就直接下鍋了。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第二天,我洗那口大煮鍋的時候,才發現,鍋底盡是泥巴和麵糊。原來頭天下晚,我只顧和張師說話,竟然把用明礬正在過濾的那鍋從河溝裡挑來的水燉在灶上,我們吃下去的刀削麵其實是泥巴水拌麵……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後來,第三批知青來了,那棟樓又開始熱鬧起來了。新知青才來,我和他們也是合起來吃大鍋飯。那時我被派去公社當中學語文代課教師,下課早,我就幫著留家值班做飯的小知青燒火做飯。有一天,輪到一個女知青做飯,她在家從來沒有做過飯,更莫說用大鍋大灶燒柴火做飯,她點了幾次火才把柴火燃著,我一進灶房就看見她弄得一臉的鍋煙子。就幫她湊柴火,她用大鍋鏟炒菜,好不容易把飯菜弄熟了。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開飯的時候,我夾了一筷頭白菜炒肉,才進口就感覺太鹹了,脫口而出“打死賣鹽的”。她聽到了,碗筷一甩扭頭就往樓上去,聽到她的哭聲,大家用異樣的眼神盯著我,我有一種身上針刺一樣的感覺。那頓飯,不歡而散。晚上,我們就分家了。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打那以後,我一個人在露天走廊上用小爐子煮飯。有一天我回來,柴火全部被大雨淋溼了,我燒掉了好幾本雜誌才把柴火點著……後來,每逢街天,我都下山去趕街。我們旁邊生產隊的那些小知青特熱心,趕完街就約著我去他們知青戶吃飯。我會講故事,夜晚,還講一些鬼故事給他們聽。有一次,我講到《一隻繡花鞋》最精彩的故事情節的時候,叫他們把燈關了,靜靜地聽那個女人上樓的腳步聲,一個二個縮成一團……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我和我們知青戶的那些小知青自從發生那臺小事之後就老死不相往來,直到我離開知青戶去參軍。後來想起這件事,心裡總不是滋味,曾經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我們,如同路人,以至於他們長的是什麼樣子我再也想不起來了。 “事情教乖人”,後來漸漸地才學會怎樣與人交往。 “自重是人類天性中最強烈的衝動和慾望”。讀到杜威大師這句話是幾十年以後的事了,也才明白,人際交往是有法則的,那就是,永遠尊重別人,使對方獲得自重感。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寫及此,微信裡突然跳出《生活如雨,請撐傘原諒》這個帖,記住了其中幾句:生活有時候也會在你頭上放一片烏雲,讓你體驗一下落湯雞的無奈滋味,讓你活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之下。可是,即使生活如雨,你也要撐傘原諒它。我在想,人的一生之中會遇到一些不順利的事情和不順心的人,當你明白生活在教會你為人處世時,你已經不再年輕。(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心情隨筆:難忘的知青歲月

李剛,筆名豁達,雲南政協報原副總編、高級編輯,雲南省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專著《雲南攬勝》《不識巍山》,合著《納樓土司》《發現巍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