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美股十年牛氣沖天 漲幅320% A股卻漲幅不到2%?

為何美股十年牛氣沖天 漲幅320% A股卻漲幅不到2%?


2018年8月22日,美股標普500股指從2009年3月9日開始持續上漲3453天,漲幅超過320%,創下史上最長牛市。而同期美股道指和納指近十年間漲幅分別為299.59%和523.34%,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文表示祝賀。然而,是什麼造就了美股的十年牛市呢?別忘了中國上證指數同期上漲不超過2%,可謂相形見絀。

美股十年牛市的三大驅動力

概況來說,造成美股十年牛市的主要有三大驅動力。

第一,從2008年11月25日到2012年12月13日,美聯儲先後實施四輪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購買國債的印鈔票方式,為市場提供2.725億美元的豐沛流動性,這是造成美股十年牛市的基本驅動力。

第二,經歷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基本面表現良好。今年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幅達到4.1%,增速達到近4年來最快。這得益於金融危機期間四輪QE貨幣政策和美聯儲先後七次降息的推動,同時也受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系列減稅新政等利好措施推動,均也為美股持續上揚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美國財報盈利預期推動。受特朗普減稅和美國上市公司回購等因素影響,美股上市公司財報喜人,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尤其是科技股利潤可觀,這也為美股持續走牛提供堅實動力。

為何美股十年牛氣沖天 漲幅320% A股卻漲幅不到2%?


緣何國內A股低位徘徊

十年期間美國股市如實反映美國經濟基本面,真正發揮經濟晴雨表的作用。但是中國卻出現國內經濟高速增長與股市長期低迷的尷尬現狀,這背後的原因也不得不令我們反思。

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有四輪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歐洲和日本也實行量化寬鬆,中國也有四萬億的經濟提振計劃。但是四萬億也曾帶動國內股市一度反彈,但卻未能提振股市持續走牛。這其中與中美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差異有很大關聯。眾所周知,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金融監管和各項法律法規的成熟完善,互聯網科技股和健康保健板塊等為代表的新興經濟迸發活力,這些均提振美國經濟加快復甦,成為美股十年牛市背後的驅動力。

而中國在金融危機期間雖然也有降息和四萬億提振計劃,但是我們的四萬億主要投向道路橋樑等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上由於我們仍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期,舊經濟體量較大,新興經濟處於發展之中,在深入貫徹落實供給側改革中我們還在進行“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降成本、攻重點”,在這樣的發展階段下,儘管宏觀經濟增長較快,但是經濟未來增長缺乏高成長性,體現在國內股市上就是長期低迷。

而同時,國內相當一部分優質企業海外上市,比如BAT等。而國內A股的股市退出機制不完善,監管也存在不足,反而國內大批垃圾股充斥市場,不能十分完整代表中國股市整體發展情況。因此十年期間國內A股低位徘徊也就不難理解。

十年牛市後的美股還會繼續上漲嗎?

當前美聯儲自2015年啟動加息週期以來,已經先後七次加息,但基準利率仍在2%,相對來說市場流動性仍寬裕。預計美聯儲加息週期至2020年結束,因此美股十年牛市後還有望繼續上揚。加之前期美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和當前財報盈利預期的支撐,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乃至貿易戰的推波助瀾等,已經十年牛市之後的美股還有望繼續創新高。

美股長牛 美股投資成為熱潮

2018年伴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的高壓調控、股市的不溫不火、P2P網貸的觸雷潮等等,美股投資在國內居民和海外華人中都顯示出不可阻擋的投資價值和魅力,美股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為何美股十年牛氣沖天 漲幅320% A股卻漲幅不到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