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这些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人口日益增长,就业的问题也成为被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最近,中国薪酬网发布了最新2018年毕业生的薪酬榜,一时在网上引起广泛的讨论。

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2018中国大学薪酬榜

前几天,中国薪酬网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这份榜单调研的对象包括了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2017届、2015届、2013届本科毕业生,大约计算出了各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后的平均工资水平。

从榜单中可以看到,985和211的学校的平均薪酬要大幅领先于普通高校。而摘得头名要数中国最顶级的学府清华大学了,2017届的毕业生薪酬达到了9065元;紧接而至的北京大学,平均薪酬为9042元;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外语大学,平均薪酬为9020元。

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其中,薪酬榜中前十位中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这些高校2017年的应届生平均工资为9010到8771水平。

总的来说,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原985和211重点建设高校,而且薪酬待遇方面相差不大,相对差距大的是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生。

我们可以从榜单中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薪酬排名与其学校的排名是息息相关的,排名高的学校平均薪酬也越高。再者就是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学校的毕业生收入要高于其他地方的学校,以榜中前十名来说,有9所是属于北京、上海两个高达发达的城市,其中一所来自浙江的浙江大学。

另外,在中国薪酬网的数据看到,中国毕业生的薪酬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这点连清华北大都没有例外。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以前大学少,岗位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受到企业的哄抢,工资自然也水涨船高。而中国高校自从1999年开始实现扩招,这个政策使得每年流入市场的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工作岗位数量跟不上扩招学生人数的的基础上,供求关系失去了平衡,应届生的价值自然而然也变小了。

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当然,这里的供过于求的现象还是要辩证地看待,虽然中国近几十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前还处于东西部发展不均匀的状况,所以好的岗位也是非常缺少的,一个好的岗位要面临所有来自四面八方优秀学子的竞争,那么被淘汰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去做待遇一般的工作了,整体的薪酬水平也就降下来了。

选择对的专业很重要

曾经有句谚语说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就是做什么行业都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是上了大学我们会发现,有些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相关单位提前预定了,有些大学生却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其实这一定程度上跟受所属专业就业前景及发展机会的影响有关,能学到一门热门的专业总比那些冷门的专业的更好就业,不是吗?

那么,大学该选什么专业,将来出来工作之后会比较有前景呢?或许这个榜单可以帮你解答。

先看看中国薪酬网整理的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

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在众多的专业中,理工类专业一直深受各大企业的青睐,从这份排名来看亦是如此,软件工程专业的应届生平均薪酬为9001元,为所有专业中的薪酬领头羊。

近几年,软件工程专业热度不减,受到广大学生青睐。主要原因有三,从上面数据可见,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高;就业面广;政府正在大力支持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

再来看看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BOT20:

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相信读过这些专业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当初找工作也是非常的艰难吧,这些专业如果没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累计,单纯是从学校学来的东西,确实很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其广而不精的特点很容易成为企业裁员的牺牲品。

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以国际政治为例子,现在部分2本的学校也开设了这门专业,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学校很难给你提供条件去在运用和实践,空有理论知识怎么能进企业的法眼呢?

而植物保护等专业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虽说中国现在面临经济转型阶段,特别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但是当我们真正来到人才市场,又有几个符合专业的职位呢?千万别高估了企业对环境治理的决心。

因此,在报考大学专业,除了自己的兴趣之外,对专业未来的待遇、发展前景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那么,除了理工专业之外,还有哪些专业是未来的风口呢?

1.第三产业类:法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编导、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

在未来,我国加大第三产业比重是肯定的,相关的专业发展也是十分可观的。以新闻传播为例子,如今的新媒体行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人靠自媒体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你有运营和写作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在新媒体行业独树一帜。

2.人工智能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机械工程、自动化。

说到人工智能,有人会觉得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人工智能的应用早已无处不在,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地在工厂、企业中使用,此外还有无人汽车等等。因此,如果能够报考相应的专业,成为人工智能的开发者,未来有很大可能在人工智能红利中分得一杯羹。

3.基础设施建设类: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在逐年加大。以2016年全年为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06466亿元。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就增加了1.5万亿元。

不过,选择了冷门专业的朋友也不要过于担心,趁现在丰富的大学时光,根据自己的特长、现状、理想等多项评价作出准确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升职打下基础。

而还在低工资岗位的朋友也不要过于焦虑,只要找准定位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去发挥,再加上自身的辛勤努力,未来一定会绽放自己的光环,与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