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编者按:“道教祖庭”是出家道众的修行、生活场所,也是道教信众的精神家园。在全世界尊道贵德崇尚自然的时代潮流下,其蕴含的强大文化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不可小觑。


一、“道教祖庭”的困惑

困惑是因为:至今道教还没有宗主级的“道教祖庭”一说。在各网络搜索引擎的百科中,也没有“道教祖庭”这一词条。

虽说目前在全世界冠以“道教祖庭”的场所有近10余处,主要的有6处,分别是全真道的西安重阳宫、山西永乐宫、北京白云观;正一道的龙虎山、茅山和阁皂山。另外还有许多支派,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台湾一贯道、韩国天道教、越南高台教、东南亚德教等均视自己的祖庭。

但是,这些都不是道教宗主级的祖庭。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全国道教协会驻地:北京白云观

而佛教是有的。世界佛教宗主祖庭是古印度的鹿野苑,此为释迦牟尼觉悟成佛后,第一次讲经说法、初转法轮的地方。中国佛教的宗主祖庭是洛阳白马寺,而其它所谓八大祖庭,是为各宗派祖师居住弘法的寺院,只是宗派祖庭。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鹿野苑

据此,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虽宗派林立,但理应有一个宗主级的祖庭,但奇怪的是却很少有人谈到,更没有人知道在哪。

或许有人认为(应该是多数),东汉张道陵创立系统的道教组织,其得道的龙虎山应是道教的宗主祖庭。但事实是,在张道陵“五斗米”道之前早就有了众多松散的不同派别的道教社团,而张道陵只是将自己的社团组织化、统一化、职业化罢了,并不能称为宗主祖庭。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龙虎山天师府

那么,这个宗主祖庭,也可说是世界“道教祖庭”的地方究竟有没有?有的话又在哪?

答案很简单:有!就在老子故里——鹿邑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二、为什么说是鹿邑?

一是因为鹿邑是道教教祖老子出生悟道弘道之地。

在中国道教中,任何一座被后世认可的“祖庭”都与“宗派”、“祖师”、“宫观”相联系。如前文所说,“全真”“正一”等只是道教的宗派,无论王重阳、张道陵、茅氏三兄弟等,他们只是其宗派的祖师,其创派弘道初始地只能算是宗派之祖庭。

据《史记·老子传》记载,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东汉建初年间(元年76年 —84年八月),张陵创教,尊老子为教主,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

东汉延熹八年(165年),汉桓帝刘志尊老子李耳为道家鼻祖,并派中常侍管霸前来鹿邑,在其诞生地建"老子庙"以行祭祀。

至此,老子在鹿邑生息成长演经说法,先后作被道教与官方认定的为道教教主道家鼻祖,呈现出一完整的时间链。清晰的证明了鹿邑是全世界道教祖庭中的宗主之位。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老子讲学地“老君台”

二是因为太清宫是世界第一座正史记载的官方道教场所。

道教创建之初,无论张陵、茅氏三兄弟抑或他人,其传教弘道的场所载入正史的几无可有(龙虎山天师府已是千年以后的事了)。

据《后汉书》《水经注》载:“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祠,并立老子祠碑,”至此,道教才有史书记载的第一座庙观,且是皇帝亲建的道教场所。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鹿邑太清宫玄元殿

三是因为鹿邑是历代受国家保护且规模最大的官方道场。

自汉始,在历代典籍记载中先后有八位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来鹿邑太清宫拜谒。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故在扩建时以长安王宫为样本,占地八百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此规模在所有后世的道教祖庭中世界无二。

至元朝,朝廷又颁布保护太清宫令旨,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鹿邑明道宫

三、鹿邑“道教祖庭”的尴尬

近年来,鹿邑在全力打造“老子故里”文化品牌的同时,加大“道教祖庭”建设并收到了一定效果,尤其在纪念老子诞辰时世界大德高道云集,对扩大提升老子故里影响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与建立“万道祖庭”独尊地位,提升老子文化旅游产业要求,鹿邑的祖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鹿邑太清宫老子塑像

1、祖庭品牌的自我弱化。

鹿邑作为“道教祖庭”中的“祖庭”,在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中,其重要位置不亚于“老子故里”第一品牌。

但事实上,这个“万道祖庭”的品牌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放眼望去,一些正一、全真的宗派祖庭虽然只是分支,但因重视力度大,多数建设规模大古建筑保存好,文化底蕴拱存时间长,宗教氛围浓厚,其祖庭的人气声望远胜于鹿邑。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下“道教祖庭”匾额已十年,但媒体上多闻“楼观台”“龙虎山”“青城山”纷纷为自己的“祖庭”宣传造势,却少见全世界唯一的“万道祖庭”鹿邑——为捍卫自己的独尊地位推出有份量宣传推介,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和遗憾。

究其原因,应是我们落后的思想观念所为。有的认为把“道教祖庭”的品牌抬的过高影响了“老子故里”的宣传;有的认为“道教祖庭”封建迷信意味太重,与时代要求不相融合;有的甚至认为“道教祖庭”品牌太次价值不大,打造与否无所谓。种种现象着实另人顿足扼腕,郁闷欲死。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2008年,时任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会长为鹿邑题写“道教祖庭”

2、宗教场所功能的弱化。

宗教场所就必须给予宗教的具象和宗教的灵魂。”道教真正的主体是宫观、地方道协组织和道教徒”[注1]。所谓“道教祖庭”,就是以道士宗教活动为主的,多以“十方丛林”[注2]的形式体现的宗教专业场所和道教信众的精神家园。因此,“道教祖庭”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宗教精神和人文历史,旅游景观、建筑古迹只是外在文化附着点。

多年来,鹿邑偏重于对老子出生地和历史建筑沿革的展示,而弱化了太清、明道两宫作为宗教场所这一重要特质的彰显。对外地普通游客来说,来鹿邑瞻仰的不只是老子文化,吸引他们的同时还有道教祖庭的神圣和道教文化的神秘。

两宫作为鹿邑“道教祖庭”的中心,突出的应是宗教的场所,而不应将景点展示作为主要功能。一个以商业旅游景观为主,少有诵经科仪之声,缺乏浓厚宗教氛围的“祖庭”,不但很难发挥“祖庭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影响了老子故里的整体形像。毕竟老子与道教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陕西楼观台

3、道教传承供养的弱化。

人而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兴道之基、弘道之本。

一是缺乏名道长期住观主持。鹿邑前些年聘请了著名的黄世真道长为太清宫主持,为鹿邑的宗教地位、旅游开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黄道长在全国身兼数职,不能长期居鹿邑弘道收徒,对道徒信众的影响和向心力有着一定的局限。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黄世真道长陪同大道高道参拜太清宫

二是面临传承断层的危机。鹿邑现有道士15人,其中乾道3人,坤道12人,基本以全真道为主,人员规模与“道教祖庭”的声誉不相匹配,道士和道法传承青黄不接问题很突出。。现在鹿邑的道士多为年纪比较大的中老年人,年轻人较少,老道长收不到徒弟,收了徒弟也是过了几年去其他地方挂单了。这些问题与鹿邑地方偏僻宣传力度不够,道士生活缺乏相应的保障,吸引不到道教人才不无关系。另外,虽说全真道以清修苦行为主,但供养保障若不加强,更难吸引和留住年轻的道士。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已仙逝的太清宫道士怀宗明生前生活照片

四、提升祖庭品牌地位对策

即:提升”第一祖庭“独尊地位,营造”万道朝宗“无尚氛围。

(一)认清品牌优势,增强文化自信。

要杜绝“勿以事小而不为”的错误理念,摒弃高高在上不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的官僚作风,改正机械唯上的呆板思想。充分认识到鹿邑作为道教教祖老子出生弘道之地的绝无仅有优势。认识到太清宫是世界第一座正史记载的官方道教场所的绝无仅有优势,认识到鹿邑古来就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官方道场的绝无仅有优势。以更高的站位,开拓的理念,创新的思想,擦亮世界唯一的“万道祖庭“品牌,保护好鹿邑祖庭的独尊地位,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原国家总理李鹏为鹿邑题字

(二)建好精神家园,增强“祖庭”凝聚力

1、全力为道教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鹿邑“两宫”虽属全真龙门派,但完全可以以“万道祖庭”的身份带领各教派为道教复兴做出积极贡献。大的方面说,在道教现代转型的当下勇于担当创新重任,创新义理体系,加强理论建设;加大道教青年人才,尤其是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发养生文化资源,使道教利益大众、服务社会。小的方面说,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发挥道教济世为民的优良传统,如以己优势对各教派行使社会祈福的一统功能。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龙虎山天师府曾为汶川大地震殉难者、国庆节和重大传统节日举办祈福法会,深受社会好评。

2、努力打造高规格的传道平台。

将两宫真正建成一个讲道说法的场所,要密集邀请大德高道、专家学者来鹿邑为普通信众讲经传道,改变以往特定范围学习听讲的封闭作法。每次传道前可通过中央级媒体和主流网站进行公告,邀请世界道徒信众共聚鹿邑听经说法,全场录像并上传各大视频网站。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在鹿邑解读《道德经的奥秘》

3 、深入改革“两宫”的管理体制。

首先,加快景区的去行政化改革。捋顺景区与宫观的关系,让“道士的归道士,政府的归政府”,让“两宫”成为真正意义的“十方丛林”,严肃的传戒授经场所。

其次,增强宫观的宗教氛围。让道士的上殿、早晚课、烧香、诵经、说经讲道、过道教节日、做道场等正常宗教活动得到进一步保障,让游客信徒真正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体验到“道教祖庭”的神秘和神圣,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而不是看到雷同的创意林立的商铺仿造的景点失望而去。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4、海纳百川兼收各教派入鹿。

鹿邑修复和未修复的道教场所众多,可考虑将来于修复的道观引进正一等教派入驻,以彰显鹿邑“万道祖庭”的广纳博大。此举有例可依,如太清宫主持黄世真道长不仅是全真龙门派第31代传人,亦是张天师门下"大"字辈传人。

正一教在南方诸省、港澳台和东南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无论天师府还是茅山、阁皂派都经常为信徒举行受箓法会,以张扬影响力和号召力。如在2015年9月,龙虎山为台湾信众举行了千人受箓大法会,由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先生亲自带队,吸引了千余名来自台湾基层信教群众参加。本次法会对台湾道教信徒不分派系举行专场受箓,受到了全球道教徒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龙虎山天师府为台湾信徒举行受箓法会

5、全力打造仙道共源文化。

突出宣传老子故里、道教祖庭的同时,加大“老君故里”的宣传。此举一可利用“太上老君”在民间的崇高地位,全面提升教祖生息教化之地的光环效应;二可利用“道教始祖”在道徒中的至尊地位,全面营造演道创始之地的崇拜效应。

鹿邑“道教祖庭”文化品牌的窘境与希望


[注1]袁志鸿.《当代中国的道教》

[注2]十方丛林宫观:为道教全真派传统规制,指管理规范、清规戒律已成为固有制度、有资格和实力举办大型宗教活动的道教宫观场所,也是所有常住道士栖身修持之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