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跪地投降,为何还要被杀?只因一首诗,提了一位唐朝人

宋江投降宋徽宗之后,不顾昔日替天行道的誓言,忘记了兄弟们同生共死的盟约,南征方腊,108位好汉,死掉了72位,随后宋江还在不遗余力的害自己的兄弟,不断的讨好朝廷。然而宋徽宗和高太尉没惯着毛病,最后还是赐了一杯有毒的美酒,送走了山东呼保义。

已经跪地求饶,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一切,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的宋江,宋朝为什么不肯放过他呢?要知道北宋是一个以宽恕闻名的朝代,后世有些专家甚至称整个北宋没有杀过一名士大夫。

其实,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宋江写过一首反诗,当时喝的确实有点多了,然而千不该万不该,他诗中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宋江跪地投降,为何还要被杀?只因一首诗,提了一位唐朝人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诗中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宋江有学黄巢的想法。很多人认为,宋江最后并没有学习黄巢,因为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唐朝,而且还曾经称帝建元,大赦天下,黄巢最终兵败,自己战死。反观宋江,则是双膝贴地,坑害兄弟,投降朝廷。

事实上,宋江和黄巢还真的是一模一样一路人,黄巢也曾经向唐朝跪地求饶,唐朝宽恕了他,但这位“冲天大将军”最后出尔反尔,又背叛了朝廷。试想,一个“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人,一个能逼死晁盖的人,宋徽宗不趁着他投降赶紧弄死他?

宋江跪地投降,为何还要被杀?只因一首诗,提了一位唐朝人

黄巢年轻时屡试不第,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写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千古第一反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后来天下大旱,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造反,本来家庭还比较殷实的黄巢趁机动乱,靠着大家都是贩私盐出身这层关系,加入了王仙芝的义军,统领军队。朝廷几番不能镇压王仙芝,就封了王仙芝一个大将军,想要招安,结果黄巢就指责王仙芝,说我们当初盟誓,结果你却投降了,真乃背信弃义。

王仙芝听黄巢这么说,决定造反到底,然而还是没打赢朝廷,兵败被杀。黄巢不久就自立为王,后来感觉打不赢,就接受了朝廷封的将军职位,投降了。这,今天解释作双重标准。

黄巢与王仙芝的关系以及与朝廷的关系,跟宋江和晁盖、朝廷的关系非常的相似,直到投降这一步,宋江几乎都在走黄巢的老路。不过所不同的是,宋朝及时的处死了宋江。

黄巢再次叛乱,由于利用之前投降这段时间得到了完全的喘息机会,声势大振,并且摸清了唐朝的节度使的脾气,义军打的有声有色,分别打下了唐朝的两个首都洛阳和长安,并且建国“大齐”,黄巢称帝,成为山东历史上罕见的皇帝。

宋江跪地投降,为何还要被杀?只因一首诗,提了一位唐朝人

黄巢称帝后,让唐朝三品以下的官员官复原职。这与宋江在梁山上的作为有相似的地方,梁山好汉在水泊梁山抢劫不杀人,认为自己很仗义,结果这些人逃走之后恨死他们。而唐朝的这些三品以下官员因为黄巢根本没带来好处,也不可能跟他一心,憋着劲要整死黄巢。而黄巢却觉得自己很仁义。黄巢是菏泽人,唐代版本的山东呼保义。

后来手下主要将领朱温等人造反,与唐将李克用合击,终于干掉了黄巢,唐朝觉得朱温好忠义,赐名“朱全忠”,后来朱温干掉了唐朝,建立后梁。再往后他被自己儿子所杀,大家背叛来背叛去,不断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