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攝影,你可以這樣品味~

家中的攝影班:

星期五沙龍1977-1980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A Home for Photography Learning:

The Friday Salon, 1977–1980

2018.9.13 - 11.17

Opening 2018.9.13 16:00

藝術家:狄源滄、池小寧、鍾星座、李恬、俞根泉、張嵐、呂小中、邢森林、袁文元、孫青青、範生平、喬仲林、忻迎一、薛岸平、任曙林、魏坤、許陽、王松、王若石、狄一虹(以參加學習班先後為序)

策展人:陳淑霞

藝術總監:唐昕

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草場地藝術區紅一號院B2

星期二至星期六 10:30 - 17:30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1978年9月3日,狄源滄和14位“星期五沙龍”的影友在大覺寺攝影採風,呂小中攝。

泰康空間最新展覽“家中的攝影班:星期五沙龍1977-1980”將於9月13日向公眾開放,並將持續至11月17日。

展覽圍繞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位於北京電影製片廠職工宿舍大院(新太平胡同11號)西南角的兩居室,即池小寧(1955-2007)家裡的業餘攝影學習班展開,試圖展示在特殊歷史時期年長一輩知識分子和年輕一代攝影愛好者之間,自我組織、自願參與的無償攝影教育與實踐。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 請向左拉動圖片,依次為:

狄源滄,《張仃》,1977;呂小中,《彼岸》,1979;俞根泉,《演員朱琳》,1970年代末;袁文元,《潔白》,1977;孫青青,《追憶》,1979

這個在池小寧家中大約持續了3年的攝影班,現在被稱為“星期五沙龍”,其主要形式是年輕的攝影愛好者向年長一代專家學習攝影。家庭學習班,這一特殊現象有別於一般的家庭文藝沙龍,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與當時特殊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息息相關。隨著“上山下鄉”運動式微以及“五七幹校”相繼解散,陸續返城的知青以及老一輩知識分子或被分配工作或進入了新的生活情境,兩代知識分子在調適的過程中,多數在工廠當工人的年輕人求知若渴卻無處可學,年長者則苦於無法充分發揮被擱置已久的專業知識。一些年輕人主動到樂意傾囊相授的年長一輩知識分子家中請教,催生了這種自願自發的學習小組。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狄源滄講課資料複製本,呂小中製作,1970年代末。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 請向左拉動圖片,依次為:

池小寧,《老漢》,1979;李恬,無標題,1979;喬仲林,《問渠哪得清如許》,1979;忻迎一,《黑猩猩》,1970年代末;任曙林,《夜》,1979

從1976年下半年開始,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北影”)修配車間工作的池小寧和同事鍾星座,經常到廠裡的廣東籍電影攝影師陳國鐸家中請教攝影。約1977年春,陳受邀成為“星期五沙龍”的第一位老師,開始在池家講課,通常是每週選擇一晚上課,講授曝光和膠片沖印等基本技術,以及人像攝影的技巧等。早期學員主要是“北影”職工子弟。短暫授課的其他老師還有“北影”的攝影師李維明和杜煜莊,北京照相機廠的技師郝小石等。隨後,臨時分配到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科影”)擔任特效攝影師的攝影評論家狄源滄(1926-2003),大約於1977年冬或1978年春受邀前去池家授課,成為學習班的主要導師。狄源滄介紹了很多攝影愛好者前來聽課,並邀請到錢紹武、邵柏林等老師教授藝術課程。慢慢地,“北影”宿舍有個攝影班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他們通過朋友或老師介紹到池家上課。人數最多時,有超過40名學員來到攝影班上課。由於家門口堆放了太多自行車,甚至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狄源滄日記,記錄內容為“星期五沙龍”的十渡攝影採風之行,1978年10月1日。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 請向左拉動圖片,依次為:

許陽,《夕照》,1980;範生平,《北京十渡》,1980;薛岸平,《出手》,1970年代末;王松,《大姨夫-歷史教授》,1970年代末

如果說擔任一名特效攝影師是大材小用,那麼向年輕學生教授攝影則為狄源滄提供了分享知識的空間。授課時,他將攝影置於更廣泛的藝術領域之中,聯繫並借鑑國內外其他藝術門類,如水墨、音樂和詩歌,從而拓展了學生文化藝術層面上的認知,並向學生展示了攝影作為表現性媒介的可能,而非只是政治宣傳的工具。除了於星期五晚間在池家授課外,狄源滄和這些攝影愛好者們還在週末或假期到北京郊外的山區和村莊(如大覺寺、十渡、順義東府村和海坨山等)進行攝影採風,拍攝當地的風景、村民活動或肖像。此外,為了總結學習心得以及互相交流,他們於1979年1月在池家舉辦了唯一的一場內部觀摩展覽。此後,狄源滄越來越多地被邀請到各地文化館和大學舉辦公開講座,而池小寧作為助理電影攝影師的工作也讓他頻繁出差,多數成員也因工作而無暇上課,於是這個攝影學習班在1980年前後逐漸解散了。但是學習班所提供的、彼時極為難得的攝影教育和實踐機會,使大部分成員相繼找到了和新聞出版、影視或藝術相關的工作。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除攝影外,狄源滄同時也教授英語。

圖為範生平的英語作業本和英語小測驗,1978年。

作為展覽的主體,“星期五沙龍” 成員的實踐和活動將通過展示一系列文獻資料所呈現,包括當時的習作、記錄郊外採風活動的照片、參考書籍、授課的講義、學員的筆記本與日記、手工製作的相冊、當年使用的相機,以及他們製作的放大機和投影儀等。展覽也將展示一部於近期拍攝的影片,14位成員在訪談中敘述著他們對往事的回憶。此外,部分習作會擬仿當年內部觀摩展的形式展出,以期重現歷史記憶中那次內部展覽的場景。而關於“星期五沙龍”部分成員於1979至1981年參與三回“四月影會”展覽,於1979年出席《今天》詩歌雜誌的朗誦會,以及於同年參觀甚至拍攝了星星畫會展覽及其遊行的相關資料,將作為“星期五沙龍”實踐和活動背景的提示,展示這些民間藝術團體成員個體對各自活動的關注。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 請向左拉動圖片,依次為:

張嵐,《秋之魂》,1979;魏坤,《一代宗師葉淺予先生在街邊畫速寫》,1979;狄一虹,《俞根泉》,1980年左右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王若石,《野渡無人》,1980

本次展覽由泰康空間特邀藝術史學者陳淑霞擔任策展人,同時,她也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博士候選人。從19世紀中期攝影術進入中國開始,直至當下,攝影作為科技發展的產物、藝術媒介、傳播工具乃至大眾文化現象,滲透、影響和形塑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留下的不僅是時代的形象,也有理解當下的線索。泰康空間自創立以來即對中國攝影的歷史和實踐予以持續關注,將之作為了解和研究中國整體社會變遷的一個窗口,並堅持以當代的眼光重新回溯歷史,以歷史研究為基礎重看當下。作為泰康空間關於中國攝影研究計劃中的重要部分,本次展覽聚焦於“星期五沙龍”這個特殊而具體的案例,通過復現當年沙龍成員們鮮活而生動的個體記憶,將之在今天的藝術現場重新編輯呈現為一段獨一無二的藝術事件與意義深遠的時代證詞。而他們的攝影故事,恰是打開過往與當下通道的一把鑰匙。

❈ “星期五沙龍”攝影學習班老師以及學員名單:

授課老師:狄源滄、陳國鐸、杜煜莊、陳懷凱、郝小石、黎錫、丁一、李維明、錢紹武、邵伯林、周金祥等

學員:池小寧、鍾星座、李恬、俞根泉、張嵐、呂小中、邢森林、袁文元、阿城、陳明、陳凡、孫青青、範生平、喬仲林、李雄、呂毅、吳青青、忻迎一、薛岸平、張海潮、任曙林、孫誠、白楓、汲運、張小丁、魏坤、許陽、王松、陳大強、林曉鵬、陳忠民、吳贛生、楊光、潘賀、江汀、王若石、狄一虹、朱樹華、王靜安等(以參加學習班先後為序)

公眾活動

展覽關聯公眾活動 | “星期五沙龍”對談

“業餘”的力量:

70年代末的攝影實踐與教育

時間:2018.9.14 19:00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紅椅子報告廳

作為展覽的一部分,本次對談將由展覽策展人陳淑霞和部分參展藝術家,共同回顧這段被忽略的歷史,重看那段特殊歷史時期中,年輕攝影愛好者如何在私人空間默默探索,發掘攝影媒介的各種可能。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1979年6月23日,“星期五沙龍”在海坨山攝影採風活動合影,任曙林攝。

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草場地藝術區紅一號院B2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10:30-17:30

[email protected] 010-84338003

新浪微博 / 豆瓣小站:泰康空間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TaikangSpace

关于摄影,你可以这样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